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工程承包发展趋势

国际工程承包发展趋势

国际工程承包发展趋势1.国际工程承包的含义国际工程承包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公司、企业或者项目所有人(一般称工程业主或发包人)委托国外的工程承包人负责按规定的条件承担完成某项工程任务。

国际工程承包是一种综合性的国际经济合作方式,它包括技术转让和提供劳务等内容。

根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2010年4月1日发布的《2008到2009年的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报告》,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中逆势增长,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66亿美元,同比增长39.4%;新签合同额1046亿美元,同比增长34.8%。

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80.6亿美元,同比增长19.1%;新签合同额75.6亿美元,同比增长12.8%,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74万人。

2.国际工程承包现状(1)国际方面a.美国《工程新闻协会》在2011年发布的《THE TOP 225 INTERNATIONAL CONTRACTORS》,总体来讲,2010 年,国际承包商225 强实现总收入10724亿美元,较之2009 年的10056.8 亿美元,增长了6.63%;新签合同额为14296 亿美元,与2009 年12508 亿美元的总体规模相比,增长了14.3%;海外市场承包收入3836.6 亿美元,相较于2009 年表:2009与2010年国际225强承包商收入对比表:10年来国际225强承包商国际收入情况b.从经营情况来看,2010 年,国际承包商225 强中在国内市场实现盈利的有155 家,亏损的企业有23 家;在海外市场实现盈利的有161 家,亏损的企业有20 家,该数据相较于2009 年并无明显变化,可以说明从总体水平上看,2010 年各家企业的经营情况与上年表:国际承包商225 强盈亏企业数量变化c.从业务分布来看,电力、工业、水利、排水/废弃物、制造业、电信、有害废物处理等行业所占比重有所增长,其中尤以电力行业影响力增长突出,所占比重从上一年度的9.3%增长为10.1%;交通运输、石油化工和房屋建筑等传统强势行业所占比重均有下调,但下调幅度不大,上述三个传统强势行业所占份额仍达到73.3%。

表:2010年国际225强承包商业务分布d.从地区分布来看,与上年相比,所占比重最大的仍然是欧洲地区市场,其收入占225 强总收入的24.5%;跃居第2位的是亚洲/澳洲市场,其收入占225 强总收入的20.2%;退至第3 位的是中东市场,占225 强总收入的18.9%。

美国经济二次衰退的阴影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带来了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忧虑,使得2010年国际承包市场总体规模的发展停滞,在这种背景下,承包商们越来越重视新兴市场的开拓,这种趋势从国际承包商225 强的收入区域分布中可见一斑。

2010 年,国际承包商225 强在欧洲市场的收入下降了6.6%,为941.8 亿美元,在中东市场的国际承包收入为724.3 亿元,同样下降6.6%,在美国市场的收入为326.1 亿美元,下降了6.5%。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洲地区收入为605.9亿美元,增长了6.7%,亚洲及澳大利亚的收入为766.4 亿美元,增长了4.7%,特别是,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国际承包收入猛增25.6%,至340.5 亿美元,成为2010 年度最为活跃的区域市场。

表:2009与2010年国际承包商225强的区域市场国家或地区市场2010年2009年收入(亿美元)所占比重(%)收入(亿美元)所占比重(%)欧洲941.8 24.5 1008.1 26.3 美国326.1 8.5 348.8 9.1 亚洲/澳洲766.4 20.0 731.8 19.1 中东724.3 18.9 775.6 20.2 加拿大130.0 3.4 133.8 3.5 加勒比地区36.2 0.9 22.9 0.6 拉丁美洲地区304.2 7.9 248.2 6.5 北非295.4 7.7 275.2 7.2 南非/中非310.5 8.1 292.9 7.6(2)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现状据商务部统计,2011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0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2%,新签合同额1423.3亿美元,同比增长5.9%从发展规模来看,我国国际工程承包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营业额由1985年的6亿多美元增加到2010的约900亿美元,增加了近150倍;同时,截止2010年,我国国际工程承包行业企业数目已达3000家,工程项目涉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领域,且愈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PPP(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BOT(建设-营运-移交)等合作模式。

在我国,国际工程承包行业已经成为“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

从发展结构来看,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在2003-2008年间于全球六大市场的营业额增长迅速,例如亚洲市场国际工程承包业务营业额由2003年的692664万美元持续增长至2008年的2890266万美元,非洲市场国际工程承包业务营业额由2003年的260125万美元持续增长至2008年的1977405万美元。

整体来讲,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分布的区域特点是:亚洲与非洲市场是我国国际工程承包的主要阵地,其中亚洲市场所占份额最大;欧洲市场份额基本上呈不断增长趋势,虽然近年有所下降,但仍占据了重要地位;拉美及大洋洲(包括太平洋岛屿)市场营业额保持了高速增长,发展潜力较大;北美市场营业份额在2006年之前(包括当年)呈高速增长之势,但2007年以来市场份额下降幅度较大。

表:2002-2011年我国对外工程承包营业状况年份营业额(亿美元)同比增长(%)新签合同额(亿美元)同比增长(%)累计营业额(亿美元)合同额(亿美元)2002 111.9 25.8 150.5 15.5 827.2 1147.8 2003 138.4 23.6 176.7 17.4 965.6 1324.5 2004 174.7 26 238.4 35 1140.3 1562.9二、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发展趋势(1)在对外工程承包快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工程技术和设计的创新,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开始了由“拼人力”向“拼智力”的转变,不断向高端市场和高端业务发展,规模和层次不断提高。

近年来,中国企业承揽项目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从以劳动密集型的房建、修路等土木工程为主,逐渐拓展到技术密集型的冶金、石化、电力、轨道交通、电子通讯、矿山、污水处理等领域,特别是近年来,轨道交通、电子通讯、电力和石化领域项目增长显著,已占总表:2005-2010年进入ENR 国际100强的中国企业承包项目的行业分布分两个阶段来看,2005~2007和2008~2010a.总体来看,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主要集中在建筑和交通这两个行业,05年建筑和交通占据所有项目的76%,但随着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技术的提高,到07年,这一比重已经下降到了52.34%,下降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但随着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世界各国为了应对经济危机,都加大了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到2010年,建筑和交通的这一比重为67.97%,但与2005年相比,还是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b.对外承包建筑行业在05年到07年之间下降的趋势比较明显,从33.6%下降到了20.4,交通业也从42.39%下降到了31.94%,这一时期,制造、电力、水利、排水、工业/石化、有害垃圾处理和电信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特别是电力和工业/石化上升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分别从6.98%和13.8%上升到13.19%和23.6%。

c.从08年到10年,建筑业和交通业与2007年相比,又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这是因为世界各国为了应对经济危机,都比较愿意开展这两个行业内的项目,建筑业在这一时期变化不大,但交通业却有了较大幅度的上提升。

与07年相比,制造业、水利、工业/石化、电信在08年都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可见这些行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大,08年以来,这些行业的比重也逐渐的上升,特别是工业/石化在从07年的23.6%下降到08年的7.18%之后,到10年有上升到14.58%,说明这一行业在金融危机之后的恢复还是比较迅速的。

d.从05年到09年,电力行业一直处于稳定的上升时期,说明金融危机对这一行业的影响并不是很明显,受金融危机影响比较大的有制造业、水利、通信,这些行业恢复相对也比较缓慢。

(2)区域市场逐渐从亚洲向世界其他地方转移。

国际承包商225 强中的中国内地企业在欧洲市场上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直徘徊在3%~4%,本年度这一比重为4.3%,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2010年,中国进入ENR 国际承包商225 强的企业海外承包总收入中来自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市场的比例上升至5.9%,与上一年度相比增幅达到3.2%。

而中国内地承包企业仍未能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上获得重大突破,进入国际承包商225 强的中国内地企业在美、加市场上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足1%。

中国内地承包商的主要市场仍是在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这3 个地区市场的营业额之和占中国内地承包商国际市场营业额的89.1%。

表:2006-2010年进入ERN国际承包商225强的中国企业的区域市场分布a.亚洲和非洲是中国对外工程承包的主要市场,中国进入ENR225强的企业在亚洲市场和非洲市场的承包项目营业额在2006年达到了77.8%,特别是亚洲市场占有46.5%,所以说亚洲市场接近一半都是中国占有的,但近年来中国逐渐把目光投向国际,开始减少在亚洲市场的承包项目,2010年,这一比重已经下降到30.5%,与此同时呢,中国企业在非洲市场的营业额占到所有营业额的41.1%。

b.06年到10年,中国企业在中东的营业额已经从12.2%上升到17.5%,上升的速度还是比较迅速的,在欧洲市场和拉美/加勒比海地区也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在美国营业额比重有所下降。

加拿大地区一直是中国投资最少的地区,在加拿大的市场上,美国一直是占据牢牢的主导地位,加拿大差不多3/4的市场都是美国占据的。

3.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型化。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包的单项工程规模正在朝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发包项目的投资规模扩大;另一方面是由于项目总承包可节省业主的成本和时间,所以发包的形式发生变化;此外承包商经营和管理大型项目的能力不断提高,也使服务的范围不断延伸。

2010年,新签合同金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488个(上年同期440个),合计1069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79.5%。

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有261个,较上年同期增加21个,通过所签订的合同金额可以看出,中国工程承包企业缩小了与世界最大的国际承包商在业务规模上的距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