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管局创建园林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表态发言

城管局创建园林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表态发言

城管局创建园林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表态发言创建表态发言今天召开的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动员大会,为确保今年我市实现省级园林城市目标进行了思想上的总动员和行动上的总部署。

我们城管局作为创建工作的牵头单位,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全体职工坚决拥护市委、市政府的这一工作部署,将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投入到创建园林城市的工作中,锁定目标,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任务。

一、统一思想认识,汇聚创建合力。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现代化水平、城市文明程度的衡量标准和重要标志之一,它又是城市唯一具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对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增强我市竞争力、凝聚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项最直接、最广泛、最公平的民生。

创建园林城市,不仅是市委、市政府建设现代宜居城市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必将对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发展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城市品牌直到积极作用,是人民群众欢迎的一种长远政绩,是一个巨大的招商广告,是一种无形资产。

我们城管局一定要把思想和行为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保持热情,具有一种万众一心、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勇气;充满感情,具一种团结一致,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锐气;怀有激情,具有一种只争朝夕、志在必得的豪气,举全局之力,集全局之智,带着责任,融入任务,化压力为动力,继而形成合力,把精力聚焦到创建工作上来二、明确任务目标,狠抓工作落实。

我们严格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锲而不舍的韧劲,攻坚克难的拼劲,勇往直前的闯劲,脚踏实地的干劲,聚精会神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创建。

一是全力以赴增绿量,我局重点实施好南海公园、森林公园、十二项景观游园、道路绿化、两个城市出入口形象建设、上年度接转工程等工作。

二是推进社会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人和自然、人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重大课题,也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求。

一方面,加快园林绿化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有助于建立起保护城市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不少曾经繁华、盛极一时的城市,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而逐渐衰落,有的甚至湮灭大漠。

究其原因,就是忽视了生态平衡,忽视了城市绿化和可持续发展。

我市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不容忽视,各种“城市病”正日益显现,已经危害到城市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另一方面,城市园林绿化已经成为提高城市竞争力,吸引人财物的主要手段之一。

目前,全国已有50多个城市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为什么这么多城市的领导和市民,热切盼望自己的城市能戴上国家园林城市这一桂冠,就是因为这一桂冠不仅是改善人居环境的标志,更是一个巨大的招商广告,是一种无形资产。

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在深刻反思的同时,增强迎头赶上的决心,加速形成独具个性的城市特色,加速形成新一轮竞争的先发优势。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要求城市园林绿化不仅美化市容,也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景观。

与此同时,由于花草树木的合理搭配,既能吸附灰尘,净化空气,又能产生负氧离子,有益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在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之后,人们已将目光转向了人居环境的优化,哪个地方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延续健康的生命,哪个地方居住环境好、创业环境优,人们就愿意到哪个地方来学习、工作或者来旅游、休闲。

因此,我们要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作为检验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真心诚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一个重要标志。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加快株洲发展的新契机任何地区和城市发展都有其历史机遇,株洲从一个7000人的小镇发展到现在的工业新城,就是抓住了一些重要的历史机遇。

如“一五、二五”期间国家重点项目的投放,铁路交通枢纽建设,“三项制度”改革试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设立等。

不找机会,不抓机遇,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就永远会落伍。

XX这两年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五城会”带来了契机。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株洲城市加快发展的又一个契机。

二、把握形势,增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紧迫感通过努力,我市已具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本条件近两年来,全市上下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上下联动,全民参与,取得了明显成绩。

编制了《株洲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立了园林地理信息系统,组建了园林绿化科研所,为我市创建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提供了保证;建成了泰山广场、向阳广场、响石广场、红港广场、白石园5个绿化广场和10处街头绿地,完成了文化园、流芳园的改造提质和新华西路、体育路等10多条街道的绿化改造,启动了XX公园、天池公园的建设。

至目前,市区有省级园林式单位74个,市级园林式单位120个。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为7.87平方米、34.5%和38%。

从静态上看,这三项主要指标已经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去年10月顺利通过了专家检查考核组的验收,拿回了省级园林城市的牌子,为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照标准,我市创建工作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成绩面前,我们自豪,但不能自满。

去年,我们虽然通过了省级园林城市的验收,但从反馈的意见和我们所了解的情况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绿量缺口仍然很大。

去年,我市按照城区户籍人口58万计算,无论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地率还是绿化覆盖率,均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

但这些指标都是动态的,随着城市的不断拓展,城市人口的增加,我们的绿化任务,尤其是公园绿地的建设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是绿地布局不尽合理。

按照创建标准,城市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及道路绿化应布局合理,形成有机的完整系统。

就目前而言,我市中心城区绿量不足、品位不高。

如XX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比全市平均数差1.85m2;城市主干道如新华路、建设路、人民路的绿地率还不到20%,达不到国家园林城市规定25%的标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要求城区每500米服务半径有一块不小于500平方米的街头绿地,大家可以看到,我市街头绿地屈指可数,有不少主要道路不要说服务半径500米,就是放宽到XX米都仍然达不到要求,这也造成了主干道上绿视率很低;去年新增的两个公园又在城市边缘,市中心缺少小而精的绿地和游园,绿地分布不均匀现象十分明显;大环境绿化如城市边缘绿化带、城郊结合部绿化离国家园林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一段差距。

三是创建氛围还不浓。

少数单位领导思想认识不深,工作不到位,许多干部群众对创建活动知之不多,全民参与的浓厚创建氛围尚未形成。

放眼全省,形成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竞争态势环境就是生产力,绿色环境的竞争已日益成为当前最重要的竞争手段之一。

不仅沿海发达城市创建工作力度空前,手笔惊人,环顾四周,省内的兄弟城市也是气势逼人。

常德早在XX年就拿到了国家园林城市的牌子,郴州市已作好在今年迎接国家园林城市验收的准备,与XX、岳阳相比,他们的绿化建设无论是投入力度、建设规模还是建设档次都处于领先,看到岳阳的街头绿地、园林小品、XX的潇湘大道等等,我们的眼睛都会为之一亮,这两个城市也在为明年摘下国家园林城市的牌子而暗暗较劲。

作为排名全省综合实力“老二”的株洲,不仅在经济发展上要领先、超前,而且在社会发展、人居环境,尤其是绿化工作上,同样要勇争先,不服输。

三、狠抓关键,扎实推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各项工作颜市长在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向全市人民庄严承诺,要在本届政府任期内把我市创建成国家园林城市。

要实现这一目标,兑现承诺,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进步。

围绕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创建工作的具体目标是:通过3-4年时间的努力,全面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力争XX年,确保XX年把株洲建成山水园林相间、生态环境优美、功能设施齐全、现代气息浓郁、人居环境适宜的国家园林城市,实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8%,绿地率达35%。

全面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们必须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从现在开始,认真抓好以下三项工作:抓住重点,突出“绿量”的增加一是公园绿地工程。

改造提质神农、石峰公园,规划、引导好南峰、凤凰山公园的建设,完成天台公园和红港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并全面启动建设。

加快XX、天池、体育公园建设步伐,确保XX年全面建成达标。

二是街头游园绿地工程。

在城市中心区、居民密集区抓紧建设一批规模适当、景观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的小游园、小绿地,供广大市民休闲享用。

切实做好“拆违还绿”、“闲置地改绿”工作。

加大对违章和临时建筑拆除力度,腾出土地建设绿地,对市区超过规定年限的荒芜土地、空置用地一律拆除施工围墙,强制绿化,改为街头绿地。

各区政府要认真组织落实,要求每个街道办事处每年建一处不小于500平方米的街头绿地,每个社区应千方百计腾出一处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的用地建设公共绿地。

三是道路景观绿化工程。

完成建设路、新华西路、红港路绿化改造,提质增量。

快速环道、株洲大道、建宁大道、庐山路、新塘路、金山路等新建道路的绿化工程要做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时交付使用,确保建成绿化层次丰富、植物景观优美的高标准景观性道路。

结合样板街改造和文明社区建设,各区政府每年至少完成2条小街小巷的绿化改造任务。

四是单位和居住区绿化工程。

以创建、评比园林式单位活动为载体,发动机关、事业、厂矿单位加强绿化,并提高绿化标准,确保全市园林式达标单位70%以上;加强居住小区的绿化建设和整治,新开发小区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规范建设,凡未经考核命名的小区,一律不准以“花园式小区”、“园林式小区”等做促销宣传广告,否则将严肃查处。

每个街道办事处每年至少完成2个以上的小区绿化改造任务,同时引导市民将绿色引进阳台、室内,鼓励各单位进行屋顶绿化或垂直绿化,形成立体的、有层次的绿色空间,确保全市园林式居住小区达60%以上。

五是“一江两港”滨水景观绿化工程。

启动湘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完成投资8000万元。

滨江商业休闲绿化广场建成并投入使用。

加快建宁港、白石港流域的治理改造步伐,完成天鹅湖治理一期工程。

六是城市绿色屏障工程。

对城市主要出入口、防护林带、过境高速公路、铁路的隔离绿化带、主次干道的防护林绿地进行认真规划布置,通过植物配置,形成色彩层次丰富的城市森林景观带,形成城市绿地开放空间,使大环境绿化和城市绿化浑然一体,推进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

规划建绿,突出“品位”的提升在创建工作中,既要注重数量的扩张,更要讲究内涵的提升,做到量质并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