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经济效益探析
教育投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
对个人而言,教育最直接、最明显的好处是带来了经济效益,尤其是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究竟是不是一种有效的投资,主要是看其所投入的成本和产生的效益之间的关系。
笔者通过对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个人教育投资进行分析,探索出个人教育投资的均衡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并从中得出提高个人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的一些启示。
教育投资成本分析
教育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教育成本是指培养一名学生需要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生,在上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总和。
教育成本的分类依据支出的目的、主体性质和计量单位的不同,可分为若干类别,这里主要探讨教育直接成本与教育间接成本。
教育个人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学生家庭和个人所需支付的教育费用,诸如学杂费、住宿费、交通费和生活费等;教育个人间接成本是指个人为了教育而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
个人教育投资的边际成本递增递增的原因在于:第一,个人直接教育成本增加。
现阶段,高等教育的直接成本增加趋势非常明显,全国高校学生人均学费已涨到5000元左右,加上各类杂费每年1万元左右,这大大增加了受教育
者的成本。
第二,机会成本上升。
机会成本即教育个人间接成本,比方说现在一个高中毕业的学生没有进入大学而是直接去打工,以其3年至4年的机会成本来计算,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相比会更高。
教育投资收益分析
教育收益的概念及分类教育投资收益是指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及素质,在物质生产与精神方面取得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额。
所谓个人教育投资效益,就是个人通过对教育的投资而获得的教育效果和增加的经济收入的总和。
高等教育能给受教育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预期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
经济收益是指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收入总量会高于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的收入总量。
非经济收益则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可能得到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并在上学期间得到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个人教育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随着个人边际教育投资额逐步增加,边际收益逐步递减。
这是因为人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随着接受教育的时间的增长,其教育投入就越多,结果是受教育者从事工作的时间缩短,其能够回收教育投资的时间就短,因此个人总收入的增长速度就慢。
在教育投资最开始的时候,受教育者的劳动生产率会出现递增现象,但是这一过程非常短暂,从长期看,随着边际教育投资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出现逐步降低的趋势,这是因为人的脑力总
量是既定的。
个人教育投资均衡的条件
个人教育投资均衡的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个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同预期就业机会和预期收入成正比,投入越多成本享受较高教育的个人或家庭,越容易从中产出效益。
个人教育投资的均衡条件是指个人对自身的教育投资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当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受教育者增加一单位的人力资本生产所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为此而付出的新增加的成本,增加教育投资有利可图,受教育者为了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收益会继续增加投资;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即增加一单位的人力资本生产带来的新增加的收益要小于为此付出的新增加的成本,这时受教育者会减少对教育的投资,因为增加教育投资会使投资者亏本;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受教育者若减少投资,就可能使收益增加,这样他们并不会得到全部的收益;受教育者若增加投资则必然会亏本。
其实,教育投资者无论增加还是减少投资都是在寻找一个最优点,在这一点上其可以达到最大收益,而这个点就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点,即个人教育投资的均衡点。
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现状及启示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呈现高成本、低收益的趋势,人们发现对教育投入越高并不意味着收益越高,究
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就政府而言,早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指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上世纪末达到4%,很多地方政府对高校的投入明显不足,政府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第二,就学校而言,现在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盲目性,存在过度投资,有的专业不适应社会对实用人才的需要。
投资结构的不合理导致教育结构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现象。
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的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很多大学毕业生难以就业,这种矛盾的现状造成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
第三,就学生而言,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很多学生呈现高分低能,实践能力、创新意识都不尽人意。
家长和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大学生毕业后的预期太高,不能合适定位,从而阻碍了学生与社会的融合。
因此,政府应保证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实行一系列教育优惠政策,保证高等教育发展得以顺利发展;另外,高等教育要进行体制改革,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最后,学生个人要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进入社会工作后才能创造较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刘风,王建中,李彤.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教育公平[J].商业时代,2006年第7期
[2]符世斌.教育投资的量化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
坛,2000年第39期
[3]苌景州.教育投资经济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