7-3 半导体激光器封装
Temperature (
O
46 h2=1.5mm 44 42 40 0.000 0.002 0.004 0.006 0.008 0.010 h2=0.5mm
Length ( m )
背冷式微通道热沉的应用
下一代背冷式微通道散热结构
提高现有微通道热沉 散热能力30%以上
END
计算结果
I
t
t
热沉尺寸: 25 257.5mm3 热流密度: 4 106W/m2 λ =398W/m﹒K
(1) 热阻与热沉长、宽的关系
(2) 热阻与热沉厚度与长度的关系
半导体制冷
半导体致冷也叫温差电致冷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 温差电效应——即珀尔帖效应来实现致冷。把不 同极性的两种半导体材料(P型、N型),联成电 偶对,电流由N型元件流向P型元件时便吸收热量, 这个端面为冷面,电流由P型元件流向N型元件时 便放出热量,这个端面为热面。 • 体积小重量轻,具有致冷和加热两种功能:改变 直流电源的极性,同一致冷器可实现加热和致冷 两种功能。
Thermal resistance (W/K)
g=0.4mm g=0.1mm
0.45 0.40 0.35 0.30
g=0.4mm
Submount Insulator
a=1.4mm 0.25 0.20 0.4
1.2
1.4
0.6
0.8
1.0
1.2
1.4
1.6
Thickness of submount (mm)
斯泰藩-波尔兹曼定律(热辐射) q=ξA(T1- T2)
固体中的热传导
核心:目标物体温度场函数t(x.y.z)的 确定。
稳态无内热源情况下的Laplace方程
求解方法—解析函数法
解析函数法: 利用合理的数学语言把实际工况变换 成导热微分方程,然后利用数学物理方 法解之,得到温度场函数。 适用领域: 整体结构简单、理想化的情况。
847
847
mounted on Cu heatsink
Mounted on expansion-matched heatsink
PL wavelength (nm)
PL wavelength (nm)
846
846
845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845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基于普通水冷热沉的亚封装模块
0.55
Thickness of insulator (mm)
0.0 0.50 0.2 0.4 0.6 0.8 1.0
Thermal resistance (K/W)
0.50 0.45 0.40 0.35 0.30 0.25 0.20 0.15 0.4 0.6 0.8 1.0
(z=0)
1 0 H ( ) 0 0
计算结果
利用傅立叶变换法求解以上方程组得到温度场t(x,y,z):
t ( x, y, z ) T ( z) R( y, z) J ( x, z) I ( x, y, z)
T( z) q d g a b z q d g c a b
In 焊料的缺点
极限寿命为104小时左右; 光束质量随工作时间增加而降低(In蠕变加剧Smile效 应); 不利于更高功率工作(连续输出功率<120W/bar); 工业用低占空比完全调制硬脉冲条件下工作寿命几百小时; 控制激光bar结温≤55℃。
Bar 焊接的“Smile”效应
Bar 封装时的应力特性
Thickness of submount (mm)
普通微通道热沉
计算结果
1mm腔长bar,80W连续工作,电光转换效率60%, 微通道壁和微通道宽度均为200um时的温度分布。热 阻为0.29K/W.
热阻的实验测试
1.0
E ffic ie n c y (A .U .)
0 .5
50 2.4 2.2
低占空比硬脉冲工作状态
AuSn焊料的特点
高温、高电流密度条件下稳定性好; 激光bar结温可允许达80 ℃; 寿命高达3-4万小时; 工业用低占空比完全调制硬脉冲条件下 寿命与普通工作状态寿命差别不大。
AuSn焊料的使用
新一代CTE热沉材料
Bar 内应力分布
bar facet
Cu heat sink
2 n c n d n d a n n z 2 q g a sin z 2 q g a sin e a a a a cos n x J( x z) e e 2 n c 2 n c a n 1 2 2 a 2 2 a b n 1 e b n 1 e
t R
半导体激光器的热阻
t R
Φ 为有源区产生的热量: Φ =IV-Popt △t 是有源区与冷却介质之间的温度差 R为有源区与冷却介质之间的热阻,单位K/W
降低有源区到冷却介质之间的热阻是 半导体激光热控制的核心。
半导体激光单元器件
依靠自然对流散热,热阻较高, 热阻约为5K/W左右
Intensity (A.U.)
0.8 0.6 0.4 0.2 0.0 780
Laser power (W)
0 .3
30
1.8 1.6 1.4
0 .2
20
0 .1
10 1.2 0 0 10 20 30 40 50 1.0 60
0 .0
790
800
Wavelength (nm)
810
820
Current (A)
I( x y z)
n 1 m1
2 2 n 2 m 2 n m z z a b B e a b cos n x cos m y Ae a b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导热: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 时依靠微观粒子热运动而产生的 热量传递。 对流:由于流体之间相对位移、冷热流 体相互掺混引起的热量传递。 热辐射: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 称为辐射
几个基本公式
傅立叶定律(热传导) q= -λ(dt/dx)
λ:热导率
牛顿冷却公式(对流散热) q=hΔt h: 表面传热系数
求解方法—数值解法
数值解法: 利用有限个离散点值的集合表征物理场 (量)的连续变化情况。 适用领域: 外形结构比较复杂、很难获得解析解的情 况下。
热阻概念的引入
热量的传递同自然界中的其它转移过程, 如电量的转移、质量的转移有着共同的规 律,可归结为: 过程中的转移量 = 过程中的动力/过程中 的阻力 U 电学中这种规律性就是欧姆定律: I R 传热学中此规律演变为:
t Rth
热阻0.34K/W
Voltage (V)
15A 55A 55A (after 30')
0 .4
40 2.0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差异分析
Bar自身结构热阻; 焊接界面热阻; 微通道制备结构与理想结构差异。
背冷式微通道热沉
56
C)
54 52 50 48 h2=2mm h2=1mm
无源热沉的热结构
普通水冷热沉
普通水冷热沉
牛顿冷却公式(对流散热) q=hΔt h: 表面传热系数
计算结果
0.45
Thermal resistance (K/W)
0.40 0.35 0.30 0.25 0.20 0.15 1 2 3 4 5 6 7 8 9 10
Volumetric flow rate (L/min)
2 m c b m m g e m g m z 2 q d b sin z 2 q d b sin b b b b cos m y R( y z) e e 2 m c 2 m c b m1 2 2 b 2 2 b a m 1 e a m 1 e
Lateral position (µm)
Lateral position (µm)
半导体激光器的热特性
阈值电流随有源区温度的指数增长; 电光转换效率随有源区温度的指数下降; 有源区温度增加器件寿命下降; 腔面温度升高非辐射复合导致COD问题。
有源区温度控制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 应用的核心问题。
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封装形式
Bar p面朝下焊接到热沉上,热沉充当正极; 热沉根据散热量不同分为有源、无源热沉; N面电连接采用Cu箔或金丝引线。
上电极 下电极
电流方向 发光方向 热散出方向
Bar焊接焊料的选择
软焊料 纯In材料具有非常好的延展性,抗疲劳 性以及抗裂纹传播率.适用于CTE与GaAs差别 较大的热沉材料与激光bar之间的焊接,例如: CVD金刚石、无氧铜和AlN等材料。 硬焊料 AuSn合金为激光bar焊接的首选硬焊料。 适用于热沉材料热膨胀系数(CTE)与GaAs差 别非常小的情况,例如:BeO热沉和CuW合 金热沉。
上节课回顾:
半导体激光器的制备流程;
半导体激光器的结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