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野菜
八、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九、延伸阅读
王尧《“最后一个中国古典抒情诗人”— —再论汪曾祺散文》 “我曾经以《换一个角度读汪曾祺》为 题初论汪曾祺散文,后来再读汪氏散文 有意犹未尽之感……”
三、作者生平
汪曾祺(192O1997),我国现代作 家,江苏高邮人。
在西南联大上学期间听沈从文的课 我写了一篇小说(内容 早已忘记干净),有许 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 写 得美一点,有诗意, 有哲理。沈先生说: “你这不是对话,是两 个聪明脑壳打架。”从 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 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 要尽量写得朴素。 不要 哲理,不要诗意。这样 才真实。
3. 课文难点讨论
比较“莼菜”和其他各篇在内容上有何 不同之处。
4. 相关评论 王尧《“最后一个中国古典抒情诗人”— —再论汪曾祺散文》 王凤玲《自觉· 厚度· 张力——论汪曾祺 散文话语形式》 卞永清《平民化的汪曾祺》 鲁晓霞《汪曾祺散文的艺术个性》
六、练习
1. 选择题 下列作品不属于汪曾祺散文作品的是 ( ) A.《胡同文化》 B.《大淖记事》 C. 《故乡的野菜》 D.《翠湖心影》
四、作家作品
1. 作品概述 汪曾祺的作品深受 传统文化尤其是儒 家文化的影响,绵 延不断地传递着传 统文化的气息。
2. 重点作品 《大淖记事》 《受戒》 《故乡的野菜》 《胡同文化》
参与改编京剧《沙家浜》
五、课文讲解
1. 课文朗读
学生轻声自读课文,把握作家的总体思 路。
2. 课文分析 主要内容: 本文作家谈故乡的野菜,谈故乡野菜的 吃法。在作家的笔下,每一种野菜都联 系着家乡四季之景,凝聚着作者的人生 记忆,饱含着历史的沧桑。
五种野菜
荠菜 家乡的“上席” 做法:凉拌 抒发对家乡小吃的怀 念之情
枸杞头 写卖家人情谊
马齿苋 吃法——祖母包包子——温情脉脉的生活 养鸟人拔“马齿苋”喂画眉的趣事
莼菜 莼菜汤 四首民谣——乡土大 地的沧桑和血泪
艺术特色: 以儒家审美理想为主导,辅以庄禅哲学, 文章的内容平和。 文章表现了传统文化和习俗,语态安详、 心态从容。 作者引证大量大量的民俗学资料,将几 首民歌附录在内,富有哲理色彩。 语言简约生动、拙朴而高雅,给人们极 大的想象空间。
故乡的野菜
汪曾祺
一、教学要求
1. 把握作者写作的大体思路,体会浓郁 的乡土气息。 2. 引导学生掌握这篇散文的艺术特色。 3. 能与周作人的散文《喝茶》进行比较, 了解他们的差异。
二、学习要点
1. 仔细欣赏这篇充满乡土气息的散文 《故乡的野菜》。 2. 把握作家在《故乡的野菜》中所蕴含 的真挚情感。 3. 掌握这篇散文在艺术上的特色。
2. 填空题 汪曾祺(1920—1997), 高邮人, 中国现代作家。 著有小说集 、 、 , 散文集 ,文学评论集 , 以及 等。 本文《故乡的野菜》,选自 。
3. 简答题
说说本文在艺术上的特点。
七、研习与思考
思考:本文和周作人的《喝茶》,同样 从身边取材,一样有闲适风度,试比较 二文有何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