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不同时期北京人对SARS的应对行为_认知评价和情绪状态的变化
不同时期北京人对SARS的应对行为_认知评价和情绪状态的变化
【Abstract】 Objective : To explore the change of the behaviour , cognition and emotion of the public in Beijing dur2 ing different prevalence of SARS1Method :“Questionnaire on SARS”was designed by authors1 Through e - mails or web2 sites , 473 valid copies were collected in Beijing1 Result : Facing with SARS , the public in Beijing faced high pressure from the environment1 They concerned with the information on SARS very much , and adopted more self - protection behaviours , such as wearing masks , paying more attention on personal hygiene1 Some people also showed irrational behaviours , such as storing cashes and food , taking the temperature too much times within one day and so on1 As for the cognition , people thought they should adjust themselves psychologically in order to overcome SARS related problems without being panic1 When the SARS cases increasing ,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stricture made people feel more nervous , panic , helpless , angry and pes2 simistic , as well as less excited , calm and numb1 The cognition , behaviour and the emotion of Beijing’s public varied along with the situation in Beijing and in China1
此项研 究 主 要 考 察 ( 1) - ( 5) 方 面 的 情 况 , (6) 和 (7) 两方面的结果将另外撰文讨论 。
使用电子邮件发放问卷以及网页填写问卷的方式 进行不记名施测 , 测查从 4 月 22 日开始 , 到 6 月 9 日 (写稿日期) 为止共持续了 7 周 49 天 。使用 SPSS for windows 101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
《关于非典型肺炎 ( SARS) 的调查问卷》分为 3 部分 , 包括 67 道题目 , 第一部分包括 8 道题 , 考察 人们对非典型肺炎及其信息的了解和关注程度以及环 境压力 , 其中第 1 、4 题为多选题 , 其他为单选题 ; 第二部分包括 56 道题 , 考察人们面对非典型肺炎的 行为 、认知和情绪状况 , 均为单选题 ; 第三部分包括 3 道题 , 了解人们填问卷之时的情绪体验以及他们希 望得到的信息内容和其他帮助 , 均为开放性问题 。具 体而言 , 问卷考察了 7 个方面的内容 :
(1) 对非典型肺炎及其信息的了解和关注程度 ; (2) 环境压力 ; (3) 人们对非典型肺炎的认知 ; (4) 人们面对非典型肺炎时的行为 ; (5) 当非典型肺炎出 现在不同地点时人们的情绪反应 ; (6) 人们填写问卷 时对非典型肺炎的情绪感受 ; (7) 人们所需要的其他 信息以及帮助 。
结果
一 1 总体状况 11 对信息的了解与关注情况 : 5610 %的人认为自 己比较了解非典型肺炎的症状 、治疗和预防方法 ; 有 1812 %的人认为自己非常了解 。同时 , 5612 %的人认 为自己获取的疫情信息是比较清晰或非常清晰的 , 但 也有 2319 %的人表示说不清 。对于非典的相关信息 , 7716 %的人表示比较关心和非常关心 。 21 环境压力 : 在调查的 473 人中 , 其所在的社 区Π学校Π公司中已有确诊病例和隔离人员的共 195 人 , 占 4112 % ; 已 有 疑 似 隔 离 病 例 的 有 108 人 , 占 2218 % ; 已有发热病例 , 但未被隔离或就诊的有 8 人 , 占 117 %。以上情况都没有的占 3218 %。 4716 %的人认为周围人戴口罩的比例介于 40 % 80 %之间 , 超过 80 %的占 1810 %。最近亲友提醒注
【关键词】 精神卫生学 传染性 非典型肺炎 (SARS) 断面调查 行为 认知 情绪 北京
Behaviour , Cognition and Emotion of the Public in Beijing towards SARS
QIAN Mingyi , YE Dongmei , DONG Wei et al1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 Peking University , Beijing , 100871
谨以此专栏 , 表达我们对曾经战斗在 “非典”一线的医务人员的敬意 !
·论文·
不同时期北京人对 SARS 的应对行为 、 认知评价和情绪状态的变化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100871) 钱铭怡 叶冬梅 董 葳 黄 峥 张黎黎 刘兴华 章晓云 张哲宇 钟 杰 王慈欣 聂 晶
【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SARS cross - sectional studies behaviour cognition emotion Beijing’s
public
自从 2002 年 11 月份在广东佛山出现第一例非典 型肺炎 (SARS) 患者以来 , 非典型肺炎以很快的速 度波及到了很多城市 。2003 年 2 月广州进入疫情高 发期 , 香港和北京也相继在 3 月和 4 月底 5 月初成为 疫情的重灾区 , 其他 26 个省市自治区也输入了非典
患者 。截止到 6 月 10 日为止 , 全国已经出现了 4294 人出 院 , 343 人死亡 。非典型肺炎在一段时间之内迅速进 入了每个人的生活 , 并对正常的工作 、学习和生活产 生了影响 ; 政府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 将抗击非典作
对象与方法
对象 本研究回收到北京人群的有效问卷共 473 份 , 其中有男性 228 人 , 占 4812 % , 女性 245 人 , 占 5118 %。被试的年龄在 16 岁 - 56 岁之间 , 平均年龄 为 26 岁 ; 其中 , 19 岁以下的有 30 人 , 占 613 % ; 20 - 29 岁的有 345 人 , 占 7219 % ; 30 - 39 岁的有 71 人 , 占 1510 % ; 40 - 49 岁的有 17 人 , 占 316 % ; 50 岁以上的有 5 人 , 占 111 % ; 不详 5 人 , 占 111 %。在 所有被试中 , 学生有 269 人 , 占 5619 % ; 公司职员有 94 人 , 占 1919 % ; 教师有 25 人 , 占 513 % ; 记 者 、 编辑有 22 人 , 占 417 % ; 其他人员 63 人 , 占 1312 %。 高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有 14 人 , 占 310 % ; 大学本科 的有 291 人 , 占 6115 % ; 硕士研究生有 141 人 , 占 2918 % ; 博士有 27 人 , 占 517 %。
助 。由临床心理学教研室的教师和心理学系三 、四年 级本科生 、研究生共 11 人组成调查问卷编制小组 , 编制 出 《关 于 非 典 型 肺 炎 ( SARS) 的 调 查 问 卷》。 (2) 编制小组对调查问卷的初稿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 增删 、修改了题目 , 并将选项进行了统一 。(3) 根据 初稿和讨论的结果 , 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 , 最后定 稿。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年 第 17 卷 第 8 期
515
编者按 : 今年 4 - 6 月 , SAR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肆虐北京 。政府倾力组 织 , 医务人员奋力抗击 , 广大市民积极配合 , 为开国以来所少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也主动发挥专业期刊 的作用 , 及时组稿 , 于是就有了这个专栏 。由于 SARS 对我们来说是突发事件 , 加之成文于特殊时期 , 本专栏 的文章在研究设计 、实施上可能有不少缺欠 , 还望读者谅解 。
方法 采用自编《关于非典型肺炎 ( SARS) 的 调查问卷》
编制程序 : (1) 首先确定要调查的 7 个方面 , 分 别为 : 对非典型肺炎及其信息的了解和关注程度 、环 境压力 、对非典型肺炎的认知 、面对非典型肺炎时的 理性和非理性行为 、当非典型肺炎出现在不同城市时 人们的情绪 、人群填问卷时的情绪 、人群需要的帮
516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年 第 17 卷 第 8 期
为压倒一切性的工作 。 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 , 主要由近距离
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 , 世界卫生 组织 (WHO) 将其命名为 SARS , 即 Severe Acute Res2 piratory Syndromes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人们对 非典型肺炎的这种全新的病毒的病因 、治疗和有效预 防的了解甚少 , 非典型肺炎 ( SARS) 对整个人类社 会来讲是一场灾难 , 对于每个人都是一种应激 。整个 人群陷入了一种紧张 、焦虑的状态 。对情绪和行为失 去控制的感觉和认知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担心 。对于那 些情绪不稳定 、暗示性强 、神经质素质的人 , 他们的 情绪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环境压力的影响 下 , 面对应激情境 , 人们为了处理被自己评价为超过 自己能力控制的特定内外情境 , 做出不断变化的认知 和行为努力 , 从而减少压力或伤害 。本研究采用自行 编制的《关于非典型肺炎 ( SARS) 的调查问卷》, 对 北京人面对非典型肺炎时的行为 、认知 、情绪以及环 境压力进行调查 , 并探讨随着疫情发展人们的行为 、 认知和情绪的变化规律 ; 以了解人们面对非典型肺炎 这一应激事件时的反应 , 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其他应激 事件的处理在信息提供 、认知和行为指导以及情绪安 抚上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