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焦虑原因及护理对策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焦虑原因及护理对策

内蒙古中医药*沈阳军区总医院北陵临床部软伤三科(110031)2012年5月5日收稿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焦虑原因;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4-0172-0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焦虑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王相允*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反复发作的慢性疼痛为主的一种常见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疾病的进程与恢复[1]。

因此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对疾病的治疗极为关键。

为此,我们对焦虑产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现总结汇报如下。

1焦虑的原因1.1反复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由于腰部及下肢反复的疼痛、麻木感,导致下肢功能受阻、活动受限,患者对生活质量感到极不满意,更由于与外界缺乏沟通和交流,甚至感到孤独和寂寞,极易发生情绪变化,轻微的刺激就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情绪波动,甚至产生偏执和敌对心理[2]。

1.2环境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由于疾病反复发作,需要经常就诊而处于医院的环境中,医院的就医环境及就医氛围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的情绪;患者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对新环境需要重新的认识和适应,也容易产生焦虑情绪;面对陌生的病友和医护人员,容易诱发患者对既往就医的回忆,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

1.3对自身疾病的缺乏认识: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病因、诱因、表现和体征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所患疾病产生恐惧心理,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易反复发作,患者往往担心远期健康状况会影响工作、生活,认为自己身患绝症,无药可医、无法可救,对治疗和康复缺乏信心,甚至丧失生活的信心,产生悲观焦虑的情绪。

1.4对他人的依赖性增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发病时需要长期卧床休息,生活处于半自理状态,需要他人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对他人的依赖性会逐渐增强,被动性增加,同时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不能从事许多活动,在心理上对复发存在恐惧感,在生活和工作中会更加依赖他人,一旦脱离了他人的照顾就会产生无助、焦虑的心态。

1.5经济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由于身体状况的限制,获得就业和劳动的机会减少,直接影响到经济收入。

同时由于疾病的反复多次发作、需要不断治疗和休养,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用于治疗,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2]。

特别是慢性劳损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需要救治于多家医院,产生高昂的医疗费用。

因此,治疗费用的压力也是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3]。

2护理对策2.1加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热心地接待患者,通过语言的沟通和交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交流过程中,应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以疏泄其积累的焦虑和紧张。

使患者认识到,焦虑的情绪不仅增加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而且能起到康复和治疗的效果。

对长期接受治疗的患者,应鼓励其家属、朋友进行探视,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有助于患者安心治疗。

2.2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对于刚入院的患者,应主动向其介绍病房的功能设置,使患者尽快的熟悉环境,应主动向患者介绍其主管的医护人员和技术水平,使其对治疗充满信心。

对有焦虑倾向的患者,应将其安排在宽敞、舒适的病室,便于加强巡视和护理。

选择性格开朗、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可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

2.3进行疾病知识的健康宣教:应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进行疾病知管,每病人更换一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更换。

至少一次/周行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加药敏,直接用痰液收集器吸取下呼吸道痰液送细菌培养加药敏,人工气道的前三天每天送培养,第五天以后至少2次/周行下呼吸道培养加药敏[5]。

3.8呼吸机管理:呼吸机的清洗消毒对于预防与控制VAP 的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9实行早期活动,经常性变换体位,帮助和协助患者早期活动肢体活动:每天主动或被动肢体活动或躯体活动,上下午各一次,每次15min/次。

胸部叩击:协助患者取坐位或者侧卧位,一只手五指轻拢成空心状从下到上,由外向内有节奏地叩击患者背部,同时嘱咐其咳嗽,每组叩击5min ,每24h 做一组。

变换体位:每1~2h 变换一次卧位[6]。

3.10尽量减少使用或尽量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包括H 2受体阻滞剂,减少抑酸剂的应用,缩短应用时间,可减少胃内细菌的定植而降低VAP 的发生,应用铝碳酸镁代替抑酸剂预防应激性溃疡可有效减少VAP 的发生。

3.11鼓励早期肠内营养,促进肠道功能恢复:肠内营养管应超过幽门,营养液的营养泵持续输入,但肠内营养导致的胃潴留使胃内容物误吸入呼吸道,其所引起的肺内污染和刺激是导致VAP 的关键。

机械通气的患者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咽喉部肌肉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松弛,会厌功能的障碍和胃管气管插管形成的胃肺感染,容易发生误吸,因此肠内营养泵持续匀速缓慢输入,可减少反流和误吸的发生。

3.12做好心理护理:对神志清醒的病人,向病人讲解呼吸及相关性肺炎预防的目的及护理方法,使病人能积极配合,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

4讨论VAP 是机械通气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MV 每增加一天,发生VAP 的危险就增加1%~3%,其所引起的死亡数目占医院总死亡数目的30%。

VAP 是RICU 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占RICU 应用抗生素所致感染病例的二分之一,故预防VAP 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要做好专职的气道护理,必须保持气道湿化,加强手卫生,全面加强呼吸机管路系统的管理,做好口腔尤其是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患者的吸痰管理,每天给患者抬高床头,做好肠内营养的护理,帮助和协助患者早期活动,从而能有效地减少患者VAP 的发生率,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R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护理及预防,对于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1]张薇,刘建东,吴鹏.ICU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调查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8,4(7):29-30.[2]刘明华,张庆玲,府伟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流行病学和诊断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116.[3]邵亚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现代实用医学,2006,18(8):596-603.[4]刘英玲,李志钢,刘红玲,等.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2,7.[5]高明榕,成守珍,何丽仪.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18.[6]于卫华.改良式体位干预对机械通气患者肺部并发症防治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6,10.1722012年7月*天津市宝坻区中医院外科(301800)2012年5月2日收稿关键词:引流术;临床应用;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4-0173-01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魏振飞*识的健康宣教,认真回答患者关于疾病的疑虑和问题。

使患者对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愈后有客观的了解。

注意对患者的心理治疗和疏导,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能力;指导患者的饮食方法,多进食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及药物的副作用,正确了解相关治疗的方法和疗效,对治疗措施有客观的认识,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消除焦虑和不安。

2.4对疼痛进行护理干预: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并保持正确的站、坐、行、搬物姿势,使患者腰椎间盘、肌肉、小关节承受最小的压力,可减轻疼痛。

指导患者急性期卧床休息,采取屈膝屈胯卧位,可有效放松背部肌肉,减轻疼痛;指导患者经常欣赏轻松、舒缓的音乐、放松心情、可明显地减轻疼痛症状,对症状较重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有利于消除患者焦虑状态。

3讨论研究表明,许多躯体疾病可继发情绪障碍,且以抑郁、焦虑为主要表现,反过来影响躯体疾病的转归[4]。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因此,对于治疗过程中患者表现出来的负性情绪进行适当的干预或讲究精神卫生,增加社会支持来拮抗抑郁和焦虑情绪的负性作用,对于缓解患者病情、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具有较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1]汤慧,席明霞,冯雁.心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8,22(12):3239-3240.[2]胡树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与护理[J].光明中医,2010,25:2.[3]邱爱丽,吕玉娣,卜凤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5,4(4):67-68.[4]马永莉.心理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整复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2):108-109.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外科经常应用的一项技术,目的是排除胸腔内的液体、气体和血液,恢复和保持胸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使肺迅速膨胀,防止感染。

其适应证为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以及心胸手术后的引流等[1]。

本文就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08~2012年1月收治的28例血气胸患者,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0~75岁,平均38岁。

外伤性气胸9例,自发性气胸19例;其中肺癌引起的气胸3例,肺结核引起的气胸3例。

2护理2.1物品准备:备好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引流管、胸腔切开引流包、灭菌手套、弯血管钳等;严格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和整套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是否密闭。

引流瓶内注入适量生理盐水,标记好引流瓶内最初的液面,将玻璃管一端置于水面下2~3cm 。

引流瓶塞上的另一短玻璃管为排气管,其下端应距离液面5cm 以上。

2.2操作中配合:胸腔闭式引流术在床边进行,病人反坐于靠背椅上,双手平放椅背上;或取坐位,使用床旁桌支托。

常规消毒皮肤,局部麻醉。

经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或腋前线第4~5肋间隙置入引流管排除气体,缝合导管固定于皮肤。

引流管的另一端与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连接[2]。

穿刺过程中应观察病人的脉搏、面色等变化,以判定病人对穿刺的耐受性。

注意询问病人有无异常的感觉,若有应及时处理。

2.3术后护理:注意观察并记录:术后观察有无皮下气肿、气体排出量、颜色、性状并准确记录。

每日对穿刺点和周围皮肤用碘伏进行数次消毒,并以无菌敷料保护。

手术后患者血压、心率平稳后,病情允许术后4~6h 即可开始炼肺功能,它能增加胸腔内压力,促进胸腔内积气、积液排出,进一步促进肺复张,从而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3]。

2.4引流管护理:术后病人通常采取半卧位,当病人侧卧时,应密切观察以防压迫或扭曲胸管。

鼓励病人适量床上活动,并进行深呼吸和咳嗽;引流瓶应放在低于病人胸部的地方,其液平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100cm 处[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