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摘要】近年来,中学语文后进生比例逐步扩大,给学生和社会带来许多不利因素。
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语文教师通过优化语文后进生转化的外部,内
部环境,为后进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借用各种活动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等多
种措施,使帮教和转化达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1)03-035-01
在当今社会中,中学生留级或辍学的频率很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其成绩不
理想所致。
因此,转化后进生就成为教学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教师要爱学生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
作为教师得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更要爱自己的
学生。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更要尊重他们,给其关心、理解和宽容。
实践表明,教师只要把爱的情感倾注到后进生身上,就
会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共振,行动上的回报。
二、对后进生进行实际调查
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社会的不良影响
和学校教育的失当。
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状况和行为特征,可以将后进生划分为多
种类型,但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后进生生都具有二个共同的特征--转化过程中的反
复性和思想认识的幼稚性;前者表现为在不良因素影响下,故态复萌,不断地重
复犯同样的错误,后者表现为心智发展不成熟,缺少起码的别是非能力,缺少起
码的纪委观念。
一个人的不良行为经过多次重复,已形成欲求与行为之间稳固的神经联系,
表现出一定的深度和稳固程序。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如果你不理解后
进生这一特点,表现出不应有的因惑和急躁,只想"毕其功于一役,"最后必然"欲
速则不达"。
后进生一旦出现这种反复,作为班主任应冷静对待,深入调查,迅速弄清原因,从反复中寻找积极因素,耐心教育。
反复一次,教育一次,常抓不懈,必能
奏效。
有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对于后进生来说,我们做好了调查工作,有
助于教师工作,接下来就是与其个别谈心,找出突破口,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
教育,促进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三、为后进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后进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转化后进生的外因。
人人帮助他们,人人关
心他们。
优等生与他们结对子,让后进生体会到一种集体的温暖。
这样就使他们
处在一个团结向上、勤奋好学的集体中,使他们在比、学、赶、帮的良好环境中
共同进步。
四、借用各种活动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好胜心强,兴趣广泛,对未知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猜疑心,常抱有试一试的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观察,引导学生探索知识
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着创造的空间,在胸中燃起求知和创造的欲望。
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促使后进生转化,仅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还应该掌握转化工作的艺术。
这
里着重谈谈转化工作艺术之一----赞扬的艺术。
赞扬是转化后进生的"金钥匙",在
运用的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实事求是;(二)要真心实意;(三)要不失良机;(四)要注意方式;(五)要与批评相结合。
后进生的心理
特征和发展水平是千差万别的。
所以,目标也就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首先要加
强后进生的纪律观念,增强后进生辨别是非能力。
让他们明确什么是真善美,什
么是假丑恶;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总要受
各种约束。
其次,在学习方面提现要求,如:上课认真听讲,能独立完成作业,
消灭不及格现象。
再要求他们能力争优良成绩,敢于跟不良现象作斗争,为班集
体作贡献。
教师的教学应在使学生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掌
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根据后进生缺少正确学习方法的特点,精心设计
他们能够接受的方法和教学形式。
特别抓好三个环节:课前抓好补缺和铺垫;课
上抓好训练和反馈;课后加强辅导。
六、注重培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根据
后进生原有的基础,在转化过程中要着重发展他们的智力。
特别要培养他们的观
察力、分析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师要善于让他们在学知识中长智慧,在转化
中发展思维。
七、反溃及时
及时反馈是转化后进生的必要环节。
而这一环节在实际实施起来是很艰难的。
我们要学会等待,不能急于求成。
在这过程中,教师既要发现他们的每一点微小
进步又要善于通过观察他们课堂的情绪、发言、作业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知识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矫正。
八、加强巩固
在转化后进生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反复抓,抓反复的原则,以课堂为主,
课外为辅,鼓励后进生发言、板演,启发他们质疑、答疑。
还要加强课间巡视,
个别辅导,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
让后进生对学习不再有怕的感觉,在不断复习、巩固中信心百倍。
综上所述,常抓不懈,又目标适度,最终促成了后进生转化。
皮格马利翁是
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由于他十分钟情于自已创造的一座少女雕像,常
常情不自禁地把她当成真人,天长日久,斗转星移,这座雕像最终获得了生命。
在人的教育中也同样的现象,教育学家称之为"皮格马利翁现象"。
作为一个教育
工作者,我们应坚信"世无朽木可雕",以一颗爱心钟情于后进生,运用赞扬的艺术,常抓不懈,又目标适度,让所有的后进生都"获得生命"。
我们要对后进生必
须多一点关心,少一点指责;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偏爱,少一点冷漠;多拿出一点时间和精力,与后进生交流和沟通,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这样才
能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