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有限元分析

机械有限元分析

ANSYS-融结构、流体、电场、磁场、声场分析于一体; ADINA-机械、汽车、材料加工、航空、航天、土木、电子电器、军 工、生物力学等领域; ALGOR-静力、动力、流体、热传导、电磁场、管道工艺流程设计; NASTRAN-主要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ABAQUS-接触分析、弹塑性分析、热应力分析
有限元法特点
散装水泥半挂车强度分析-计算结果
在纯气压工况 (即工况1、2、3) 下,随气压值的增 加,整车上应力值 也逐渐增加,由右 图知在气压工况下 应力较大值区域主 要集中分布在罐体 上;
工况1应力云图 工况2应力云图
工况3应力云图
在纯水泥工况(即 工况4、5)下,随装 载水泥的增加,应力 值水平也增加,由右 图知在水泥工况下应 力较大值区域主要集 中在滑料板上;
工况3位移云图
工况5位移云图
工况2位移云图 工况4位移云图 工况6位移云图
一般的解析方法只能求出少数方程性质比较简单且几何 形状相当规则的问题。
1.1 有限元法的定义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有限元法是计算机辅助工程 (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领域的一种重要方法,又 称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1.3.3 有限元法的优缺点
1. 有限元法的优点:
– 可以模拟各种几何形状复杂的结构 – 步骤系统化,标准化 – 有与其他CAD软件的接口 – 可以求解非线性问题及耦合场 – 可以与优化设计方法结合
2. 有限元法的缺点:
– 复杂问题耗费计算资源大 – 无限求解域问题 – 使用者的经验对求解的结果影响大

例----直梁(阶梯轴)
F
A
BC D
M
真实系统(连续体)
离散化
Y
F
1
23 4
① ②③
X
M
有限元模型(等效离散模型) (4个节点、3个单元)
例----梯子
真实系统
离散化
有限元模型
例----角架
真实系统
离散化
有限元模型
求解
等效离散模型
变形(位移)图
应力分布图
例----轴承座
真实系统
离散化
有限元模型
1、物理概念清晰:适于不同的理论层面。
2、复杂结构的适应性:
结构问题(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弹塑性力学、 土力学、疲劳和断裂力学等;
非结构问题(场)-流体力学、热传导、电磁场、声场
3、各种物理问题的适用性:
杆系
平面、空间实体、板、壳问题
静力学 动力学(振动分析问题)
线性
非线性(几何非线性-膜片弹簧;材料非线性)
离散化
1. 创建有限元模型-前处理
– 创建或读入几何模型 – 定义材料属性 – 划分单元(节点及单元)
几何模型
2. 施加载荷与边界约束进行求解
– 施加载荷及载荷选项 – 施加边界约束 – 求解
3. 整理与验证结果-后处理
– 查看分析结果 – 检验结果(分析是否正确)
变形(位移)图
有限元模型
求解
应力分布图
1.4 有限元法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1) 静力学分析:应力、应变和变形 2) 模态分析:固有频率和振型 3) 动力学分析:变化载荷下的响应 4) 热应力分析:结构随温度产生的热应力 5) 其他分析:接触、稳定性或耦合
散装水泥半挂车强度分析
有限元计算模型
气卸式散装水泥罐车罐体在作业中承受气压载重等载荷,经较长时间使用 后,易出现罐体变形、损坏等故障.
小桡度 大变形(碰撞问题)
分析
优化设计(结构参数优化、拓扑优化)
各向同性材料 各向异性、复合材料
4、适合计算机实现的高效性:
有限元法是综合现代数学、力学理论、计算方法、计算机技术 等最新知识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数值分析技术。
1.3 有限元法的一般描述
1.3.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1)连续体离散为若干个单元,单元通过节点连接 成组合体。 2)用每个单元内所假设的近似函数分片地表示全 求解域内待求的未知场变量。 3)通过等效的变分原理或加权余量法(求解微分 方程近似解的),建立方程组,应用数值方法求 解。
有限元法力学上定义:是把一个连续体问题,简化为 由有限个离散单元组合而成的等效离散模型的求解方法。
有限大小、有限个单元通过有限个节点连接
一般解决方法: 简化假设:简化方程和几何边界,但过多的简化会导致 结果错误;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获得问题的近似 解(有限元法、边界元法和有限差分法)
结构件设计特点
结构、形状、载荷一般都很复杂,例如:汽车车架、桥壳、车身 依靠传统设计计算方法难于解决:理力、材力分析的是简单杆(梁) 结构;结构力学只能解决杆系、刚架一类结构;弹性力学无法解决复杂 的工程实际问题;更有一些结构动力学、非结构(流体力学、热场、磁 场、声场)、非弹性(弹塑性、塑性材料)、非线性等类问题
1.3.2 有限元法基本步骤
按求解的基本未知量分
位移法-以节点位移为基本未知量 力法 -以节点力为基本未知量 混合法-位移法和力法混合
按有限元解法(公式推导)分
直接法-(结构)矩阵分析 能量原理法-虚功原理、势能极小原理(变分问题求 泛函极值) 加权余数法-从基本微分方程出发
本课程采用常用方法:
位移法、直接法(杆系梁架问题)和虚功原理(其 他问题)
是近似求解一般连续场问题的数值方法。
有限元法数学上定义:是以变分原理为基础,与剖分 插值相结合,吸取差分法思想(求泛函极值)而发展起 来的一种近似求解连续域问题(离散模型)的数值解法。
把一个力学问题用变分法(利用欧拉方程)化为求泛函极 值的问题,就称为该物理问题 的变分原理。 差分法:把连续的定解区域用有限个离散变量函数来近似; 于是原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就近似地代之以代数方程组。
有限元位移法求解过程
前处理-结构离散化
单元分析-选择位移模式,求单元刚度矩阵和单元节点力,建立单刚方程
整体分析-单元集合,求整体刚度矩阵和载荷列阵,建立总刚方程



施加载荷和引入边界约束条件-修改总刚方程



数值求解-未知节点位移量

补充求解-单元内力和应力
后处理-整理与验证计算结果
特点
有限元法发展和应用史
20世纪40年代-提出有限元基本思想 20世纪50年代-始于飞机结构的矩阵分析 20世纪60年代-推广应用于弹性平面问题等 20世纪70年代-为国际公认的一种解决工程问题的 有效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学习和应用
有限元法的软件发展情况
工况4应力云图 工况5应力云图 工况6应力云图
在水泥工况下大位 移出现在滑料板上,在 气压工况下大位移出现 在罐体的上部靠中间位 置;
工况1位移云图
在纯水泥工况下位 移较大,满载时达到 15.566mm,但在气压 增加时反而有所下降;
在模拟超载工况下位 移值达到最大,分析结 果数据发现该值出现在 人行踏板上。
参考书: 1.Ansys公司,Ansys培训教程,Ansys资料 2009.10 2.刘超,有限元分析与ANSYS实践教程,机械工业出 版社2016.9
第1章 绪论
1)有限元法基本概念及其应用情况
问题的提出 什么叫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的发展和应用
2) 有限元求解方法与分析步骤
有限元法的求解方法与分类 有限元法求解过程与分析步骤
机械有限元分析
Mechanic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课程学习指导
学习目的
培养学生弹性力学的基础知识; 采用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及理论解决工程 实际问题 ANSYS程序的应用和计算
学习方法
1、课堂讲授(注意课堂笔记) 2、作业 3、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张力,有限元法及ANSYS程序应用基础,科学出版 社 2008.10
问题的提出
产品与工程设计工作内容和当前常用的方法
零部件的性能及其主要参数的确定:应用基础理论(理力、材力、原 理等)和专业理论与设计(汽车理论、汽车设计等),进行常规校核与 设计、优化设计、疲劳可靠性设计等
结构件设计:例如:阶梯轴、连续梁、平面和空间梁架(汽车车架)、
壳体(减速器壳、变速器壳、桥壳、车身)等,基本是经验类比设计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