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管理纲要

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管理纲要

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管理纲要2005年3月2日重新修订为维护我省高速公路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进一步提高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水平,高质量地完成我省规划的“三纵四横”高速公路剩余路段的建设任务,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省交通厅、省高指重新组织修订了《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管理纲要》,作为我省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各级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质量监督机构以及全省高速公路建设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在我省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应严格贯彻执行。

一、质量目标(一)质量控制总目标为:以“一流的材料、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工艺、一流的管理”四个一流为准则,创国内一流水平。

所有高速公路项目工程实体质量安全可靠、经久耐用,功能上以人为本、方便使用,外观质量上与生态景观协调统一。

(二)交工验收阶段大于90分的单位工程所占的比例不低于85%;合同段和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评分大于90分。

(三)竣工验收阶段1、合同段中单位工程的优良率不低于85%;合同段和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鉴定得分大于等于90分,等级优良。

2、合同段和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评定得分大于等于90分,等级优良。

二、职责与分工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按照省政府明确的“四统三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质量、统一运营,分段筹资、分段建设、分段收益)的原则实施,即高速公路建设以设区市为主组建省市合作项目公司,作为项目法人全面履行建设管理职责;设区市政府设立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承担领导、协调本市境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及建设环境保障工作;省高指作为省政府的专设机构,代表省交通厅行使高速公路行业主管部门建设管理职责,履行“监督、指导、协调、服务”的职责。

(一)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负管理责任。

建设单位应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根据项目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合理划分标段、合理确定工期、合理确定控制价;通过项目招投标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及时申请施工许可,依照有关公路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规范和合同文件,组织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建立质量管理制度,落实质量岗位责任制;订立严密的合同条款,明确从业各方的工程质量责任和相应的违约处罚规定,严格合同管理;接受质监机构对其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检查;开工前应组织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施工中应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并督促整改,完工后应及时组织交工验收,并作好竣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项目档案。

(二)勘察设计单位(下称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对工程勘察设计质量负责。

设计单位应建立健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设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完整的设计文件的编制、复核、审核、会签和批准制度,明确各阶段各专业的责任人;设计文件的编制应该符合有关公路工程建设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合同的要求;设计文件的深度应满足相应设计阶段的有关规定要求,设计依据的基本资料(含外业勘察、料场调查等)应完整、准确、可靠,设计计算成果可靠,并符合结构安全要求;设计文件应符合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环保的要求;设计选用的材料、配件和设备,应当注明其性能及技术标准,其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但不得指定生产厂或供应商;应按合同规定按时提供设计文件,开工前做好设计文件的交底工作,施工阶段派驻合格的设计代表,及时解决设计的有关问题,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提出评价意见。

(三)施工单位(含总承包单位)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负责。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和完善岗位质量责任及考核办法,层层落实质量责任制;主动接受质监机构和其他有权部门对其资质、质量保证体系及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依据有关公路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规定,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施工合同和标准化施工要求组织施工;建立工地试验室,保证试验数据、原始记录等各种内业资料的真实可靠;不得违规分包,严禁转包;工程发生质量事故,应按规定向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报告,并保护现场接受调查,做好事故处理;交(竣)工后应按规定向建设单位提交完整的档案资料。

(四)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负现场管理责任。

监理单位应根据监理合同约定,向工地现场及时派驻相应的监理机构、人员和设备;监理单位应严格执行有关公路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接受质监机构和其他有权部门对其监理资格、监理质量控制体系及监理工作质量的监督检查;严格履行监理合同,按规定频率开展独立平行试验,并监督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实施;监理单位应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审批特殊技术措施和特殊工艺;提出或审查设计变更;进行工程质量检测,组织工程交工核验评定,参加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和工程验收。

(五)科研、试验检测单位科研、试验检测单位对所提供的试验检测结果负责。

科研、试验检测单位应当具备相应资质,及时有效地提供服务;所提供的技术、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公正;未经建设单位许可,不得违反合同私自向第三方提供本项目或本合同下的有关各种技术、数据、资料。

(六)材料、设备供应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对所供应的材料设备及服务质量负责,并承担连带的工程质量责任。

材料、设备供应单位所供应的材料设备,应当符合有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符合设计对材料、设备的要求,确保供货时间,做好售后服务;由建设单位按合同规定指定采购的材料和设备,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按规定进行检查,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施工单位有权拒绝使用,检验意见不一致时,由质监机构仲裁;在材料、设备的采购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质量标准,按照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进行。

(七)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省交通质监机构对工程质量负监督责任,并对监督工作质量负责。

省交通质监站受省交通厅委托代表政府对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实施强制性的监督管理;质监机构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监督工作机制,完善监督手段,增强质量监督的公正性、权威性和有效性;负责检查、监督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负责监督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在资质允许范围内从事项目建设的质量工作;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中检;参加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必要时对工程质量事故进行裁决;质监机构应具有相应的监督、检测条件和能力,根据需要,可以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试验检测单位,对工程项目进行检测。

(八)省、市高指省高指在省政府的领导下,代表省交通厅行使全省高速公路行业主管部门建设管理职责,履行“监督、指导、协调、服务”的责权,对工程质量负行业监督管理责任。

市高指领导协调本市境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及建设环境保障工作,应监督本市境内高速公路项目的执行实施,检查落实项目质量、工期、造价、安全、廉政等建设目标,负责为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负责协调地市相关单位提供优质服务,负责协调建设单位或自行组织做好项目用地的征迁补偿安置工作。

市高指对工程质量负直接监督管理责任。

三、质量控制要点应严格按省高指编制的《福建省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标准化指南》、《福建省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标准化指南》、《福建省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标准化指南》及《福建省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标准化指南》的要求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施工中的过程控制,防止质量通病和质量隐患的发生,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中的控制要点摘要如下:(一)路基土石方工程1、要严格控制路基填筑的压实度。

应按《指南》的有关要求,配备必要的冲击式压路机和小型夯实机具,确保填方的厚度及压实度得以有效控制。

尤其应重视填挖交界处台阶的处理及压实、桥台台背及涵背的回填与压实,必要时应采用小型夯实机具进行压实。

2、要严格控制软基的沉降速率。

软基堆载预压应按《指南》中的要求设置必要的沉降和稳定观测点,及时将预压荷载填筑到位,保证必要的预压时间,沉降速率满足要求方能卸载。

3、要高度重视挖方路堑路床的处理。

土方路堑的路床应进行必要的重填或换填与碾压,石方路堑必须用石渣或碎石回填,严禁用土回填找平。

要重视渗沟的设置并保证其畅通,尤其是渗沟出口的施工质量。

4、石质边坡的开挖必须采用光面爆破。

石质边坡的开挖严禁采用平孔爆破的方式施工,竖孔的间距不能太大,装药量应适中,炮眼残留率应在85%以上。

5、做好取弃土场的绿化工作,防止水土流失。

(二)排水及防护工程1、应注意路基施工过程中临时排水及永久性排水系统的及时施作。

上边坡开挖前应先做好截水沟,路基填筑过程应做好临时路拱及排水沟等,防止路基积水和造成边坡冲刷及水土流失,并应注意排水系统与自然水系的衔接。

2、及时做好边坡的防护。

上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必须开挖一级防护一级,严禁上边坡开挖后长期裸露。

采用预应力锚索或锚杆防护的应及时施作预应力,上一级防护的预应力张拉后才能开挖下一级。

3、保证砌体防护工程的质量。

应保证砌体中砂浆的强度和饱满程度,并应及时洒水养生。

砌石挡土墙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三)路面工程1、严把路面备料的质量关。

应做好堆料场的硬化及分隔,碎石的备料应分规格堆放,沥青碎石的备料必须配置有效的清洗及除尘设备以保证碎石的洁净,严格控制碎石中风化石及针片状的含量。

2、水稳层施工的及时养生。

做好水稳层施工的覆盖养生工作,在养生期间不得开放交通,上基层养生结束后应及时洒布透层油以防表面松散或污染。

3、严把沥青路面配合比的三阶段设计关。

应按《指南》中的要求做好三阶段设计工作,即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试验路铺筑。

每阶段均必须达到既定的目标,资料齐全完整,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要求,为沥青路面的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4、沥青路面的配合比控制。

沥青路面级配及用油量的有效控制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应作为沥青路面施工过程控制的重点,严格按规范要求的频率对配合比进行抽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必要时按《指南》的要求进行返工处理。

5、防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

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防止混合料的温度离析,如使用大吨位、加蓬布的运料车;在装料及摊铺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集料的离析等。

6、控制好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及空隙率。

沥青路面的压实度及空隙率是路面耐久性的关键指标,应强调施工中的程序控制,保证必要的压实温度及压实遍数。

当施工质量稳定时,其取芯检验可采用《指南》中的动态控制法以减少钻孔对沥青路面的影响。

7、始终保持工作面的清洁。

无论是基层或面层的施工,其工作面不得存在任何影响层间粘结力的污染。

施工及监理人员必须在施工前一天做好工作面的验收工作,否则将按《指南》的规定进行返工。

(四)桥梁工程1、确保桩基质量。

钻孔桩施工应确保泥浆的质量和应有的水头,不得以增加泥浆密度代替水头高度,防止泥皮过厚影响桩的摩擦力;应认真核查桩基的地质情况,防止桩尖落在孤石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