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医学影像检查评分标准

2017医学影像检查评分标准

3、24小时开展急诊影像检查(4分)
X线、CT检查未24小时开放,不得分
三、专业人员的资质符合相关规定(20分)
1、专业人员资质(10分)
抽查从业人员的相关证件,无专业执业资格证书,每人-0.5分;无专业工作证、上岗证、防护培训证,每人每件-0.5分
2、落实专业人员健康管理与培训制度(10分)
无放射人工作员健康档案、无放射人员休假制度、无放射人工作员个人剂量监测记录、无教育培训档案,每人每项-0.5分
无《放射诊疗许可证》不得分,未及时(校验)备案-1分。
3、设备检验备案合格(10分)
抽检查医学影像设备当年检测与射线剂量检验合格备案材料,无每台设备-2分。
4、建立辐射安全委员会或辐射防护领导小组和岗位职责(3分)
未配备管理人员-1分,无职责-1分。
二、人员配置及其设备、设施符合医院功能任务要求,能够满足临床需要(16分)
无临床随访制度与执行纪录,不得分,记录不完整-1分
无影像检查报告审核制度,不得分
4、医学影像检查相关制度(4分)
无缩短各种等候和各项检查预约、报告的相关制度规定,每项-1分
大型医疗影像设备检查阳性率≥70%,不符合-2分
大型医疗影像设备检查项目自检查结束到出具检查结果的时间≤48小时,不符合-2分
影像常规检查自检查结束到出具检查结果的时间≤30分钟,每项不符合-1分。
无保证医疗安全,患者核对制度,未使用2种以上(含2种)核对方式,-2分。
五、防护安全(10分)
1防护制度(4分)
检查室内无患者和陪护家属的专用防护用品,每个房间-1分;不使用防护用品,每例-0.5分。
2床边摄影(4分)
无病人的防护,每例-0.5分。
3射线防护(2分)
无个人佩带剂量监测笔并计量表,每人-0.5分。
1、专业设备的设置与设备的防护设计使用情况(6分)
实地检查设备的使用环境与使用维修保养纪录,房间结构防护不达标-1分。无设备的维修保养纪录,每件-1分。
2、人员配制符合相关要求,具备中级以上专业医师和技师(6分)
二级无中级以上的专业医师与技师,分别-1分。
三级无副高以上的专业医师与中级技师,分别-1分。
有无购进医疗设备、医疗器械、试剂发票,且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2分)
强制鉴定的计量类设备是否有计量报告,是否在有效期(2分)
是否使用未经相关部门(CFDA)认证的医疗设备(2分)
有无消毒供应室相关洗消设备,高压灭菌设备无响应部门颁发的合格使用证书,及操作人员上岗证;(水处理设备、气泵、清洗槽、烘干、高压灭菌设备、消毒物品包装设备)(4分)
七、就医环境(5分)
相关明示、宣传、个人隐私保护
无就诊流程,无患者防护须知,无检查注意事项,检查室内无更衣区,辐射安全指示灯未使用,一项不达标-1分。
被检单位签字:检查人员签字:
六、设备维护保养情况(20)
医疗器械的校验记录
是否有购进、使用未备案的第一类医疗器械,或者从未备案的经营企业购进第二类医疗器械(4分)
贮存医疗器械的场所、设施及条件与医疗器械品种、数量是否能匹配;是否有未按照贮存条件、医疗器械有效期限等要求对贮存的医疗器械进行定期检查并记录(3分)
医疗器械注册证过期,与正在使用的医疗器械、试剂资质不符(3分)
四、相关规章制度(10分)
1、安全管理制度(2分)
无影像设备使用安全的相关措施,不得分
无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不得分
2、岗位职责与质量控制(2分)
无影像科各级人员岗位职责,不得分
无影像质量控制制度与纪录,不得分,记录不完整-1分
3、报告相关制度(2分)
无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不得分,讨论记录有缺陷-1分;
2017年(上半年)户县卫计局医学影像检查评分标准(县级)
被检单位:______总分:______
考核内容
考评评价标准
考评方法
扣分理由
得分
一、医疗机构贯彻落实各项法律法规,依法取得相关许可证(19分)
1、严格按照疗科目执业
查看《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超范围执业单项否决。
2、放射诊疗设备获得主管部门许可(6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