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的教法与学法

英语的教法与学法

浅谈英语的教法与学法
长期以来,在我国英语教学工作中,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只注重“教法”研究,总是不遗余力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则采取记忆、背诵等机械式的学习方式,结果,同样的做法并不能使所有学习者都学得好,并且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多方面发展,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空间。

大家都知道,李阳老师的疯狂英语独创的英语学习方法,多年来影响了数以亿计的英语学习者,确实能帮助许多同学提高英语。

但是,也有部分同学学习了李阳老师的学习方法,一段时间下来,英语成绩仍不理想,于是弃之而求他法。

这也说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性格差异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因此,在当今基础教育新课程(新课标)改革形势下,我们英语教师进行“教法”与“学法”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

那么,我们英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法”与“学法”的研究呢?我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多年,现将自己的观点总结如下:
一、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一)英语教师本人应该加强各方面教育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学习有关英语教与学的心理知识,研读《中小学英语教学》等报刊杂志,提高教学理论水平。

(二)在加强自我学习的基础上,英语教师应积极参加再教育
学习,接受再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进行知识更新,甚至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不能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更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

(三)教师可以到校外观摩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亲身体验、灵活使用教学资源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技能。

(四)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多开展教研教改活动,经常进行听课、讲课、评课工作,与同事们进行交流,从而促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教研水平。

二、教师应注重英语教法、学法研究与改革
(一)在讲授课文时注意导入。

我在讲授课文时注意采用导入的方法。

导入就是以老师为主导,将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主题句以活动、问话的形式通过warm-up activity展示给同学们,为正式的课文学习作准备。

比如在《christmas》这一课中,我结合课文的插图(圣诞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景: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at holiday does it often appear to celebrate?当学生给出了christmas day这个答案时,我又引出一句问句: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china? how do you celebrate it?当学生饶有兴致地列举出各地春节的庆祝仪式后,我又话锋一转把学生引入正题: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 in europe countries? do you know what they usually do to celebrate it?这样,学生在
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扫除了文中的一些语言障碍,又为课文的理解打下了伏笔,同时学生还会为了验证自己的答案而对后来的课文学习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

(二)选择性精讲在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课文教学见什么讲什么,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导致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思考。

我在处理比较简单的课文时,我不再通讲全文,而是采取让同学提问的方式,比如我给学生一定时间浏览全文并找出总是,让其他同学讨论并解答,学生们就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信和乐趣。

课堂上进行选择性精讲时,我特别注意对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学生一看就会、一点就通的知识我尽量少讲,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学会体会和总结。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我这样做的目的正是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学习技巧完成自
己终身学习的目标。

(三)通过听说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学完一篇课文后,老师可设计出一些问题或者“true or false”让学生回答,以此来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比如在学完《computer》这篇课文后,我问学生:do you think computer can take the place of human being in the future? what’s the writer’s opinion about it?这不仅可考察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让学生结合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调动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还可组织学生分析主题句,归纳大意,
如:“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并且表达出来。

这些方法避免了传统评价体系的单一性,突出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中学英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达到能用英语流利地进行语言交流的目的。

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英语教师不但要从“听、说、读、写、译”诸方面认真进行教法研究,还应该注重“五种能力”并重培养过程中的学法研究。

①努力创设“听”的语言环境;②强化“说”的训练功能;③培养“读”的准确能力;④培养“写作”能力;⑤学会“译”的准确无误。

教师在教学中研究每单元、每课时的教学方法时,同时要研究与之相应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必须严谨、科学、认真、细致,然后才能展开教学。

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学习方法的改进,好的学习方法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提高,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教师的教法研究和学法研究以及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从备课、上课到作业布置、测试,都要尽量处理好教学内容,使学生容易接受,优化知识。

教师进行教法学法研究应该注意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不但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研、教学水平,更要让学生在获得学法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


师应该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效果,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积累经验,促进更深入的教法研究和学法研究。

进行教法研究和学法研究,是21世纪英语教师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任重而道远。

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积极参与,努力使自己的教学不再僵化,不再机械化,而是走向互动、开放和创新的新局面,使自己成为真正的知识传播者和学习方法的给予者,成为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

总而言之,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长久的工程。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外,我认为改革英语考试制度、改革教学体制、建设语言环境等方面的配套系列改革的思考都是迫在眉睫的课题,这需要我们每个同行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探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