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讨几种污泥深度脱水工艺

探讨几种污泥深度脱水工艺

板式 + 带式机联合脱水。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简述:污水处理厂 含水率 96%污泥溶液经污泥泵 输送至污泥池储存,经加药调质 (药剂 PAM,加入量绝干质量比 约 1‰),通过螺杆泵进料至隔膜 板式机处理至 55%含水率后, 经过皮带输送机送至强力带式 压榨机压滤至含水率为 45%。 主要工作原理。板式高压隔膜压滤机 的工作原理前面已叙述,强力带式脱水机 的工作原理是 55%水分污泥从板式压滤机 出来后,进入带式污泥压滤机的布泥器,污 泥均匀分布到重力脱水区上,并在泥耙的 双向疏导和重力作用下,污泥随着脱水滤 带的移动,迅速脱去污泥的游离水。由于重 力脱水区设计较长,从而达到最大限度重 力脱水。翻转下来的污泥进入超长的楔形 预压脱水区将重力区卸下的污泥缓缓夹 住,形成三明治式的夹角层,对其按顺序缓 慢进行预增压过滤,使泥层中的残余游离 水份减至最低,随着上下两条滤带缓慢前 进,两条滤带之间的上下距离逐渐减小,中 间的泥层逐渐变硬,通过预压脱水大直径 的过滤辊, 将大量的游离水脱掉,泥饼顺利 进入挤压脱水区,进入“S ”压榨段,在“S ” 型压榨段中,污泥被夹在上、下两层滤布中
图 2:污泥隔膜压力脱水工艺流程图 隔膜压滤脱水工作原理。隔膜压滤脱 水专用设备为隔膜压滤机,它成功地将可 变滤室隔膜压榨技术应用于城市污泥的高 效脱水,利用单边隔膜过滤板、滤布组成的 可变滤室过滤单元,在油缸压紧滤板的条 件下,用进料泵压力进行固液分离,从两端 将污泥料浆送入由滤板和隔膜板组成的各 个密封滤室内,利用泵提供的过滤动力使 滤液通过过滤介质排出,直至物料充满滤 室,完成初步的液固两相分离;在入料过滤 阶段结束后,采用隔膜压榨技术对滤饼进 行压榨,用压缩气体(或高压水)推动隔膜 板的隔膜鼓起,对滤饼产生单方向的压缩, 破坏颗粒间形成的“拱桥”结构,使滤饼进 一步压密,将残留在颗粒间隙的滤液挤出; 在隔膜压榨的过程中,采用单边嵌入式隔
间,经若干个压榨辊反复压榨,上下两条滤 带在经过交错各辊形成的残存于污泥中的水 分绝大部分积压滤除, 促使泥饼再一次脱 水,最后通过刮刀将干泥饼刮落,由皮带输 送机或无轴螺旋输送机运至污泥存放处。
工艺特点。优点:板式高压隔膜式压滤 机的优势在于絮凝剂用量低,在低浓阶段 脱水效率很高;缺点在于高浓阶段脱水效 率低下,造成脱水时间长,产量低。强力带 式脱水机的优点在于高浓段采取连续脱 水,效率高;缺点在于低浓段药剂用量高, 造成运行成本高。板式 + 带式联合脱水工 艺是在低浓段采用板式机,达到 55%水分 污泥后,再用强力带式机脱水至 45%水分, 这样充分发挥了两种设备的优势,有利于 降低运行成本,节约占地和投资。
膜滤板的结构技术,特殊的膜片结构和材 质配方,在压缩气体(或高压水)的作用下, 将膜片充分鼓起在弹性受力的范围之内, 根据污泥的特性,延续鼓膜 25~30 分钟, 将残留在污泥颗粒间隙的滤液有效地挤 出,达到深度脱水干化的效果。
工艺特点。优点:板式高压隔膜式压滤 机的优势在于能直接一步到位将 97%水分 的污泥直接脱水至 50%水分以内,满足循 环流化床入炉焚烧的要求,且在低浓阶段 脱水效率很高,能耗较低。
作者简介 曾宏、沈瑶,单位: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
院。 参考文献
[1]宋榕,对高校人才一流失现状的思考[J]. 美中教育评论,2005(10)。
[2]刘曼元,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发展的思考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
企业家天地 2011 年 第 3 期 中旬刊 55
技术 Technology
[2]韩保平,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武汉,华中 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年 6 月。
[3]黄华,浙江永泰集团污泥深度脱水工艺比 选报告,杭州,2011 年 4 月。
56 企业家天地 2011 年 第 3 期 中旬刊
采用板式 + 带式机联合脱水工艺能耗 大大低于蒸汽热干化工艺,略低于隔膜压 滤脱水工艺,深度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降 至 45%。
作者简介 黄 华(1979-),男 ,浙 江 省 杭 州 市 人 ,工 程
师,单位:浙江西子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温焕新,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新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年 5 月。
害化、资源化处理。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 泥因含水率高,不能简单作为发电燃料应 用。污泥要作为发电燃料,必须开发出独特 的污泥深度脱水技术。
污泥深度脱水工艺
烟气热干化。 采用烟气进行直接干化的方法,如转 鼓干化机,主要发源于日本和德国等国。烟 气干化的主要特点是利用锅炉排烟的余 热,干化处理成本较低。但是,对于污泥处 理量较大的应用场合,由于其烟气环保处 理困难,安全性、经济性和设备庞大等问 题,目前国内外已经基本不再采用。
蒸汽热干化。 工艺流程。原生污泥(含水 95%)→污 泥浓缩池→匀质池→污泥离心脱水 (含水 75%- 80%)→车运至热电厂→储泥池→盘 式干燥机(含水 40%- 45%) 污泥干燥机工作原理。蒸汽热干化是 采用了间接式盘式污泥干燥机进行污泥干 化。间接式盘式污泥干燥机工作原理是:污 泥从干燥机的上端进入,经搅拌桨搅拌下 行,而热蒸汽或热介质在中空的套壁和中空 的粉碎杆内流动,将热量通过导热传至污 泥,使污泥受热干化。结构原理如图 1 所示:
总之,高校作为知识创造传承和应用 的综合载体,不但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而且也是指领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作为高 校教师是高校科研队伍中最积极、最活跃、 最重要的生力军,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 础。因此加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是促使教 育工作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它的完 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是否具备一个科学、民主的环境。教师激 励机制对于提高科研实力、社会竞争力和 服务能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
报酬制度。 激励诱导作用,关键是制定一套合理
的分配制度,因为分配制度将作为诱导因 素的奖酬资源与组织目标连接起来,个人 通过分配制度看到了自己努力工作后得到 奖酬的可能性及其多寡和具体内容。将业 绩考核与岗位聘任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一 种与教师岗位、绩效紧密挂钩的、灵活的分 配制度。以业绩为主的津贴制度在调动教师 积极性的同时,也助长了科研工作的浮躁风
技术 Technology
探讨几种污泥深度脱水工艺
□黄 华
内容摘要 污泥干化是污泥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关键,采用 何种经济有效的污泥干化工艺,是本次探讨的主线。本文介绍了国内常用的几种 污泥深度脱水工艺,通过比较推荐选用板式 + 带式联合脱水工艺。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 程的飞速发展,城市污泥的产量与日俱增, 如何安全经济地处理污泥对环境所造成的 二次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环 境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污泥只经过初步 处理,便进行无序地临时堆存或者简单填 埋,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严重影响生态环 境和人体健康。针对以上现象,开辟一条符 合我国国情的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处理的方法势在必行。污泥干化焚烧发电 是污泥处理的一种较好的处理方法。干化 焚烧发电处理是将污泥作为具有一定能量 的资源看待,像城市生活垃圾一样进行无
气,产生了学术腐败,不利于团队合作。 必须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的原则。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激励的两种模
式,物质激励通过经济手段激发动机,调动 积极性;精神激励通过理想、成就、荣誉、情 感等非经济手段激发潜能,调动积极性。二 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
加强制度建设,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激励包括激发和约束两个方面的含 义,奖励和惩罚是两种最基本的激励措施。 学校为防止不希望出现的行为的发生,就 必须辅以约束措施和惩罚措施,将教师的 行为引导到特定的方向上。合理的规章制 度必须人人遵守,对部分违纪教师的放任 等于是对大部分教师的惩罚。 建立公平的环境。 在高校,公平包括分配的公平、考核的 公平、制度的公平、领导的公平等等,每一 种都非常重要。中国人历来有不患寡而患 不公的观念,上面的每一个因素做好了就 是很好的激励因素,反之就成为去激励因 素。依法行政、增加学校工作的透明度、为 教师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加强与教师的 沟通是防止不公平的有效措施。
管理者抱着人性的观念,通过理性化的制 度来规范教师的行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 极性,谋求管理的人性化和制度化之间的 平衡,以达到有序管理和有效管理。因此,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应包含以下几 部分内容:
建立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 教代会作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一种 制度,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主要原因在 于其日常工作开展得太少,教代会期间教 师的提案和意见大部分得不到落实和反 馈,影响了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学校各 种制度的出台都应该有教师的直接参与, 做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贯彻起 来才更加畅通、高效。 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
缺点:1)板框压滤机滤布采用采用 PP 或聚酰胺制造,使用寿命不长;
2)板框压滤机自动卸饼装置有待完善, 目前需借助人工卸料,消耗劳动力。
污泥干化工艺的选择
烟气热干化存在烟气环保处理困难, 其安全性、经济性和设备庞大等问题;蒸汽 热干化存在污泥干化成本较高,设备长期 运行出现腐蚀严重等问题,以上两种工艺 一般不建议采用。
图 1 盘式污泥干燥机工作原理图 工艺特点。优点:整个污泥干化系统厂 房占地较小,布置紧凑,厂房外基本无异 味。 缺点:此工艺存在污泥干化成本较高, 设备长期运行出现腐蚀等问题。平均每吨 80%水分污泥需消耗蒸汽量 0.7 吨左右,目 前每吨蒸汽价格约 190 元,经计算 80%水 分污泥处理成本需 175 元 / 吨,故该工艺运 行成本太高,不建议采用。 隔膜压滤脱水。 工艺流程。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 泥通过泵输送到污泥处理池内,经过加药 调质(药剂 PAM,加入量占约 1‰;絮凝剂 (木屑或生石灰),加入量占约 1%),搅拌处 理,污泥与药剂充分反应,污泥含水率调理 为 95%~96%,再通过泵输送到污泥隔膜压 滤机内,经过过滤压榨后,分解成 45%水分 的干泥与滤液。
隔膜压滤脱水和板式 + 带式联合脱水 均能满足干化后水分要求,也是相对较为经 济有效的污泥深度脱水方式。相对而言,隔 膜压滤脱水须多添加 1%的絮凝剂 (木屑或 生石灰),且设备数量较多,电耗较大,故本 文更推荐采用板式 + 带式联合脱水工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