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学习报告
护士在癌症症状管理中的作用 癌症晚期患者压疮护理
老年患者之安宁疗护 肿瘤姑息治疗科患者的护理
徐 波 安宁疗护专业组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 郭 彤安宁疗护专业学组专家、卫计委中日医院科护士长
郭欣颖 安宁疗护专业学组专家、北京协和医学院老年病房护士长 黄 喆 安宁疗护专业学组专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姑息治疗科护
常见老年综合征
跌倒 抑郁 谵妄 尿失禁 疼痛 晕厥 帕金森 痴呆 多重用药 睡眠障碍
“照护”与“护理”概念辨析
照护
• 涵义更为丰富 • 包含专业护理、家庭
照顾、社会支持等
护理
• 偏专业化
• 专业色彩较浓
传统的家庭照护功能减弱
4-2-1 家庭结构,一 对夫妇要赡养至少 四位老人 空巢家庭增多 传统的“家庭养老 模式”在崩溃
急性医疗护理 02
生病时 在医院或诊所所提供的诊断、 治疗和护理
老年照护模式
米老鼠式
急性医疗护理
长期照护
健康老年人 主要为生活照料, 偶尔需要急性护 理及长期照护服
生活照料
务
老年照护模式
自行车式
糖尿病)
患病老年人(如高血压、
不但需要生活照料,也 需要门诊、住院等急诊 医疗,甚至部分患病老
制定以在她们不能决策的时候为医疗决策 提供方向
内容:决策代理人对治疗照顾的意愿 形式:生前预嘱、医疗委托书、五个愿望
了解患者的愿望
愿望排序:解除症状?原发病治疗?延长
生命?
是否希望知情?
指定谁是医疗代理人?
想要或不想要哪种治疗?
姑息护理的模式
独立机构
综合医院附设专科病房
居家照护模式
有价值的出院计划
评估
A
•与 疾 病 健 康 状 况相关的学习能 力; •自理能力; •主 要 照 顾 者 的 照护能力
计划 实施
B
•拟 定 持 续 性 照 护计划; •为 患 者 确 定 合 适的接管场所 (家庭或其他长 照机构)
转介
C
•患 者 资 料 的 交 班; •根 据 接 管 场 所 的实际情况修正 持续性照护计划
长期照护
人需要短暂性的长期照
护
生活照料
急性医疗护理
老年照护模式
大连环式
能丧失到一定程度
生活模式同等重 要且须协调分工
长期照护 急性医疗护理
无缝式衔接照护
老年公寓、 安养机构 原居住宅 养护机构 临终病房
无缝式衔接照护
老年公寓、 安养机构 原居住宅 养护机构 临终病房
恐惧
具体实践
生命回顾
转换生命价值观
完成最后心愿,处理未了事务
陪伴与倾听
重新构建人际关系
从宗教信仰中获得力量
03
沟通与死 亡教育
优逝
免受身体、心理、精神之痛苦
清醒/符合自己意愿决策
自己为离开做好准备
充分表达,心情平和,告别
常见的沟通情境
告知实情,接纳疾病,适时转换治疗目标
附属于护理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异
临终关怀主要是“优逝” 姑息照护不但包括“优逝”,更强调“优活”。
同
即全人、全家、全程和全队的“四全”理念
姑息医疗原则
A
重视生命并认为死亡是一种 正常过程 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 提供解除痛苦和不适症的办 法
B
C
思索
延长生存时间?关注生存质量?
真正的医疗模式:
总是去倾听,偶尔去帮助,有时去治疗
谈论进一步治疗照顾计划
应对患者的情绪反应
共同商定治疗照顾目标
与决策代理人沟通
与主要照顾者沟通
告知实情
告诉患者她们想知道的内容,但是不能多
于她们本来想知道的内容
道德问题不仅仅是是否告诉患者实情,更
重要的是怎样去告诉,撒谎和毫无准备的
行动都是有害的
进一步治疗照顾计划(ACP)
预先指令,表格文件,由具有能力的个体
评价
D
•出 院 后 家 访 或 电话追踪; •持 续 的 追 踪 评 估患者
02
临终关怀
概念
台湾:安宁疗护
香港:纾缓护理/善终服务
内地:姑息护理/临终关怀/缓和护理
姑息护理与临终关怀
姑息护理 “对临终患者提供的专业的支持性卫生保健服务,
时间界定上无国际统一标准 ; 通过整体照护方法,在满足患者当前的生理需求的 Palliative Care 服务对象为患任何疾病的临终患者 同时,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法律、经济、情感和精 暗含着否定论和消极性 ; 神上的支持咨询,此外对已故患者家属进行丧亲支 持。”
老年照护需求巨大
1 2 3 4
高龄老年人
慢性病 老年人
持续增多; 2013 年突破 1 亿大关
空巢老年人
失能老年人
持续增长; 年平均增长 100万
规模持续增 大; 2013 年突破 1 亿
继续增加; 2015 达到 4 千 万
老年照护的三大环节
失能时 专业及非专业人 员提供的护理活动 以保证失能的人获 得最大可能的独立、 自主,参与个人满 足及人格尊严 平时健康时 指日常的衣食住行 的安排与管理
希望重新诠释生活、寻找人生的意义和目标
希望被原谅及原谅他人,重建及修复关系
灵性关怀
是指使个体获得基本精神需求满足的关怀
,是解决无望感、无助感的最有价值的干 预措施。
护士角色
激发患者自我肯定、自我价值及希望与存
在意义的信念
协助其面对濒死的内心挣扎与冲突
维持延续生命动力,减低对死亡的焦虑与
我们的现状:
总是去治疗,偶尔去帮助,很少去倾听
服务态度好=服务质量好?
死亡质量指数
四项标志性指数加权后得到
基本临终健康护理环境(20%)
临终护理的可获得性(25%)
临终护理费用(15%) 临终护理质量(40%)
英国排名第一,澳大利亚排名第二 中国台湾亚太地区排名第一,全球排名14 香港全球排名20,大陆排名37(倒数第四)
士长
01老年照护现状
老年人患病特点
多种病因
体征或临床表现不明显、不典型 慢性病发生率高,且多病共存、老年综合征 容易有并发症、骨牌效应 康复需求高 受环境因素(天气、居家环境、家人支持、经济 及社会福利)影响大
老年综合征
是指老年期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组症候群, 是躯体疾病、心理、社会及环境等多种因 素累加的结果,即“多因一果”
姑 息 护 理 Palliative Care
——汕头学习报告
安宁疗护专业学组成立大会
安宁疗护专业学组颁发聘书仪式
培训内容
题
姑息护理学进展 宁养院的建设与实施 癌症患者的心灵关怀 安宁疗护模式的探索 癌症疼痛规范化治疗 沟通技巧与死亡教育
目
讲
者
老年照护现状发展
孙 红 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医院副院长 绳 宇 安宁疗护专业组副组长、北京协和护理学院教授 罗敏洁 李嘉诚基金会汕头大学医学院顾问、全国宁养项目负责人 谌永毅 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湖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 李 玲 郑州市第九医院副院长 曹伟华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陆宇晗 安宁疗护专业组副组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
03
灵性关怀
灵性
≠
宗教
区别
概念 适合 人群 内涵
灵性
个人的自我意识和有关 人生意义的信念 普适性:每个人都具有 灵性 比宗教更广泛
宗教
为人们用来满足灵性需 求的一种价值、信念或 仪式 只适合于具有特定宗教 信仰的个人 狭隘
灵性需求
希望家人的陪伴,希望与人交流,倾诉自己
的情感
希望维持做人的尊严
一种支持性照护方法,即通过早期识别、积极评估、 临终关怀
控制疼痛和缓解其他痛苦症状,如躯体、社会心理和 主要服务对象是癌症患者及其家属 宗教(心灵 )的困扰,来预防和缓解身心痛苦,从而达 Hospice Care 到改善身患进展性疾病患者及其亲属的生活质量。
姑息护理与临终关怀
人追求的目标
优生、优育、优活、优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