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 堂 教 学 评 价 表

课 堂 教 学 评 价 表

课堂教学评价资料抚宁区大新寨学区初级中学2017年7月课堂教学评价实施方案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为了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本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一、教学目标评价教师能针对所教内容,结合《课程标准》科学、准确地设计教学目标,做到:1、目标明确,符合学生实际。

目标的设置不可过高或过低。

2、“三维目标”全面、具体、适度,有可操作性,并能使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机相融,和谐统一。

量化评价标准每项5分,总计15分。

二、教学内容评价1、教师能准确把握所教学科内容的重点、难点,教授内容正确。

2、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

3、教师能从教学实际出发,转变教材观念,对教材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不唯教材,创新适用教材。

量化评价标准:总计15分。

三、教师行为评价1、课堂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是否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否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得有法、到位。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创造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着,是否成为学生和课本之间的桥梁纽带,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应有的作用;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是否能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交流。

2、教师能以学生为主体,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

3、课堂上能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教态自然亲切,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恰当、具体、有激励性。

4、能够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精心设计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的提出,恰到好处。

能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并能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同时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5、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手段,合理运用教学媒体。

6、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语言准确简练,示范操作规范,板书合理适用,教学有一定的风格和艺术性。

量化评比标准:总计15分。

四、学生行为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在课上的学习状态来评价。

1、看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否被激起,能积极地以多种感观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精神振奋,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2、看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的数量、广度和深度是衡量主体地位发挥的主要标志,学生要全员参与,有效参与。

3、看学生的学习方式。

是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是否由个体学习到主动合作学习;是否由接受性学习变为探究性学习。

4、看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上的表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是否敢于质疑,善于合作、主动探究并有实效,是否围绕某一问题彼此间能交流、讨论、倾听,提出有效建议。

5、看学生学习的体验与收获。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90%以上的学生能够相互交流知识、交流、体会,交流情感由自悟——觉悟——感悟——醒悟,在获取丰富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量化评价评价标准:总计15分。

五、教学效果评价1、看教学目标达成度如何,教师是否高度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2、看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90%以上的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3、看课堂训练题设计,检测效果好。

量化评价标准:总计20分。

六、教学特色评价(教学思想和基本功)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知识的生成点上,教学机智与智慧上的闪光点,有不同寻常之处。

评价标准:具备上述中的某一点或几点评价。

分数:20分。

注:①、以上各项的评价形式分:自评、同事评、学生评、领导评等。

②、评价等级划分: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合格”;70分(不含70分)以下为“不合格”。

抚宁区大新寨学区初级中学2017年6月课堂教学评价分工组长:付春贵副组长:王克友成员:七年级郑雅明八年级许洪英九年级陈小红陈江大新寨学区初级中学课堂教学评价总结——大新寨学区初级中学王克友新学期开始,对全所有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考察评价。

期间,我们共听了45节课。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认真参与了每一堂课的听讲,感觉受益匪浅,讲课的教师有老教师、也有登讲台几个月的新教师,讲课的每一位老师都精心准备,认真对待,把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感悟,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老师们基本功过硬,底蕴丰富,人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或沉稳、或开朗、或洒脱、或严谨、或亲切、或自然,节节课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成功之处,既能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又能从实际出发,不摆花架子,不求热闹好看,每堂课都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具体表现在:1、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教师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拉近距离,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心与心的谈话和交流,他们的言谈举止能够时刻吸引学生,并能及时调控学生的注意力,转换角色融入学生,使其迸射出思维的火花。

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语言亲切、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大大促进了课堂的双向交流和师生互动。

金娜等老师在这方面做得较好。

2、体现课程整合的理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独特学习体验。

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因素的调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边读边悟边议,教师引导入情入境,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杜玲等老师就突出了这些。

3、授课内容形式多样。

本次课堂教学评价有习作交流课,有自读课教学,有精读课教学,有识字课教学等。

大新寨学区初级中学完小孟粉红老师的习作交流课,别具一格,以学生的习作为载体,以学生交流、修改、鉴赏为主要活动形式,使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得到展示和提升;丁宝霞老师的精读课教学中,注重读中引导探索,由浅入深,逐步使学生明白了课文的中心。

4、根据学情,科学处理教材,学练结合,注重情感培养。

王丽娜老师在作课中有机把握教材,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三分之一的时间激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情感交流,三分之一的时间组织相关练习。

一节课中老师神情并茂,引导得体,学生学习愉快,积极参与,受益匪浅,是一节只得肯定的好课。

5、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大多数课上,学生面前不再是教科书一本,基本上都有阅读笔记摆放在课桌上,以备课堂交流、记录,而且学生大多都能边听边记,做到“不动笔墨不听课”。

同时,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的活动成为课堂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的思维在瞬间闪现,许多课堂学生的恍然一悟就是最好的注解。

6、大部分教师都能调动积极的因素,采用启发、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讨,让学生从辩论、交流中自己得到结论,体验到“蓦然回首,答案就在各抒己见、精彩纷呈中”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老师们从学生实际出发,放得开,收得拢,既重视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达成,又重视对学生文学素养的熏陶感染,引入课外阅读积累,经典名著的解读,引导学生重视对名家名作的阅读积累,丰富自己的文学底蕴,在课前导入中都给学生推荐经典故事的,有在交流拓展中给学生推荐名著的。

像薛宝双等老师就是这样做的。

7、一些临代教师在这次作课中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

大新寨学区初级中学陈江,突出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付婧婷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学习课文,登讲台在讲课时只有两个月,就能迅速进入角色,驾驭课堂有板有眼,不能不说是本人努力和本校校长指导有方的结果。

8、重视对方法的认知、归纳和练习,大多数老师不仅教学生知道其“然”,而且知道其“所以然”,知道这种方法的好,还要知道好在哪里,并能读写结合、读练结合。

还有,多数教师教学语言规范,很少有口头语,有不当的体态语言,教学思路明确,整堂课有条不紊,板书设计合理,美观醒目,授课重点突出,教学目标达成较好。

从课堂上展现的作品来看,我们看到了学生身上的潜质,欣喜地看到了学生的良好素质。

9、英语教学中,教师能够在学生学习新知时,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密切,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组织教学活动。

10、充分应用现代教学工具和直观教具等手段,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教学和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补充教材资源的不足,是本次听课活动中的又一亮点。

在听课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的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第一、在教学的准备过程中,有的教师对教材不熟悉,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不够,对知识的储备不足。

挖掘教材不深,不能结合学生学情进行有效性二次备课。

第二、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心中无人",对学生的接受心理和认识水平缺少考虑,重知识,轻技能。

在课堂上,只顾教师“发挥”,不注意学生情感体验,课堂气氛沉闷。

即使安排了一些体现主体地位的活动,也往往因方法简单而流于形式。

有的教师经常运用"提问法",以此作为调动学生与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却因设问难度过高,超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教师又不能适时启发与诱导,时常是自问自答,难以起到开启思路的作用。

第三、教学方法单调乏味,学生不感兴趣,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满足于对教材内容的简单机械的重复,平铺直叙,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能设计出较新颖的练习方法,不注重鼓励、表扬、启发,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模式非常普遍,学生没有合作交流的机会,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没有自主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机会,更没有探索的时间与空间……造成课堂效率低下,能力训练目标难以达成。

第四、从教学语言的角度看,部分教师用语随意、层次不明、语言不精炼,口语、习惯性语病多,而自己往往不易觉察。

有时虽然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却应接不暇,理不清线索,听的多练的少,难免产生厌倦情绪。

第五、在英语教学中,有的教师不能准确地使用英语口语,教学中问题的设置没有阶梯性,对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不够。

第六、阅读教学问题引路是没有错的,但是不能就问题而问题,一定要思考这个问题如何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如何能够引导对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想象是拓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表达能力的必要手段。

但是想象一定要建立在特定的情境中,而口语表达也要联系到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否则就无法达到教师的能力诉求。

在朗读指导上要从学生的感悟出发,而不是一味地模仿读得好的同学。

第七、本次语文教学呈现的一个普遍“特点”是精读理解课文,其教材处理手法大同小异,基本是抓住课文的重点字词句段来学习内容,理解中心。

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挖掘内涵,回归文本,点名主题。

第八、课件的应用上还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