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地主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近代地主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魏源
• 以“经世致用”为宗旨, 提出“变古愈尽,便民 愈甚”的变法主张,促 进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 术 • 编写《海国图志》,主 张学习西方,兴办实业 • 推崇西方先进民主思想
书刊,了解国外的军事,
政治,经济,法律,外 交等信息,成为中国近 代促进西学东渐的带头 人,中国引进国际法第
一人
地主阶级抵抗派 结果与评价
外患,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如何解决内政外交上的众多危机
时发生分歧,形成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
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即“师夷长技以自强”
地主阶级洋务派
代表人物
爱新觉罗·奕訢
• 支持曾国藩、左宗棠、 李鸿章等大搞洋务运动, 以兴办军事工业为重点, 也兴办民办工业,中国 的近代工业从此起步 • 为了洋务事业,兴办新 式学校,派出留学生, 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发 展
张之洞
1889年起督办条芦汉铁路,自芦沟桥至汉口,贯通南北
1880年创办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等重型企业
1892年创办湖北织布局 1894年创建了汉阳兵工厂,成为我国首家系统完备的军工厂 1894年调任两江总督起,创办众多新式学堂,华科大,南大,武大等
左宗棠
1866年创办福州船政局,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军舰生产基地 1877年创办兰州织呢局,为中国第一家机器毛纺织厂
地主阶级洋务派 结果与评价
结果
评价
由于外国阻挠,封建顽固势力的破坏、力量分散等导致洋务运动破产。
洋务运动由于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没有从政治制度上学习西方, 决定了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是洋
务运动是中国历史第一次把学习西方的思想主张具体实践化。它引进了西
方近代科学和生产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并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 产生;举办新式学堂,开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促进了西方政治学说、民 主思想的传播;民用企业的创办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近代地主阶级 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地主阶级抵抗派(改革派)
地主阶级洋务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地主阶级抵抗派
背景与主张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天
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
强国御侮之道其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抵抗派 代表人物
林则徐
•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 第一人” •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主持翻译外国
• •
曾国藩
• 曾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发起 者和推动者,由他支持修
建了最早的军事工业”
• 洋务运动早期主张自强, 后期主张求富。主张“中 学为体,西学为用”。
主持修建了安庆内军械所 等一批民用和军事工业 派谴留学生外出深造,培 养大批人才
地主阶级洋务派
代表人物
李鸿章
• 创立了一批近代军用工 业,对抵御外国侵略发 挥了一定的作用 • 创立了一批近代民用工 矿企业,刺激了中国资 本主义的发展 •

张之洞
• 督办芦汉铁路”。 • 兴实业,办教育,把内 陆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 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 办新军和新式学堂,大 力引进人才。使包括汉 口在内的武汉三镇形成 了较为完备的近代教育 体制
开创了中国水陆交通、 电讯事业的近代化
派遣留学生,培养造就了 中国近代第一代科技人才
地主阶级洋务派
曾国藩
1861年开办安庆内军械所,后成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家军工厂 1863年和李鸿章创建江南制造总局,后使之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 1867年,他设立翻译馆,成为中国第一个翻译馆
结果 评价
因清政府腐败,闭关政策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而没明显实效
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的提出使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激励着 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探索强国御侮之道。但一方面带有鲜明的时代变 化的印记,另一方面又保留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
地主阶级洋务派
背景与主张
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面对内忧
李鸿章
1875年创建北洋水师,是大清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
1876年创办开平矿务局,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型煤矿开采企业 1878年创办上海机械织布局,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工厂
具体行动
1880年,创办电报总局,近代中国第一家电报局 1892年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招商局集团前身 1896年投资创设南洋公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前身)
谢谢观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