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人参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_崔政然
中国人参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_崔政然
2006 年 我 国 人 参 产 量 为 1.21 万 t,2007 年 产 量 为 1.53 万 t,较 2006 年增 长 26.4%;2008 年 产量 为 1.98 万 t,较 2007 年 增 长 19.1%;2009 年人参产量为 2.32 万 t,较 2008 年增 长 17.2%; 2010 年人参产量为 2.68 万 t,较 2011 年增长 15.5%。 2011 年人 参产量达到 2.7 万 t。 虽然我国人参的产 量 逐年 增 加 ,但是 增 长 速度逐年减缓。 1.2.1 人参 种 植状 况 。 近 些年 来 ,政 府 和 参 农 发 展 人 参 生 产 的 积极性高涨 ,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基 地 。 据 统计 ,到 2009 年 吉 林 省 人 参 年 产 鲜 参 1.5 万 t,鲜 参 总 产 值 5 亿 元 ;林 下 参 占 地 面 积 4.7 万 hm2,产 于 林 下参 700 多 ㎏ ;西洋 参 留 存 面 积 1000hm2, 年产鲜西洋参 3000 多 t。 吉林省种植人 参有 几 百 年的 历 史 ,是 全国最大的人参种植 基 地 ,目前 存 苗 面积 有 6000hm2,占 全国 的 83%;鲜参产量 2.7t(2011 年),占全国的 85%。
二是人参的流通现状。 在我国,一般原料人参有法定批发市 场等制度化的市场,所以形成了通过产地收集商、中介人等进行 包田买卖或在私设市场及法定批发市场上自觉交易的流通结 构。 目前国内的流通内容或价格形成都在极其不透明的状态下 进行,在包装、标准化、计量单位等方面还没有脱离前近代的流 通惯例,因此导致了物流和流通的非效率性和费用的增大。
(3)中 国 人 参 产 业 机 会 分 析 :世 界 人 民 越 来 越 关 注 自 身 健 康问题,世界人口老龄化;中华民族传统的中医理论开始走向 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参和中医药;绿色食品倾向不 断增加,保健食品市场发展旺盛;世界市场更加开放,有助于中 国人参出口增加; 中国和中化文化受到其他地区的更多关注, 为 人 参文 化 宣 传 提 供 了 契 机 ;2008 年 奥 运 会 、2010 年 上 海 世 博 会等大型活动为人参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2 中国人参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瓶颈
[收 稿 日 期 ]2013-02-07 [作者简介]崔政然,女,延边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通讯作者]金龙勋,男,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51-
农业经济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 年第 24 卷第 03 期(总第 313 期)
2.1 参地资源匮乏矛盾日渐突出 我国部分地区仍在采用去林栽参的传统栽培方式,这种栽
人参深加工产品单一,特别是功能性系列保健食品的开发远 远不够。 整体上仍处于卖原料参阶段,缺少新产品和对市场的深 度开发,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程度低,高附加值产品少。 2.5 在国际上对我国人参的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品牌优势
中国人参和韩国高丽参同为五加科人参属人参种植物,其 内在成分和药效方面没有差异,虽然我们也对国产人参进行了 多方面的宣传,但同韩国高丽参相比还远远不够。 韩国宣传高 丽参不惜重金,聘请人参专家搞科研、搞宣传,尤其是定期召开 国际人参研讨会,动用广播、电视和精美画册等各种方式,宣传 高丽参。 而我国在此方面就差得很远,这其中有重视程度不够 的问题,也有管理体制差异的问题,国家统一管理的行业由政 府宣传,自然要比分散经营,自主宣传的力度大的多。
培方式,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近几年国家已 注意到林栽参带来的负面效果,国务院已明令禁止林业部门新 批“去林栽参”用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同时对人参栽培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这就要求人参产业 必须摒弃旧的栽培模式,变去林栽参为老参地栽参、农田栽参 和林下栽参。 2.2 人参栽培、加工、销售等环节缺乏规范的统一管理
[关键词]人参产业;现状;发展战略;SWOT 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
人参是中国中药材资源宝库中的瑰宝, 被誉为 “百草之 王”、东北三宝之首。 中国是药用人参的发祥地,人参的药用历 史已有 4000 多年, 人参栽培和加工炮制的历史大约已有 1600 多年。 从分布上看,人参(野山参)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中国、 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国。 由于过度的采挖和森林的破坏,现在 只有中国吉林省长白山区的产量较大,俄罗斯有少量,日本和 朝鲜基本已经绝迹。 栽培人参(园参)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韩 国和日本。 其中中国人参占世界的 70%,占据主要地位。
(4)中国人参产业威胁分析 :韩 国 高丽 参 、北 美西 洋 参 衍生 的各种终端产品和食品占据了大量消费市场;国内消费者对人 参了解不足;保健品市场的管理混乱降低了人们对保健品市场 的信心; 人参出口国对我国人参设定的技术标准和关税壁垒 等;其它的替代性保健食品药品可能占据人参市场份额;韩国 品牌对国内市场的冲击等。 3.1.4 中国 人 参 产业 竞 争 战 略 选 择 。 通 过 SWOT 分 析 的 情 况 , 我们认为中国人参产业应当选择 WO 下的差 别化 、重 点 集中 相 结合的战略。 为了能够让中国人参产生差异化,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要重新塑造中国人参的核心竞争力,从 W(劣势)改造入 手,把质量的改进作为中国人参发展的核心,建立和完善人参 产业规范和立法,在质量改进的基础上,从品牌角度对中国人 参进行重新的格局划分,保证高质量和高品质的 原 产(下转 P81)
(2)中 国 人 参 产 业 劣 势 分 析 :人 参 种 植 量 大 ,质 量 低 ,有 农 药残留问题;缺少人参精加工的技术,对人参研究还严重不足, 缺少相关人才;对人参文化的宣传不足,品牌意识差;政府缺少 对人参产业的支持, 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相应的产业政策, 产业链不完善,立法缺失;人参种植、加工和流通标准执行不严 和管理不力,市场比较混乱;缺乏国际规模的流通网络。
3 中国人参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3.1 中国人参产业环境分析 3.1.1 宏观 环 境。 近 年 来 ,中 国 经 济 高 速 发 展 、国 内 政 治 稳 定 , 这为人参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不断 交流拓展为中医药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我国对外经 济贸易的发展, 内陆地区和世界各地的商贸往来将更加便利。
付辉辉:浅议张家港城乡一体文明的科学发展之路
-52-
由于各地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习惯不同,人参消费结构表现出 一定差异。 对人参功效的认识还比较浅。 例如,中国消费者大多 认为人参是很好的补药,但是对其功效、使用方法等没有进一 步的了解。 在人参产品和保健食品开发技术上,和欧美等国相 比,我国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人参的深加工领域尚处于起 步阶段。 3.1.2 产业 环 境 。 和韩 国 相 比 ,我 国 并 没 有 将 人 参 作 为 一 项 产 业进行管理和开发,而仅仅是当作一种中药材进行管理,因此 人参产业还处在低级的自由生产阶段, 在人参质量、 规格、品 牌、产地以及产业链的组织上均缺少政策环境支持。 我国人参 的主要产地集中在吉林省地区,由于缺少管理,连续多年盲目 扩大种植面积,造成产品供大于求,同时经营秩序混乱,缺乏调 控,使得参场、参农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这也直接造成了中国 人参品质的参差不齐,在国际市场上缺少竞争力,只能以非常 低廉的价格被当作原材料销售给日本、欧美等国。 3.1.3 中国人参产业 SWOT 分析。 (1)中国人参产业优势分析: 拥有广阔的供人参生长的土壤和环境,例如“长白山”等知名原 产地;人参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阔;作为中医的发源地, 拥有人参的传统形象和人参中医体系; 有深厚积淀的人参文 化;国内生产和开发费用相对低廉;
吉林省除抚松以外,在敦化、安图等市、县还有成千上万亩 的参地,都是来自抚松等地的个体参农开发的,其规模多则上 千亩,少则也有十几亩,使人参产量与日俱增。 但由于在人参生 产中部分参农追求短期效益,超标准使用农药、化肥,加之种植 技术的参差不齐,导致人参质量一度下降。 从一定的程度上影 响了长白山人参的市场声誉,市场价位始终处于低迷状态。 2.4 人参功能食品的开发亟待加强
在人参栽培方面,发展面积缺乏规划,曾一度导致产大于 求,市场价格大起大落,生产技术并不统一,各地单产差异很 大;施肥、施药没有统—标准,导致产品药残超标。 在人参加工 方面, 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和规范化加工技术普及应用率低, 缺少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导致人参产品农残超标,产品质量很 难保证,影响了人参的声誉。 在人参销售环节,自产自销,个体 户收购后倒买倒卖,互相竞争压价,在产品出口中竞争客户、压 价抛货的情况更为普遍。 这才导致我国人参产品质量控制不 住,产品价格抬不起来,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2.3 原料人参的质量参差不齐、市场价位低
1 中国人参产业发展现状
1.1 中国人参分布 我国人参历史上可分为两大主产区,以上党郡(今山西、河北、
山东等省)为代表的中原产区,和以辽东(今吉林、辽宁、黑龙江省) 为代表的东北产区。目前,我国栽培的人参主要分布于长白山脉延 伸的北纬 35°~48°区域,南起辽宁宽甸,北至黑龙江伊春,其中心产 区为吉林省的抚松、长白、靖宇、集安、敦化、安图等县(市),吉林长 白山区人参的栽培面积、单产、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1.2 人参生产情况
1.2.2 人参产品研发情况。 新选育出“集美”和“抚兴 1 号”两个 品种,使我省的人参品种达到 5 个,制定了人参病虫害防治技 术 体 系 , 建 立 防 治 示 范 区 15hm2; 以 人 参 为 基 源 开 发 出 新 药 8 个 ,其 中 “参 一 胶 囊 ”、“振 源 胶 囊 ”、“舒 心 素 胶 囊 ”和 “人 参 二 醇 组注射液”4 个新药取得了生产批件和新药证书 ,近年来取得经 济效 益 近 2 亿元 ;抗 癌 1 类新 药 20(S)-人 参皂 苷 Rg3 注 射 液 、 抗病毒 1 类新药 20 (S)-人参皂苷 Rg3 眼膏等 4 个新药正在开 展临床研究;以人参为原料开发出人参千金片、参茸雪蛤软胶 囊等 20 余个功能产品 ,10 余个产品已经上市投产 ;开发出了蜜 制人参 、饮品 、化妆品、提取物等 4 个 系 列 50 余个 产 品 ,其中 蜜 制红参片、人参茶等 20 余种产品已经上市。 人参综合开发能力 不断增强,实现了人参根、茎、叶、花、果全株的综合利用。 1.2.3 人参加工情况。 目前, 省级以上人参加工龙头企业达到 22 户,市(州)级以上人参加工龙头企业达到 30 户 ,吉林省具备 一定能力的加工企业 300 多家, 主要加工产品有原料型初加工 产品(红参、生晒参、大力参、保鲜参等)、人参保健品(人参蜜片、 人参茶、人参精等)、日用化工品(人参洗面奶、人参面膜、人参香 皂等 )、药品四大类型 ,开发 出 1000 多 种产 品 ,全 省人 参 初 加工 量占总量的 70%,产值达到 30 亿元,带动了人参产业的发展。 1.2.4 人参消费情况。 一是人参国际市场状况。 根据资料统计, 人参类的国际市场整体规模为 6000~6500t, 其中西洋参和人参 各占一半。 人参市场中,中国占有 80%~90%,韩国、朝鲜、日本共 10%~20%,但从 总 体看 人 参 制成 品 的 高端 市 场 被日 本 、韩 国 、欧 洲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