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堆物理习题1. 水的密度为103kg /m 3,对能量为0.0253eV 的中子,氢核和氧核的微观吸收截面分别为0.332b 和2.7×10-4b ,计算水的宏观吸收截面。
2.22*10-2cm -12. UO 2的密度为10.42×103kg /m 3,235U 的富集度ε=3%(重量百分比)。
已知在0.0253eV 时, 235U 的微观吸收截面为680.9b ,238U 为2.7b ,氧为2.7×10-4b ,确定UO 2的宏观吸收截面。
0.5414cm -13.强度为10104⨯中子/厘米2·秒的单能中子束入射到面积为1厘米2,厚0.1厘米的靶上,靶的原子密度为240.04810⨯原子/厘米3,它对该能量中子的总截面(微观)为4.5靶,求(1)总宏观截面(2)每秒有多少个中子与靶作用?0.216cm -1 8.64*1084.用一束强度为1010中子/厘米2·秒的单能中子束轰击一个薄面靶,我们观测一个选定的靶核,平均看来要等多少时间才能看到一个中子与这个靶核发生反应?靶核的总截面是10靶。
1013s5.能量为1Mev 通量密度为12510⨯中子/厘米2·秒中子束射入C 12薄靶上,靶的面积为0.5厘米2、厚0.05厘米,中子束的横截面积为0.1厘米2,1Mev 中子与C 12作用的总截面(微观)为2.6靶,问(1)中子与靶核的相互作用率是多少?(2)中子束内一个中子与靶核作用的几率是多少?已知C 12的密度为1.6克/厘米3。
1.0435*1012cm -3s -1 1.043*10-3cm 26.一个中子运动两个平均自由程及1/2个平均自由程而不与介质发生作用的几率分别是多少?0x I I e -∑=根据在2个平均自由程不与介质发生作用的机率为:220.1353e e λ-∑-==在1/2个平均自由程不与介质发生作用的机率为:120.6065e e λ-∑-==7.已知天然硼内含10B19.78%,它对2200米/秒热中子吸收截面为3837靶,另含11B80.22%,它对于热中子吸收截面可忽略不计,为了把热中子流从7107.1⨯/厘米2·秒减弱到 1/厘米2·分,问要多厚的C B 4或32BO H 层,设碳化硼的密度为2.5克/厘米3,平均分子量近似为56,硼酸的密度为1.44克/厘米3,平均分子量近似为62。
(忽略H 、C 、O 的吸收) 对于C B 4:0.254cm 对于32BO H :1.955cm8.设水的密度为1克/厘米3,平均分子量近似为18,氢332.0a =σ靶。
氧002.0a =σ靶,试计算水的宏观吸收截面,又设为了控制目的,在水中溶入了2000ppm 的硼酸,那么宏观吸收截面增大为原来的多少倍?其它所需数据见上题。
0.023cm -1 1.104倍9.用能量大于2.1Mev 的中子照射铝靶可发生H Mg n Al 12727+→+反应,Mg 27有β放射性,半衰期10.2分,今有长5厘米宽2厘米厚1厘米的铝板放在中子射线束内受垂直照射,中子能量大于上述能量,流强为107中子/厘米2·秒。
如果在长期照射停止后,经过20.4分钟,样本有21013.1-⨯微居里的β放射性,试计算其核反应微观截面。
(已知铝的密度为2.7克/厘米3)0.278()σ=靶10.一个反应堆在30000千瓦下运转了10天,然后停闭,问在“冷却”30天以后由于裂变产物衰变而生的能量释放率是多少?160.20.216(30,10) 3.821030[30(3010)] 3.2410d P --=⨯⨯⨯-+=⨯11.反应堆电功率为1000MW ,设电站效率为32%。
试问每秒有多少个235U 核发生裂变?运行一年共需要消耗多少易裂变物质?一座同功率火电厂在同样时间需要多少燃料?已知标准煤的发热值为29/Q MJ kg =661911313100010100.32=9.7710()200 1.610200 1.610P S ---⨯'⨯==⨯⨯⨯⨯⨯裂变率 193232359.7710365243600 1.169 1.40510()6.0210M kg =⨯⨯⨯⨯⨯⨯=⨯⨯ 对于煤:6961000100.32365243600 3.39810()2910M kg ⨯=⨯⨯⨯=⨯⨯ 12.在核反应堆中氚是6Li 吸收热中子,经过63(,)Li n H α反应产生。
这个反应符合1/v 率在0.0253eV 时的反应截面为940b ,证明每克6Li 在热中子通量密度T φ下每年的产氚产量是92.2810T φ⨯ /atoms g yr ⋅13.设在无限大非增殖的扩散介内有二个点源,源强均为S 中子/秒,二者相距2a 厘米,如图所示。
试求(1)1P 点上的中子通量密度及中子流密度矢量(2)2P 点上的中子通量密度及中子流密度矢量。
(第13题图)14.设无限大均匀的非增殖介质内在0X =处有一无限大平面中子源,每秒每平方厘米产生S 个单速中子,试证明该介质内中子通量密度的稳定分布为()exp()2X LSX D Lφ=-、其中D 为扩散系数, L 为扩散长度。
15.某一半径为50cm 的均匀球堆,堆内中子通量密度为rr0628.0sin 10513⨯=φ中子/厘米2·秒,其中r 为距离堆中心的距离,系统的扩散系数为0.80cm ,计算(1)堆内通量密度的最大值是多少?(2)反应堆内任意一点的中子流密度矢量。
(3)每秒从堆内泄漏出去的中子数为多少?(1)堆内通量密度最大值在0r →处,此时:13125100.06283.1410φ=⨯⨯=⨯中子/厘米2·秒 SSaaP 1 P 2 a(2)132sin 0.06280.0628cos 0.0628()410r r r r J r D e rφ-=-∇=⨯⨯ (中子/厘米2·秒)(3)15(50) 1.5810r N J r e dA ===⨯⎰(中子/秒) 16.有一边长a=800cm的均匀裸立方体堆,堆内热中子量()2Z ,Y ,X T =φ⎪⎭⎫⎝⎛π⎪⎭⎫ ⎝⎛π⎪⎭⎫ ⎝⎛π⨯z a Cos y a Cos x a Cos 1012,如图所示,温度为400℃,热扩散系数和扩散长度的测量值分别为0.84cm 和17.5cm ,(1)计算堆内任意一点的中子流密度矢量,(2)每秒从反应堆泄漏出多少热中子?(3)反应堆内每秒吸收的热中子数为多少?(4)一个热中子从堆内泄漏出去的几率是多少? (1)根据斐克定律,可得:92() 6.59410[sin()cos()cos() cos()sin()cos() cos()cos()sin()](/)J D D i j k x y z x y z iaaax y z jaaax y z k aaaφφπππππππππ∂∂∂=-∇=-++∂∂∂=⨯⨯++中子厘米秒(2)1.03*1016 (3)7.25*1017 (4)1.4%17.证明半径为R 的临界均匀球裸堆的通量密度分布为rrR E R PfR πsin42⋅∑,其中P 为反应堆的总功率,R E 为每次裂变释放的能量。
f ∑为宏观裂变截面,r 为离球心的距离。
18.证明长方体均匀裸堆的通量密度分布为f R VE P ∑87.3⎪⎭⎫⎝⎛π⎪⎭⎫ ⎝⎛πY b cos X a cos ⎪⎭⎫ ⎝⎛πZ c cos , P 为反应堆总功率,V 为反应堆体积。
19.高100cm 、直径100cm 的圆柱形均匀裸堆运行在稳定功率20MW 上,如果原点取在堆的中心,则在r=0,z=-25cm 处的功率密度为多少?6.557*10-5 MW/cm 320.半径为45cm 的球形均匀裸堆中测得在离堆中心r= 15cm 处裂变密度为11105.2⨯次裂变/厘米3·秒,问(1)堆运行在多大稳定功率上?(2)在堆中心裂变密度为多少? (1)1.122MW(2)3.02*1011cm -3s -1 21.有一个由U 235和石墨均匀混合而成的厚度为200cm 的临界的无限大平板裸堆,最大通量密度为12105⨯中子/厘米2·秒,利用修正的一群理论计算:(1)反应堆曲率;(2)U235的临界原子密度;(3)热扩散面积;(4)∞K 值;(5)堆内任意一点的热中子通量密度及中子流密度矢量;(6)这个平板堆每平方厘米产生的热功率。
已知U 235的热裂变因数065.2T =η,热吸收截面590T aF =σ靶,热裂变截面503T f =σ靶,石墨的热扩散面积22TM cm 3500L =,中子年龄2TM cm 368=τ,热扩散系数为0.84cm ,热吸收截成0030.0T aM=σ靶,密度31.6g/cm M ρ=。
(1) 2242() 2.464910()B cm aπ--==⨯(2) 1738.18510()F N cm -=⨯(3) 222(1)1146.8()TM L f L cm =-=(4) 1.378k f η∞==(5) 123.14510cos()200x φ=⨯ 103.146.59410sin()200J x i =⨯ (6) 213225.24510()a f f a p E MeV cm s φ-=∑=⨯⎰22.由U 235和Be 均匀混合而成的半径为50cm 的球形裸反应堆在50kW 热功率上运行,利用修正的一群理论计算:(1)U 235的临界质量;(2)反应堆的热中子通量密度;(3)从反应堆泄漏的中子数;(4)U 235的消耗率。
热裂变因数、热吸收截面、热裂变截面见上题,Be 的热扩散面积22TM cm 480L =,中子年龄2TM cm 102=τ热扩散系数为0.50cm ,热吸收截面082.0T aM=σ靶,密度3cm /g 85.0=ρ。
(1) 38.0310F F M V g ρ==⨯ (2)12211sin()7.9310sin(0.0628)4f f p r r R E r R rπφ==⨯⨯∑ (3)2214124 1.5610()4f fpJ SdS D dV Ds R E φπ-=-∇==⨯∑⎰⎰ (4)燃耗率: 1.23 1.230.050.0615()p g d a y =⨯= 23.由U 235和石墨均匀混合而成的立方体裸堆原子密度之比为51.010FMN N -=⨯,利用修正的一群理论计算:(1)临界尺寸;(2)临界质量;(3)当反应堆运行在1kw 时最大热中子通量密度。
U 235及石墨的有关数据见题21。
(1) 352.294()a cm = (2)42351.37010()F F AM N V g N ==⨯ (3)921max 3.87 6.85210()f fpcm s VE φ--==⨯∑24.设一重水-铀反应堆堆芯的k ∞=1.28,L 2=1.8×10-2m 2,τ=1.20×10-2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