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活性污泥法运行方式PPT课件

活性污泥法运行方式PPT课件


.
16
5.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1) 耐冲击负荷,特别适应于工业废水处理 2) 池内水质均匀一致,F/M在各点几乎完全相同,F/M
决定微生物的生长阶段,故可将整个池子的工况控 制在同一条件下进行。 3) 池内需氧均匀,动力消耗小于推流式 4) 出水水质比推流式差,活性污泥易产生膨胀
.
17
(1)加速曝气法
.
2
氧化沟
.
3
按供氧方式分类
鼓 风 曝 气
.
4
池底扩散装置的布置
空气扩散装置. (曝气器)
5
1
H K
h3
4
2
3 D
a
n
图17-30 平板形叶轮曝气器构造示意图
1--驱动装置;2--进气孔;3--叶片;4--停转时水位线
.
6
转刷曝气
❖ 原理 转动时,板条或钢丝 将水滴抛向空中,使 液面剧烈波动,促进 氧的转移,同时推动 混合液在池内流动。
沉池的泥水分离。
.
14
4.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系统
原理:初期吸附作用 基本流程
.
15
生物吸附再生法特点
1) 吸附与再生分别进行,整个池容小于普通活 性污泥法。 2) 具有一定的耐冲击负荷的能力 3) 处理效果低于普通活性污泥法 4) 不宜处理溶解性有机物较多的污水,适用于 悬浮态、胶态含量高的废水
§7-5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
一、活性污泥法的分类 二、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
.
1
一、活性污泥法的分类
推流式
❖ 按混合方式分类 完全混合式
循环混合式
❖ 按供氧方式分类
鼓风曝气 机械曝气
❖ 按运行方式分类
1.普通曝气法
2.渐减曝气法
3.阶段曝气法
4.吸附再生法(生物吸附法)
5.完全混合法等污泥法系统
❖ 气泡只有在形成与破碎的一瞬间有着最高 的氧转移率,而与其在液体中的移动高度 无关
❖ 空气扩散装置在曝气池的一侧,距水面约 0.6~0.9m。
❖ 可使用低压鼓风机,节省电耗
.
22
8 纯氧曝气法
.
23
纯氧曝气的特点
➢ 氧利用率高; ➢ 曝气时间短,曝气池体积小; ➢ SVI<100,一般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 剩余污泥量小 ➢ 要求曝气池密闭,设备复杂,维护不便。
.
7
二、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
1 传统活性污泥法(普通活性污泥法) 2 渐减曝气法 3 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4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系统 5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加速曝气法、延时曝气法) 6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7 深水、深井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 8 浅层曝气活性污泥法系统(殷卡曝气法) 9 氧化沟 10 SBR活性污泥法
.
11
2.渐减式曝气法
沿池长方向,减 少曝气量。 ❖ 优点 提高氧的利用率。
.
12
3 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
进水
.
13
阶段曝气法特点
➢ 分段多点进水,负荷分布均匀,均化了需 氧量,避免了前段供氧不足,后段供氧过 剩的缺点,即氧的利用率高。
➢ 提高了耐水质、水量冲击负荷的能力 ➢ 活性污泥浓度沿池长逐渐降低,有利于二
.
19
6.深水、深井曝气法
分类: 深水中层曝气池 深水底层曝气池 优点: DO浓度高,负荷高,曝气时间短,剩余 污泥量少,占地面积小。
.
20
深井曝气池活性污泥法
1. H=50~100m,φ=1~6m 2. 特点: 1) 氧的利用效率EA高,动力效率EP高;占地
少。 2) 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可不设初沉池 3) 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
24
.
8
1、传统(普通)活性污泥法
(1)流程
进水Q
曝气池
回流污泥
二沉池
出水Q
剩余污泥
.
9
(2)传统活性污泥法的特征
❖ 活性污泥处在生长曲线的一段,有机物的吸 附与代谢在一个曝气池中连续进行。
❖ 优点:处理效果好(ηBOD5≥90%)
BOD5
t
.
10
❖ 缺点:
➢ 氧的利用率低 ➢ 耐负荷冲击能力差(负荷分配不均) ➢ 池容积利用率低
➢ 控制有机负荷高,m处在对数增长期的一点。 ➢ 微生物活性强,短时间内可去除大量有机物。 ➢ 抗负荷冲击能力比较强。 ➢ BOD5 去除率比较低(85~90%),比普通法差。 ➢ 微生物活性强,絮凝性、沉降性均较差,易出现污
泥膨胀。 ➢ 剩余污泥量大。
.
18
(2)延时曝气法
➢ 出水水质好,对原污水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 无需设初沉池。 ➢ 剩余污泥量少且稳定。 ➢ 池容大,曝气时间长,基建费和运行费较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