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拿来主义》优质课一等奖[优质ppt]

《拿来主义》优质课一等奖[优质ppt]


先破后立
(二)怎么样拿来?
1、第8段中“大宅子”比喻什么? 明确:文化遗产。
2、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人物
态度
本质
孱 头 怕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 拒绝接受的逃避主义者
昏蛋 废物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 羡慕旧主人,欣欣然接受一切 全盘接受的投降主义者
3、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 教学过程 】
•背景介绍 •研读课文 •深化探讨 •布置作业
【背景介绍】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 实行反革命文化“围剿”, 各种错误思潮随之泛滥, 有的叫嚷复古主义,有的主张“全盘西化”。而在左 翼文化队伍中,有人反对继承旧文化,有人反对吸收 外国文化,造成思想上的混乱。为了澄清认识,鲁迅 先生写下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提 出了“拿来主义”这一主张。
畅想网络
Imagination Network
感谢观看!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研读课文】
一、划分层次,理清思路
(一)为什么要拿来?
第1—7段
拿来主义
(二)怎样拿来?
第8—9段
(三)总结全文
第10段
二、分析内容,把握主旨
(一)为什么要拿来?
作者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提到哪几个“主义”?它们的
表现和危害是什么?
①闭关主义 落后挨打——误国
②送去主义 亡国灭种——卖国
拿来主义
③送来主义 深受其害——害国
图示
闭关主义(误国)
拿 破 送去主义(卖国)
送来主义 (害国)

孱头
逃避主义者

破 昏蛋 虚无主义者
义立
拿来 主义
废物
立:拿来 主义者
投降主义者
鱼翅(精华):吸收 鸦片(精华与糟粕并存):批判吸收
烟枪、烟灯(文化遗产的旧形式): 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余毁掉 姨太太(糟粕):摒弃
三、欣赏本文的语言艺术
鲁迅的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语言犀利、幽默。 举例说明。 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 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明确: “捧”,刻画毕恭毕敬、谄媚讨好的奴性心理; “挂”,只有几张画,却还要一路的“挂”过去,表现其自 鸣得意、大张旗鼓。“几张”这一数量词,暗示了“学艺” 上的东西已相当贫乏。从而揭露了所谓“发扬国光”实际是 自欺欺人,非常可笑的。
2.总之,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 步了。
明确:“进步”是反语,表现了作者对“送去主义”的嘲讽。
3.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 二者见得大度。
明确:这是语言的布局问题。明明要批判,却先作肯定,这种 欲擒故纵之法常用于驳论。
【深化探讨】
作者提出的观点,在今天有没有现实意义?请 同学们联系社会实际进行思考,举例说明。
本体 鱼翅
喻体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做法 吸收
鸦片
精华与糟粕并存部分
批判吸收
烟枪和烟灯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余毁掉
姨太太 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摒弃
(三)总结全文。
1、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 —总之,我们要拿来。 2、拿来之后怎样区别对待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3、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4、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5、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 成为新文艺。
送去主义
表现:只是送出去 危害:亡国灭种,祸延子孙。

梅 兰 芳 尼 古 董 画和新
采-- 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发了疯

送去主义-- 只想送去,不想拿来-- 亡国灭种
送来主义
表现: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的各种小东西 危害:深受其害,引起中国青年对外国文化的一概排斥。
美国电影 德国废枪炮 法国香粉 吸食鸦片 日本的宣传 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孔子学院现已遍布世界各地,多达435所。
【布置作业】
任选一题,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和先破后立的 思路写作一篇短文,不少于600字。
1.有钱就有幸福 2.读书未必成才 3.流行的就是美
谢谢大家!
闭关主义
表现: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危害:给枪炮打破大门,又碰了一串钉子。
图图为为11990000年年被八八国国联联军军在火天烧津后大的沽圆口明登园陆的情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