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3土中应力
(土层性质变化不大时)
加 载
E、
与(x, y, z)无关 与方向无关
卸 载
εp εe
ε
§3.2 土体自重应力的计算
一、水平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定义:在修建建筑物以前,地基中由土体本身的有效重量而 产生的应力。
目的:确定土体的初始应力状态
假定:水平地基半无限空间体半无限弹性体 (同一深 度应力 状态相同,水平垂直主应力面)
根据圣维南原理,基底压力的具体分布 形式对地基应力计算的影响仅局限于一定深 度范围;超出此范围以后,地基中附加应力 的分布将与基底压力的分布关系不大,而只 取决于荷载的大小、方向和合力的位置。
简化计算方法:
假定基底压力按直线分布的材料力学方法
基础形状与荷载条件的组合
竖直中心
荷载条件 竖直偏心
倾斜偏心
本章重点
1、应力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
地基中的应力状态
应力应变关系
土力学中应力符号的规定
强度问题 变形问题
2、自重应力
建筑物修建以前,地基中由土体 本身的有效重量所产生的应力。
3、附加应力 4、基底压力计算
建筑物修建以后,建筑物重量等 外荷载在地基中引起的应力,所 谓的“附加”是指在原来自重应 力基础上增加的压力。
▽平面应变条件下,土体在x, z平面内可以变形, 但在y方向没有变形。
y 0;
yx yz 0; zx 0
zx z
xz
x
▪应变条件 ▪应力条件 ▪独立变量
y 0;
xy yz 0;
zx 0
y
y E
E
x
z
0
y x z
h
z
(K
A s
K
B s
K
C s
K
D s
)p
a
b.矩形面积外
z
(K
begh s
K
afgh s
K cegi s
K
df s
gi
)p
b
A D
ig df
ce
三、矩形面积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计算
y
BL
z 0 0 dz z (pt ,m,n)
dP
pt
z Kt1 pt
z Ksp
L
B
z
M
m=L/B, n=z/B
z
s
F
(B,
L,
z)
F
(
L B
,
z B
)
F
(m,
n)
Ks为矩形竖直向均布荷载角点下的附加应力系数
2. 任意点的垂直附加应力—角点法
荷载与应力间
满足线性关系
B
角点下垂直附加
角点法
叠加原理 应力的计算公式
C
地基中任意点的附加应力
两种情况:
a.矩形面积内
P B
e
x
L
y
pmax
pmin 0
e<B/6: 梯形
P B
e
x
L
pmax
y
pmin 0
e=B/6: 三角形
pmax
min
P A
1
6e B
P B
Ke
x
L
K=B/2-
e
3K y pmin 0
pmax
pmax
2P 3KL
3(B
2P 2 e)L
e>B/6: 出现拉应力区
3)矩形面积双向偏心荷载
P B
Mx Pey; My Pex
e
x
ex y
y
pmax
P 1 A
6e B
L
p(x, y) P Mxy Myx
A Ix
Iy
pmin
P A
1
6e B
当ey 0, ex e
pmax
min
P A
1
R2 r2 z2 x2 y2 z2
z
3P 2
z3 R5
3
1
2 [1 (r / z)2 ]5/ 2
P z2
K 3
1
3
1
2 [1 (r / z)2 ]5/2 2 [1 tg 2 ]5/2
z
K
P z2
K为集中力作用下的应力分布系数 r / z tg
m----基底以上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
P0:用来计算地基附加应力
§3.4 地基中附加应力的计算
1.竖直集中力 2.矩形面积竖直均布荷载 3.矩形面积竖直三角形荷载 4.圆形面积竖直均布荷载
5.竖直线布荷载 6.条形面积竖直均布荷载
特殊荷载:将荷载和面积进行分解, 利用已知解和叠加原理求解
一、竖直集中力作用下的附加应力计算
x , z , xz ; x , z , xz ; F(x, z)
4.侧限应力状态——一维问题
水平地基半无限空间体;
半无限弹性地基内的自重应 力只与Z有关;
土质点或土单元不可能有侧 向位移侧限应变条件;
o x
y
A
z
B
sA sB
任何竖直面都是对称面
▪应变条件
▪应力条件
▪独立变量
x y; z xy , yz , zx 0
x y; z xy , yz , zx 0
x y , z; x y , z
3.平面应变条件——二维问题
▽垂直于y轴切出的任意断面的几何形状均相同, 其地基内的应力状态也相同;
▽沿长度方向有足够长度,L/B≧10;
z
2pz3 (x2 z2 )2
p
x
2px2z x (x2 z2 )2
zx
2pxz2 (x2 z2 )2
z
y
xM
z
y x z
六、条形面积竖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计算
任意点下的附加应力—F氏解的应用
z Kszp
x Ksxp
xz
K
z
K
P z2
K 3
1
P
o αr
x
M’y
x
R βz
2 [1 (r / z)2]5 / 2
y
M
z
特点及分布规律:
1.σz与α无关,应力呈轴对称分布 2.σz:τzy:τzx= z:y:x,
合力过原点,与R同向
3.P作用线上,r=0, K=3/(2π),z=0, σz→∞, z→∞,σz=0 4.在某一水平面上z=const, r=0, K最大,r↑,K减小,σz 减小 5.在某一圆柱面上r=const, z=0, σz=0,z↑,σz先增加后 减小 6.σz 等值线-应力泡
第三章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3.1 概述 §3.2 自重应力 §3.3 基底压力计算 §3.4 附加应力
§3.1 概述--应力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
一、土力学中应力符号的规定
地基:半无限空间
∞
o
∞
x
∞
y z
二、地基中常见的应力状态
1.一般应力状态——三维问题
2. 轴对称三维问题
▪应变条件
▪应力条件
▪独立变量:
6e B
4)条形基础竖直偏心荷载
令L=1,即可由矩形基础竖直偏心 荷载公式得出相应条形基础公式:
e P
pmax
min
P 1 B
6e B
B
p(x) P Mx BI
五、基底附加压力 p0计算
1、基底附加压力 p0的概念 2、计算公式 :p0 = p - md
1(1 2 )
2
2
均质地 基
成层地基
§3.3 基底压力计算
一、概念
上部结构
基础
上部结构的自重及各 种荷载都是通过基础 传到地基中的。
地基
基础结构的外荷载
基底反力
基底压力
基底压力:基础底面传递给地基 表面的压力,也称基底接触压力。
附加应力 地基沉降变形
二、影响基底压力因素
有侧限应变条件一维问题
计算:地下水位以上用天然容重,地下水位以下用浮容重
1.计算公式ຫໍສະໝຸດ γ1Z γ2γ3
竖直向: cz z cz W A zA A z
水平向: cx cy K0 cz
K0 1
竖直向: cz i Hi cz 1H1 2H2 3H3;
3)弹性地基,绝对刚性基础
▪抗弯刚度EI=∞ → M≠0; ▪反证法: 假设基底压力与荷载分布相同,则地 基变形与柔性基础情况必然一致; ▪分布: 中间小, 两端无穷大。
4)弹塑性地基,有限刚度基础
— 荷载较小 — 荷载较大
砂性土地基
— 接近弹性解 — 马鞍型 — 抛物线型 — 倒钟型
粘性土地基
四、基底压力实用简化计算
s xz
p
y
K
s z
,
K
s x
,
K
s xz
F(B, x, z)
F( x B
, z) B
F(m, n)
B
x
z
p
x z
M
Kzs为条形面积竖直均布荷载作用时的附加应力分布系数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