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参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暨抚松县人参产业发展分析研究报告2007-09-27 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目录一、中国人参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一)中国人参产业基本情况 (1)1.人参种植状况 22.人参产品研发情况 33.人参消费分析 4(二)中国人参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瓶颈 (10)1、参土资源匮乏矛盾日渐突出102、人参栽培、加工、销售等环节缺乏规范的统一管理103、原料人参的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价位低114、人参功能食品的开发亟待加强125、在国际上对我国人参的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品牌优势13二、国外人参产业和市场分析 (13)(一)韩国高丽参产业 (13)(二)世界各主要人参市场分析 (16)1、美国人参市场现状162、日本人参市场现状173、中国香港人参市场现状174、中国台湾人参市场现状18三、中国人参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 (18)(一)中国人参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18)1、中国人参产业环境分析182、中国人参产业SWOT分析203、中国人参产业国内外竞争优势对比224、中国人参产业竞争战略选择235、中国人参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25四、抚松县人参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29)(一)抚松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29)1、抚松概况292、资源优势与产业概况30(二)抚松县人参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31)(三)抚松县人参产业发展的经验总结 (32)1、控制生产总量,优化产业结构322、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333、基本完成国有参业企业转制,提升企业增值能力344、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拓宽国内外市场345、强化市场宣传,扩大市场覆盖面35(四)抚松县人参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7)1、参栽培面积较大,土地资源面临枯竭372、生产不规范,产品质量不稳定373、加工质量和品牌意识差374、传统加工技术落后,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385、加工业集约化程度低,龙头企业辐射能力不强396、管理和服务体系不完善,未形成完整的产业政策体系39五、抚松县人参产业发展环境和战略分析 (39)(一)优势分析 (39)1、人参种植面积、产量居全国之冠392、县内拥有国内最大的长白山人参交易市场403、抚松县是国家命名的“中国人参之乡”404、拥有国内最大的一家人参生物提取民营企业405、地理位置优越406、技术力量相对较强417、抚松县对人参产业的政策支持418、具有较为深厚的人参文化底蕴419、优良的旅游等资源将为整个人参品牌建设产生助力41 (二)劣势分析 (42)1、参土资源匮乏422、人参产业缺乏政策扶持,使得投资者对行业投资谨慎423、人参品牌缺乏推广,难以形成合力424、人参深加工技术仍有差距,产业链短425、人参目前无法进入食品领域43(三)发展机会 (43)(四)发展威胁 (44)(五)抚松县的比较优势 (44)六、抚松县人参产业发展战略及建议 (44)(一)总体思路 (44)(二)发展目标 (45)(三)发展战略 (45)1、战略基础阶段462、战略延伸阶段473、宣传、文化和资源整合48中国人参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暨抚松县人参产业发展分析研究报告一、中国人参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一)中国人参产业基本情况人参是举世闻名的药用植物,有“万能圣药”之誉,是国内外公认的珍品,它属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Panax植物,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我国历代医书载其别名有人衔、鬼盖、地精、神草、血参、土精、玉精、黄参、海艘、雏石、百尺杆、金井玉兰和孩儿参等,被誉为“百草之王”,东北俗称棒槌(有许多神话典故)。
学名为Panax ginseng C. A. Mey.,由俄国学者于1843年定名。
Panax是Pan(“总”的意思)和Axos(“医药”的意思)的结合语,是说人参对所有的病都有效。
Ginseng是有汉语“人参”音译的。
远在二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把人参用于临床。
《神农本草经》列人参为上品,曰:“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药性本草》载:“人参主五劳七伤,虚损痰多,止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
治肺痰及痛疾。
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凡虚而多梦纷纭者加之”。
《寿世保元》载:“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荣养卫”。
其他记载不胜枚举。
现代医学认为,人参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及外科使用等都有明显的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人参生产的大国,也是人参消费的大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参在产量和质量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提高。
纵观我国人参栽培产业的发展趋势,建立农田栽参、林下种参的两条腿走路的人参栽培制度是完全符合国情的,即林下人工播种山参以补充已资源枯竭而面临灭绝的野山参,满足了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山参的保健消费需求。
在世界范围内,人参主要分布于中国、韩国、朝鲜、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其中我国人参栽培面积最大,占全球栽培面积的一半以上。
在国内,吉林省是我国人参的主产区,长白山区是人参的主要栽培区,吉林省人参总面积近几年基本稳定在3500万平方米左右,分布在省内的通化、白山、延边等市(州)。
其中抚松县是我国的“人参之乡”,集安市是新开河人参的发源地。
目前,吉林省年产成品人参4000吨左右,人参产量已占全国的80%,占全球人参产量的70%左右。
图1 吉林成品人参产量长白山脉延伸的地区,南起辽宁宽甸,北至黑龙江伊春,是我国人参栽培的主产区,其中心产区为吉林省的抚松、靖宇、长白、集安一带。
从人参生态气候条件来看,我国的长白山地带及其三江(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 一河(新开河) 流域是世界盛产优质人参的最佳产区。
吉林长白山区人参的栽培面积、单产、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随着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对人参产品需求量的增加以及国内对保健食品的需求,为人参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良好机遇。
1.人参种植状况农田栽参、林下种参是我国参农模拟山参的生态条件,从历史延续至今的传统的人参生产方式。
其特点便于选择适于人参生长的土壤,不用改良土壤就可以直接利用,又可以就地取材解决生产用料,现在我国栽培人参无论普通参、边条参,还是石柱参都是实行的林参轮作的生产方式,就连在原产地美国、加拿大实行农田栽参的西洋参,我们上世纪七十年未引种成功后,也改变为林参轮作(除北京、山东等少数地方外)。
吉林省政府在1980年对林参轮作做出指示,将一定面积的低质林地划定为33年林参轮作地,采伐完木材后,种植上人参,人参几年起收后,再补种上树苗,进行还林。
世界上主要人参生产国家无论是栽培中国人参( Panax ginseng C. A. Mey) 的日本、韩国、朝鲜,还是栽培西洋参( Panax quinquefolium L. ) 的美国、加拿大均实行农田栽参的栽培生产制度,其特点有利进行现代化生产和管理。
益处是保护了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
我国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辽、吉、黑三省人参产区及北京等地,先后进行农田栽参生产性试验研究,至八十年中期农田栽参面积达十多万平方米,平均单产达1.0-1.5公斤/平方米。
1983年国家科委又将“农田栽参技术研究”列为“六五”攻关项目,辽宁省中药研究所、中科院北京药植所、吉林特产研究所组成联合攻关组,历经六年协作,全面完成单项研究项目,创造在多点2000平方米以上的栽培面积,单产1.5公斤/平方米以上的产量。
林下栽(种)参是依照野山参自然生长的环境条件,在山林中进行人工播籽或栽参,实行林参立体生产,既不破坏森林资源和植被,又可以进行人工培育山参,这是在人参栽培中最能保留野生天然属性和商品优良性状的生产方式。
林下栽参目前主要的是实行林下播籽培育山参的生产方式,在我国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
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就有在自然保护区人工播种山参的报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有美国在威斯康星州规模巨大的播种野生西洋参的报道。
我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各人参产区进行大量的林下播种山参、林下栽参的技术研究和生产试验,进入八、九十年代林下人工播种山参(籽海山参) 陆续进入市场,辽宁省桓仁县大东沟参场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每年都能采挖上百斤的人工播种山参,质量上乘,价格昂贵,十几年的人工播种山参的鲜参市场价格2~6万元/ 公斤左右,远销海内外,倍受市场青睐。
2.人参产品研发情况人参科研单位在栽培方面以吉林农业大学、左家特产研究所为主,药理药化、产品开发以吉林农业大学、中医中药研究院、吉林大学等为主。
人参栽培研究正在进行,一批新技术、新成果将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将会提高人参栽培的科技含量。
2000年《人参道地性及其质量标准( GAP)研究》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
2001年,《人参规范化生产技术的研究》和《人参优质高产技术的研究》等项目进入实施阶段,人参栽培的研究水平整体上将有一个大的提高,进入我国中药材栽培研究的先进行列。
药理药化方面,科学家已从人参根中分离鉴定了39 种人参皂苷,人参皂苷是人参中主要活性成分。
目前,以人参皂苷—Rg3 为主要原料的参一胶囊已投放市场,人参皂苷—Rh2 作为抗癌新药研究成功。
对人参皂苷单体化合物的研究多集中在Rg1 、Rb1 、Rb2 、Re 等含量较高的成分,如人参皂苷—Rb1和—Rb2 表现为中枢神经抑制,人参皂苷—Rb1 和—Rb2 表现为中枢神经抑制,人参皂苷—Rg1 则表现为中枢神经兴奋,人参皂苷—Rb1 和—Rg1 具有益智和抗衰老功能,人参皂苷—Re 是抗心律失常的有效成分。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人参产业科研推广体系,并拥有大学农学院、特产研究所等多家参药科研单位,同时,还有国内外一些科研院所的支持与合作,为人参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科技基础。
人参大田栽培技术、缸参栽培技术和标准化栽培技术已在部分县市推广;人参化妆品、人参精饮料、人参精软胶囊、人参皂苷单体提取等产品的研发技术已经成熟。
长白山是人参主产区,人参栽培历史悠久,广大参农经验比较丰富,已形成了一整套的人参栽培技术。
特别是接受GAP、SOP、无公害栽培技术能力较强。
3.人参消费分析(1)人参国际市场状况据资料统计,人参类的国际市场整体规模为6000~6500吨,其中西洋参和人参各占一半。
人参市场中,中国占有80 %~90% ,韩国、朝鲜、日本共10%~20%(见图2),但从总体看人参制成品的高端市场被日本、韩国、欧洲占有。
图2 人参市场国际状况(2)人参出口现状人参是我国中药材的传统大宗出口商品。
我国人参出口数量在1000~2000 吨/年(见图3),出口额在1500~3200万美元之间(见图4),是我国出口额最大的中药材品种之一,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之一。
10年来,我国人参累计出口17963吨,20869万美元,为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