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872年中国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对外国资本主 义侵略具有抵 制作用,但又 有妥协和勾结
对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 有促进作用, 但也有阻碍
冲击了封建思 想和观念,但 没能突破封建 体制的束缚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
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洋务运动具 有封建性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顽固派
欲兴民权,只 速乱耳,安得 不亡;民主万 不可设,民权 万不可重,议 院万不可通。
洋务派
民权之说一 倡,愚民必 喜,乱民必 作,纪纲不 行,大敌四 起 。 …… 此 可谓有百害 者也。
维新派
君主立宪可以 “解生民于倒 悬之危,置国 家于磐石之 安”。
外交方面 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资政新篇》
1
具有资本主义色 彩的方案,合乎 历史发展的潮流
2
未反映农民的土 地要求,缺少实 现其理想的阶级 力量
3
缺乏实行的客观 条件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马克思1862年6月攥写了《中国记事》,文章 认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 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 们给与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 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 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 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返回目录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 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长期以来,中国 广大农民在封建 地主的压迫、剥 削下,过着极其 贫困和不自由的 生活。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 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及各级官吏横征暴敛, 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绍 外 国 变 法 经
著 书 立 说 ,

康有为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 考》,梁启超撰写了《变法通议》,谭嗣同撰 写了《仁学》,严复翻译了《天演论》等。
康有为还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 《俄彼得变政记》、《波兰分灭记》等书。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学会名称 创办时间
学堂名称
京师同文馆 上海广方言馆 福州船政学堂 天津水师学堂 天津武备学堂 福州电气学塾 天津电报学堂
类别
外语 外语 军事 军事 军事 科技 科技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1872-1875年,洋务派派遣了四批学童共120人 赴美留学。1875-1885年,福州船政学堂共派 出留欧学生三批共69人。首批留学生大多成为中 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顽固派
科举制度废则 圣道衰,人心 乱矣;中人之 学西学,但知 夷意而变我民, 使人相率而入 于夷狄。
洋务派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讲西学必先 通中学,必 以中学固其 根柢。
维新派
变法之本,在 育人才,人才 之兴,在开学 校,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 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 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对维新思想发动攻击, 在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 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要不要维新变法
顽固派
祖宗之法不 可变;宁可 亡国,不可 变法。
洋务派
维新派
不可变者, 变者,天下 伦纪也,非 之公理也; 法制也;圣 能变则全, 道也,非器 不变则亡, 械 也 ; 心术 全 变 则 强 , 也,非工艺也。 小变仍亡。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 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
中外反动势力建立反 革命联合战线,共同 镇压太平天国革命, 力量过于强大。

李鸿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 主观原因
农民阶级不是 新的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的代 表,不能彻底 摧毁封建制度
以宗教来发动 群众,没有科 学理论指导, 无法提出正确 的政治纲领
从1870年开始,清政府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南 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共有船舰六七十艘,有相当 规模。其中,北洋水师有大小舰只二十余艘。
北洋舰队 南洋舰队 福建水师
中国第一艘铁甲舰——平远号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创办时间
1862年 1863年 1866年 1880年 1885年 1876年 1880年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一)兴办近代企业
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局 湖北枪炮厂
创办人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崇厚 张之洞
军事工业 上海轮船招商局 天津开平矿务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创办人 李鸿章 李鸿章 张之洞 张之洞 李鸿章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李鸿章 左宗棠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洋务运动 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 旨和“自强、求富”的口号下,以拯救清王 朝统治、御侮自强为目的,以引进西方先进 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一)兴办近代企业
从1860年到1890年,洋务派先后创 办了20多个军工企业。其中最早的 是安庆内军械所,规模最大的兵工 厂是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造船厂 是福州船政局,设备最先进的兵工 厂是湖北枪炮厂。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百日维新的失败
谭嗣同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 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的意义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实质
是资产阶级思想与 封建主义思想的第 一次正面交锋。
论战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 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 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
湘剧《谭嗣同》中“维新派” 与“顽固派”论战场面
视频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1898年(农历戊戌年)6月 11日,在康有为为首的维新 派推动下,光绪帝颁布“明 定国是”诏,宣布开始变法, 此后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 新 政 的 政 令 。 到 9 月 21 日 慈 禧太后发动政变,共103天。 史称“百日维新”或“戊戌 变法”。
设译书局,派 遣留学
奖励办报, 准许自由组 织学会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百日维新的失败
谭嗣同
杨锐
刘光第
林旭
杨深秀
康广仁
1898年9月21日,慈禧 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 绪皇帝,搜捕维新派, 废除变法法令,宣布 “训政”,杀害谭嗣同 等“戊戌六君子”,变 法以失败而告终。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学术界对光绪皇帝的评价也很不一致。有人认 为他是维新派的皇帝,有人认为他是洋务派的 皇帝,还有人认为他是接近维新派的较开明的 皇帝。你怎么评价光绪皇帝?

的 基 本 精 神
天 朝 田 亩 制 度

是建立一个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 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天朝田亩制度》
1
从根本上否定了 封建土地所有 制,将农民的平 均主义思想发展 到顶峰
2
试图将生产限制 在小农经济基础 上,未超出农民 小生产者的狭隘 眼界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 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鸦片贸易在战后进一步 泛滥,白银外流更加严重,导致银贵钱贱,又额外增 加了农民的负担。
直隶宁津县银钱和商品价格指数
年份 1821 1845 1850
银钱比价指数 100 159.9 176.1
光绪皇帝与康有为、梁启超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百日维新的内容
政治方面
改革行政机 构,裁汰冗员 提倡向皇帝上 书言事 取消旗人特权
经济方面
奖励农工商业 和发明创造
办商学、商 报,设商会
改革财政,编 制国家预算
军事方面
文化方面
裁减旧式绿营 兵,改练新军
采用西洋兵 制,练洋操, 习洋枪
设学堂,倡西 学,废八股
农产品价格指数 手工业产品价格指数
100
100
98.8
104.2
112.2
120.7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 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 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起义军称“太平军”。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发展进程
1851
பைடு நூலகம்
1853
1856











创办地
创办人
强学会
1895
上海
康有为、梁启超

粤学会
1897
北京

闽学会
1898
北京
学 会
蜀学会
1898
北京
关学会
1898
北京
康有为 林旭 杨锐
杨深秀
南学会
1898
湖南
谭嗣同、唐才常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设 立 学 堂
康有为主持的广州万木草堂
梁启超主持的长沙时务学堂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创 办 报 刊



书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