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肺移植的现状及术后处理

肺移植的现状及术后处理

赛尼哌:WBC受体抗体;IL-II抗体; 长期方案:FK506,2~3mg/bid;
强的松,5mg/qd; 还有骁释,环孢素A等。 术前方案:强的松,30mg; 硫唑嘌呤,50mg.
肺移植术后的处理:呼吸及营养支持
呼吸机的应用:尽可能早撤机。 营养注意热量够且出入量要平衡,负平衡对减
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 FEV1 < 30%
静息状态下: pO2 < 55 mmHg
高二氧化碳血症
需要插管上呼吸机的次数 越来越频密
多选双肺移植
与肺气肿相当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平均只 在给予足量的前列环素或
有2.8年,而先天性心脏病、 等量的血管扩张剂后NYHA
门脉高压、混合性结缔组 织病和HIV相关肺动脉高压
Who?
绝对禁忌症
急性病或一般状况不稳定 恶液质 未曾治愈的恶性肿瘤 HIV 感染 存在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仍未戒烟者 精神问题 吸毒或酗酒 不配合治疗者 不能耐受移植术后治疗者
Who?
相对禁忌症
机械通气
高血压
糖尿病
控制不佳者
控制不佳者 (Hgb A1C > 7.0-7.5%) > 2 药物治疗
新的发展 2002 年以来,全国至少18多家医院,总例数接近200多例,其中50 %~60 %左右的患者术后存活。
规范化管理 2007年,我国卫生部临床肺移植手术准入资格开展了认证工作。
适应证:病种和时机
肺气肿
COPD α-抗胰蛋白酶缺乏
特发性肺纤维化 肺囊性纤维化
肺移植的手术时机与现状
广州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肺移植中心
韦兵
肺移植:历史和现状
国外肺移植发展
1950年,美国Buffalo大学医学院首先尝试犬肺移植获得成功。 1963年,在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的James Hardy施行了首例人类肺
移植,但术后第18天死于肾功能衰竭。 1963年至1974年, 36例患者接受了肺移植手术,但只有2例术后
轻早期肺水肿很重要。 当口服抗排药物时,注意与抗排药物的冲突。
肺移植术后的处理:排痰
由于术后移植肺去神经化,自主排痰能力下降。 术后纤支镜定期吸痰,同时可以观察吻合口的
变化。但切记轻柔,防继发损伤。 让患者练习自主排痰。
肺移植术后的处理:胸管及各种有创监 测的去除
胸液量对肺排斥反应有一定反应。
双肺支气管扩张
肺动脉高压
Hale Waihona Puke 其它 矽肺 肺结核双侧毁损肺 肺淋巴管肌瘤病 肺泡细胞癌 肺结节病 肺含铁血黄素病
肺囊性纤维化 特发性纤维化
ISHLT,2008
COPD α-抗胰蛋白酶缺乏
肺动脉高压
Who? 受体的一般要求
终末期肺疾病 未合并恶性疾病 年龄: < 70岁 预期寿命< 2年 没有危及肺移植的内科、外科或精神方面的问题
单肺:简单,老年人多用
双肺:年轻人多用,双肺 病变多用
术后生存率
5年:65% 10年:28%
中位生存时间3~5年
VC or TLC < 60% 静息状态下低氧血症 肺动脉高压 积极内科治疗疾病仍进展
多选单肺移植
术前等待时死亡率较高, 术后1年79%,5年39%
FEV1 20%~30%:2年生存 率为52%;小于20%时仅 有38%.
评分Ⅲ级或Ⅳ级
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7%、 平均肺动脉压力 > 50
64%、37%、21%。
mmHg
心脏指数(CI) < 2.5 L/min/m2
单肺,双肺,心肺都可
单肺移植与双肺移植术后1 年的生存率几乎相同 (65%)
心肺联合移植术后1年的生 存率为 55%
术后处理:重点在ICU
肺移植术后的处理:防感染治疗
时间就是生命
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
手术前的 QOL 手术后的 QOL
两个考虑
活得长 活得好
常见病种 肺气肿
特发性肺纤维化 肺囊性纤维化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生存率
FEV1<30%的3年生存率 60%左右
受体选择标准
单双肺移植的选择
1 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 FEV1 < 25% 2 静息状态下: pO2 < 55 60 mmHg 3 高二氧化碳血症 PCO2 > 50 mmHg 4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
有创监测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尽早去除, 可以让患者尽早开始锻炼,且防感染 发生。
无创心电监测对观察病情重要。
肺移植术后的处理:其他处理
肺脱水、肺保护。 体能锻练。 患者心理护理。 器官保护。 从重症病房转入普通病房的时机及注意事项。 出院后抗排药的应用及监测。 术后随访。
ISHLT,2008
国内肺移植发展
首次尝试: 1979年,北京结核病研究所辛育龄教授
首次成功: 1995年2月,北京安贞医院,左单肺移植。
首例成功的双肺移植 1998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双侧序贯式肺移植
第一次高潮 1994 年至1998 年间,全国出现了开展临床肺移植手术的,总共 开展了近20 例肺移植,但只有上述之2例手术获得长期存活。
脏器损害严重者
冠心病 or 左心功能不全
骨质疏松
肥胖 (> 120%-130% IBW)
易导致骨折
全身性疾病, 例如结缔组织病
口服激素后症状加重
When?
何时开展手术
不能太早 太早则削弱移植带来的生存优势
但也不能太迟 等候期间死亡 手术后的并发症增多
细菌类:常选用特治星,其对革兰氏阳性、阴 性及厌气菌均有效,且抗“绿”治“酶”。
真菌类:南方多见真菌感染,可能与空气温度 大有关。
病毒类:CMV….
肺移植术后的处理:抗排拆治疗
诱导方案: ALG 和ATG :100mg+100ml NS iv,连用10天;
甲强龙针:总量3g,术中开放肺血供时1g,1 rd 0.5g,2rd 0.5g,3 rd 0.25g, 4 rd 0.75g.
生存超过1月。 1980年代 – 里程碑式的抗排斥药物环孢霉素A问世。 1981年心肺移植首次获得成功。 1983年,加拿大多伦多肺移植组为终末期肺纤维化患者施行右肺
移植获得成功,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的临床肺移植 1986年整体双肺移植取得成功 1989年出现序贯式的双肺移植。
目前在欧美国家,肺移植已经是成熟可靠的技术,也 是唯一能有效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技术,开展的例数逐年 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