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讽刺与幽默的应用讽刺与幽默的应用摘要:讽刺与幽默作为两种语言方式,经常被人们所应用。
那么究竟什么是讽刺、什么是幽默呢?它们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哪些体现呢?本文将对此做以简单的解答。
关键词:讽刺幽默讽刺与幽默的应用引言讽刺是人类对所生存的社会及自身进行的尖锐的批判和深刻的自省,是对否定的人、事的冷静的箭。
幽默是一种性灵,一种睿智,它体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达观态度。
幽默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对人生的看法。
”(林语堂语),是“用一种与通常逻辑不同的逻辑去思考问题”(孙绍振语)。
作为语言方式的幽默与讽刺在应用中常常又是并用的,不管是写作还是日常生活中。
什么是讽刺?讽刺手法是文学创造一种方式,用于暴露对象的缺点和可笑之处,常采用夸张或反讽(irony)等方式,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
鲁迅说:“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地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地--写出成一群人的成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
”这就是说作者在真实的基础上,以讽刺和嘲讽的手法,或用比喻,或用夸张,揭露腐朽落后的现象,批判愚昧反动的行为,使人在会心的笑声中予以否定,这种手法就是讽刺手法。
当然也可以用拙劣模仿、做戏、毗邻、并置、并列、对比、类似、类推等也经常用于讽刺手法种。
如果说反话(反讽)就是讽刺的话,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严格来说,讽刺(satire)是一种俗称类型;而反讽(irony)则是一种比较具体的修饰手法。
那么实现讽刺的手法又有哪些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法:⑴漫画法鲁迅说:“漫画要使人一目了然,所以最普通的方法是‘夸张’。
”夸张是漫画的特点。
漫画式的讽刺手法其特点也是夸张,把人或事的假、丑、恶加以扩大或缩小,使之变相,变形,以突出这一侧面的特征,达到讽刺的目的。
《儒林外史》写爱钱如命的严监生疾终正寝时,着力刻画了他竖着的两个手指头,这两个手指头揭示了他全部性格中最本质的特征:守财奴的爱钱如命。
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也采用这种手法,揭露不同社会的光怪陆离现象,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⑵对比法即把被讽刺的对象,在对待同一人或事的前后不同的言行上进行描述,以显示被讽刺对象的愚蠢可笑。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围绕于勒有无金钱,以冷漠峻峭的笔调描写菲力普夫妇言行、态度,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使读者不难看出夫妇二人的极度虚伪、冷酷无情,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契诃夫的《变色龙》通过描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围绕狗的主人是谁的易变、善变,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⑶托物法这是一种把讽刺对象托比于某物,使讽刺对象具体化、形象化的手法。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在宣传自己的主张、驳难对方时,经常使用这种方法。
《惠子相梁》中的惠子听信传言,庄子来代他为相,非常恐惧。
而庄子却给好友讲了一个风趣的故事,把自己比作鹓雏(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样的鸟),好友比作猫头鹰,梁国则比作腐鼠。
极力描写了高尚的志趣,而猫头鹰得一腐鼠便视为致珍美味的神态。
讽刺之意溢于言表,这种技法在诸子百家著作及《战国策》中屡有所见,有些故事所表现出的人物的机敏与幽默、诙谐,直到今天还为人们津津乐道。
⑷反说法人的感情发展到了极顶,往往会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语言上就是“说反话”。
作为讽刺手段的“反话”,是“反话正说”,用肯定赞美的语言描述明显的丑恶、虚假的现象,表达作者的鄙视与挖苦。
《藤野先生》开头一段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表达的正是厌恶之极的情感。
“实在标致极了”一点也不标致。
称他们标致,是明显的讽刺。
当任何指斥的言词都不足以把愤怒之情表达的畅淋漓时,便化为反语成了讽刺,反语的讽刺,较之直言指责更为有力,表达的厌恶之情更为强烈。
关于讽刺应用的事例:《儒林外史》是一部社会讽刺小说,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和封建末世衰颓的世风。
仔细探究课文的讽刺手法,对我们阅读这部小说很有帮助。
课文的讽刺手法有:夸张手法范进因中举喜极而疯,在挨了一个巴掌后才清醒过来,这是故事的基本情节,是用夸张手法虚构出来的。
这看来似乎离奇得很,却如鲁迅所说也是“会有的实情”,因而是可信的。
理由是,当时士人热衷于科举,一旦功名到手就惊喜若狂,更何况范进20岁开始应试至今已有35年,在如此漫长的等待之后,他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又怎能不惊喜得发疯呢!中举,对范进来说自然是荣耀之至,但挨巴掌却是受辱,荣而后辱,这是作者有意鞭挞他的丑恶灵魂,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
对比手法文中写胡屠户用的是对比手法,通过他对范进中举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来揭示他嗜钱如命、嫌贫爱富、庸俗自私的市侩性格。
运用典型细节揭露人物的矛盾例如,写范进的疯态:??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这些细节生动地揭示了范进内心和外形的矛盾:就内心而言,他是个胜利者,他感到扬眉吐气,因而拍着手大笑;他要向周围的人宣布自己的宿愿已经实现,所以往门外飞跑,跑到集上。
但在外形上他却是个失败者,头发跌散,两手黄泥,遍身是水,如同落汤鸡一样。
这就是强烈的讽刺。
又如,写胡屠户的贪婪相:??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
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
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
”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里揭示的是胡屠户言语和动作的矛盾:银子已经紧紧地攥在手里了,嘴上却偏说不要,暴露了这个市侩嗜钱如命的本性。
条已改,其中两条是:“(1)发现生活中喜剧性因素和在艺术中创造、表现喜剧性因素的能力。
真正的幽默能够洞悉各种琐屑、卑微的事物所掩藏着的深刻本质。
(2)一种艺术手法。
以轻松、戏谑但又含有深意的笑为其主要审美特征,表现为意识对审美对象所采取的内庄外谐的态度。
通常是运用滑稽、双关、反语、谐音、夸张等表现手段,把弱点和优点、缺陷和完善、荒唐和合理、愚笨和机敏等两极对立的属性不同声色地集为一体。
在这种对立的同一中,见出深刻的意义或自嘲的智慧风貌。
”说了这么多,其实幽默就是一种语言表述方式,它融技巧性和轻松感于一体,让人们在诙谐与笑声中解决问题。
当对方出言不逊时,我们不一定要针锋相对,用一句幽默而颇含深意的话以巧盖强,既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不好,又巧妙的给对方以回击,让其不能发作又有苦难辩;当别人有意挑衅时,用幽默的方式合理回避,一场毫无意义的争执便止于萌芽?? 在文学应用中也一样,作者使用幽默的表达方式都是为了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感到一种放松、有趣,以至于读者会对作品有更浓厚的情趣。
就像恩格斯说的“幽默是有智慧、有教养的表现”。
实现幽默的方式主要有:⑴词句歧解法许多词语是多义词,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语一般只有一个确定的意思,如果故意将词义作另一种解释,就会形成意思的反差,幽默味就出来了。
此外,一个句子,往往有多个逻辑重点,说话的人和听者理解的重点不同,同样会因意思的反差而形成幽默。
⑵悬念设置法设置悬念就是吊别人的胃口,在别人急于知道结果的心态下,获知的结果却与期望的结果不相符合,而更多的是出人意料,这种出人意料中就富含幽默。
⑶针锋相对法当对方的话语暗含挑衅性、进攻性,回答者巧妙运用自己所处的优势,或顺势抓住对方语言的弱点或漏洞,反戈一击,“以毒攻毒”的语言张力能产生幽默的效果。
⑷童言无忌法儿童缺乏对世界的正确认识,也没有成人严密正确的逻辑思维,他们以自己幼稚的认识和思维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就会形成异于成人的思维结果。
这种结果在成人看来是可笑之极的,这便形成了笑料。
除了儿童,还有笨人、醉鬼等,也有类似的思维。
⑸相关推及法有时候,以赞同对方的说法,进而作相关的推导和归谬,引申出的结果往往会让人忍俊不禁。
⑹避重就轻法答非所问,回避问题的严重性,故意将人引入歧路,一问一答的效果风趣幽默。
⑺顺势陡转法有时双方对话的语势正自然、顺畅地发展着,但突然一个急转,对话的结果出来了,却是出人意料的防不胜防的结果,这种结果极具幽默感。
⑻歪打正着法还有一类对话,本来答非所问,偏偏答语又符合问话,可谓歪打正着,巧中见趣。
关于幽默的事例,这里举一个比较普通但绝对起到幽默的事例。
听过侯宝林说的《夜行记》,恐怕谁也难忘这一段话:乙:二十八块钱你就买车呀?甲:买旧的。
乙:那能骑吗?甲:啊,你别看花钱不多,车还可以。
乙:骑得过儿。
甲:反正除了铃不响,剩下哪儿都响。
听了笑过之后,会品味出其中的幽默。
看过幽默的漫画,同样领会其中的幽默味儿来,为之大笑。
幽默和讽刺在艺术方法上相通,幽默中常带点讽刺,讽刺一般也幽默。
幽默和讽刺很难截然两分。
例如,西方马克·吐温的幽默不仅是让人捧腹的嘲笑细小或滑稽事物的机智言语,而且也是对社会不公正和沦丧的浪漫主义的讽刺和批判。
马克·吐温后期的作品以愤怒的揭发和辛辣的讽刺代替了早期作品具有的美国大众所想象的默,悲凉哀婉的情调很浓重。
《败坏了哈得莱堡的人》就是他晚年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讽刺小说。
这部小说讲述了在以诚实和清高而“闻名于世”的城市里的上等公民们非但没有抵挡住金钱的诱惑,反而都为了钱而费劲心思去进行欺骗,并演出了种种闹剧,败坏了哈得莱堡的声誉。
在这部作品中,马克·吐温以辛辣讽刺的语言,剖析了金钱社会里人们的灵魂———表面上的正人君子,其灵魂却是由金钱来操纵的,由此抨击了美国社会的腐败、道德虚伪现象以及金钱在社会中产生的魔力和罪恶。
小说中19 位首要公民毫无廉耻地进行伪装和欺骗的心理状态,通过作者辛辣的嘲讽、精到的描绘,得到层层揭露。
在此,作者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侧面,揭发了整个美国社会的道德虚伪、人性卑劣。
但是,他把资本主义的贪婪自私的本性看成了全体公民的“共性”,又使其作品笼罩了一层悲观失望的色彩。
在《什么叫做人》中,马克·吐温就表现出了他的悲观绝望的情绪和宿命论的观点。
而在《神秘的陌生人》中,他说道:“人类的各种行为和感情在上帝面前是毫无意义的”,指出人们应抛弃宗教幻想,依靠自己篇二:浅谈中国漫画讽刺与幽默的艺术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浅谈中国漫画幽默与讽刺的艺术系别专业姓名班级指导教师二〇xxxx 年 xxxx 月xxxx 日目录摘要.............................................................................. ................1 ?引言...….…………………………….…………………………...……....1?正文?...…………….....…………………………………………………2(一)漫画的定义与内涵?................. .........................................2 (二)中国幽默与讽刺漫画的发展与功能?...........................4 (三)中国幽默与讽刺漫画的新的表现形式 (5)?结语????..……………………………………..………………..…...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浅谈中国漫画幽默与讽刺的艺术摘要中国漫画以其独特的幽默与讽刺艺术风格魅力深深的感染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生活,它以一种简单、诙谐的线条和图形向人们抽象的展示了时代的思想与生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