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6第十章、十一章特殊人群及特殊时期的护理伦理 文档

06第十章、十一章特殊人群及特殊时期的护理伦理 文档

第六次第十章、十一章特殊人群及特殊时期的护理伦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病人的诊断治疗和康复。

护士除应遵守护理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外,还必须结合临床特殊人群和特殊时期的病人的疾病特点及其心理需求,了解觉的护理伦理问题,以恪守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特殊伦理要求。

第一节妇产科病人的科病人的护理伦理一、妇产科护理的特点妇产科可分为产科、妇科、新生儿科、计划生育科及辅助生育技术科。

(一)妇产科病人的特点1.产科病人中尽管大部分的妊娠、分娩和产褥是正常的生理事件,但很多母婴的高危因素使得产科成为高风险的专科。

2.无论哪一类妇科病人都面临着女性生育功能、必功能受损的威胁,也承受着女性特征、自尊心受损的威胁。

3.人工流产、引产及性病病人不仅随着手术及药物治疗的痛苦,还可能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社会价值观的不认同和羞耻感等。

4.求助辅助生育技术受孕的不孕不育夫妇,不仅承着家庭、经济、社会的压力,其中一部分夫妇还要承受血亲关系受到挑战的巨大心理压力,如赠卵、赠精、胚胎移植或赠精人工授精等。

(二)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特点1.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产科护士的服务对象同时涵盖了包括产妇及丈夫、胎儿或新生儿在内的整个家庭。

2.生殖系统的特殊性生殖器官是女性身体最私密的部位,妇产科护士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和尊严。

3.保胎和流产对于不孕不育病人来说需要助孕和保胎;而对于非意愿妊娠病人来说则需要人工流产。

两类病人的心情和护理的策略也完全不同。

4.助产士的自主性、自律性如果是非高危产妇进入产程,如果产程进展顺利、产妇及胎儿均正常,助产士可以独立地观察和处理整个产程。

5.服务领域广泛妇产科护士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病人、还包括正常的女性、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产褥期、更年期的女性。

对于这些人群,做好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妇产科护理的伦理要求(一)诚信自重,尊重生命,权利和尊严妇产科护士应该对生命充满热爱和尊重,呵护刚刚出生的新生命,满足他们的需求,保证他们的舒适。

对于经历分娩疼痛的产妇应该尽可能减少她们的痛苦,靥他们期待和迎接新生命的降临。

对于恶性肿瘤历经癌痛折磨的妇女,应该尽可能用药减少疼痛,维护病人的尊严,激励她们生存的斗志。

(二)公正公平,一视同仁妇产科护士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不同背景的服务对象,对于妇产科护士而言,在发生价值观冲突、作出偷决策时,应该优考虑的是专业价值和病人的权利,应秉持专业态度,公正公平,对她们一视同仁地实施照顾。

(三)保守秘密,保护隐私这不仅关乎护理人员本身的专业操守、专业形象,更影响病人的自尊和家庭幸福,(四)精益求精,保证美人安全由于产科风险大,关乎母婴两条生命,妇产科护士必须秉持专业态度,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

(五)团队合作作为健康保健团队重要成员的妇产科护士,不仅要和其他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信任与合作的关系,还要把妇女或产妇的家庭作为合作对象,鼓励他们共同参与决策和护理过程。

(六)促进和改善妇女、母婴健康此是妇产科护士的职责。

她们可以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每个生命阶段的女性进行健康教育: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指导、新生儿免疫接种的宣传和管理、青春期少女性知识和安全、健康性行为的宣教及女性乳房自检的指导。

第二节儿科病人的护理伦理一、儿科护理的一般特点(一)儿科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1.儿科病人的生理特点儿科病人正牌生长发育期间,患儿常表现为病情急、变化快等特点。

2.儿科病人的心理特点儿童难以自诉病情,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就是哭闹。

(二)儿科护理工作的其他特点1.家属儿科病人大多没有独立的社会能力,其就诊行为实际上就是家长的一种行为。

他们可能表现为紧张、焦虑,对患儿的过分照顾,不经意地夸大病情,到医院后希望马上得到诊治而不愿排队等候等现象,容易给医院的接待和就诊秩序带来影响。

2.监护权问题是一种法律制度。

指“对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权益权益依法衽的监护和保护”。

儿科病人发球监护对象,儿童在医院的行为的遭遇,与其法定监护人仍然有关系。

儿童需要更多关爱、照顾甚至约束,需要医疗机构给予特别的“注意”,无论是医院服务、生活管理,还是保证患儿本人与他人的安全,都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些患儿的年龄特点和精神善,采取专门、有效、善意的管理方式与措施。

二、儿科护理的伦理要求(一)关心和体贴患儿护士应当通过自己有关怀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用患儿父母一样的和蔼态度、亲切语言和表情来解除儿童的恐惧心理。

护士的鼓励和安慰能够给予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细致观察,适当干预儿科护士应具有良好的技术操作技能。

在做各种治疗之前,耐心向患儿交待操作过程和目的,使患儿做好心理准备,并以沉稳的工作态度和过硬的基本功,取得患儿的信任和配合,达到治疗目的。

(三)充分理解患儿家长当孩子患病后,家长心情焦灼不安,为孩子的健康担心,为孩子的疾病和治疗痛苦而心痛。

护理人员应该理解患儿家长的心情,要耐心地给他们介绍情况,多给予安慰,争取他们的积极配合,以促使患者儿早日康复。

(四)建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在护理工作中,应注意在自己一言一行中体现职业道德品质,体现对患儿的关怀。

对于有一定理解能力的患儿要以讲道理和下面引导为主,在患儿恢复身体健康的同时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儿科护士承担着患儿与[家庭交流的桥梁角色,因此要自学地意识到责任的重大。

案例分析(P145)第三节老年病人的护理伦理一、老年护理的一般特点老年人种类疾病的发病率升高,且病情复杂,往往具有多科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程长,并发症多且恢复缓慢。

二、老年病人的护理伦理问题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因为面临着护理专业人员缺乏、医疗设备陈旧落后等问题,真正意义上的老年护理尚未形成规模与体系,并制约着老年护理的进一步发展。

很多人将老龄护理误解为保姆式的照料,认为让接受照料的老年人吃饱、穿暖、住好即可,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康复娱乐、心理需求、精神需求等深层次的需要。

这种善如果得不到有效改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就无法得到切实保障,无法实现全社会健康老龄化,从而无法全面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

三、老年护理的伦理要求(一)理解和尊重老年病人作为和病人接触最多的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尊重病人和宽容病人。

对于病人提出的各种要求和建议,应耐心细致地倾听,并认真对待,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

(二)加强心理护理护士应根据病人的主诉和不适、苦恼和日常生活的不便以及家庭社会等问题,针对病人的不同性格、心理状态和需求,积极疏导病人,并满足其合理要求,使其感到护士是可以信赖的,促使病人处于乐于接受治疗和护理所需要的最佳状态。

在护理老人时,应将治疗与心理援助、心理护理有机结合起来。

(三)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正确的判断力,能够及时雨发现老年人在各方面的细微变化和健康问题,有预见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任何因粗心、疏忽给老年人带来的不应有的损害,增加不应有的痛苦,都是不符合护理道德要求的。

(四)认真周到地护理病人护士要详细地为病人介绍病房环境与规章制度,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尽力消除噪声等刺激因素。

加强安全管理,以保证老年人的安全。

对他们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整体护理,这是老年病人护理伦理的要求。

(五)加强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促进专业人员、老人及其照顾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他们能相互理解,共同解决老人的健康问题。

(六)加强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自我护理是人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健康而进行的各种自我保护措施及活动,这是一种非职业性的医疗保护活动。

护理人员应该帮助老人培养自我护理意识,由被动接受卫生保健服务变为主动地、自觉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真正成为自己健康的责任者。

第四节精神科病人的护理伦理一、精神科病人的护理特点(一)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病人丧失了自控能力与约束能力,需进行封闭式管理——病人有反感;病人个人生活处理能力较差,基本的生理需求减弱,有时拒绝进食、服药——护理人员只能强迫其进食、进药。

病人兴奋躁动时难以管理时,可能会将其防护在床上-——会对护理人员愤怒不满而不得护患关系的建立。

由于活动受限,与外界交流少,当他们重返社会时往往不适应,并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不得病人的身心康复。

(二)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发病不清楚,但大多涉及生物、心理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

精神病人及家属出于对精神疾病的歪曲理解,以及社会对精神病人的偏见及歧视,往往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病人的诊断及病情而隐瞒真姓实名,给治疗、护理查对造成很大麻烦。

(三)护理的责任重大1.安全责任由于病人缺乏自知力及自我反省能力在护理过程中病人会表现不合作、不配合,很多事情常常需要护理人员督促或监督。

精神科病人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精神科病人在幻觉或妄想等精神病症状的支配下会发生冲动自伤、伤人或毁物等危险行为。

进化论是对病人本人还是对护理人员都存在着危险。

2.任务复杂精神科病人的意志减退或兴奋冲动等症状,常常会影响病人的一般生活能力。

他们可能不注意个人卫生,不主动食,行为异常,睡眠障碍,这些问题都需要护理人员去关注。

(四)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精神科护理涉及面广,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高,需要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良好的沟通能力等。

护理人员除了掌握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了解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二、精神理工作中的伦理问题以及伦理规范(一)热爱专业,乐于奉献(二)尊重人格,维护权利1.尊重病人不管病人的行为多么古怪,思维多么荒谬,都不应该冷淡他们。

并应受到与其他病人同样的医疗权利。

注意保护病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害。

2.知情同意精神科病人缺乏自知力,对护理过程中的知情同意不具备正确的决定能力,但不能因为其没有民事行为能力,就忽视知情同意的问题。

(三)保守秘密此是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尊重病人人格的基础上,要恪守保护性医疗原则,约不能向任何无关人员泄露病情隐私;也不能在病人面前泄露医院内部事情,不能谈论工作人员的家庭情况,或将私人地址告诉病人。

(四)恪守慎独作为一个合格的精神科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慎独”修养。

在任何情况下,都忠实于病人的健康利益,不做有损于病人健康的事,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上具有高度自觉性、一贯性和坚定性。

(五)举止端庄,作风严谨,技术求精针对异性病人特殊的护理行为时,注意应有其他人员陪同,这既是对病人的保护,也是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

如果病人在妄想及低级妄想支配下,向护理人员提出各种爱的要求,护理人员应坚决拒绝,做到耐心说服,不讽刺挖苦。

与病人交往时,态度要自然大方,举止端庄稳重。

不得认为精神病病人“糊涂”可以马虎从事,少做点,甚至做错,也可以隐瞒真情不报,这是错误的想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