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信投行内核介绍(2012版)

国信投行内核介绍(2012版)

4
强化项目跟踪叫停机制
质量评价 贯穿全过程 前台沟通机制
项目组向内核办及时报备项目重大事项,包括重大方案、工 作纪要和工作日志以及发行人重大变化
质量评价 贯穿全过程 后台反馈机制
内核办向项目组反馈具体评价,安排专人持续跟踪,提供技 术指导、监控执业过程、发现不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及时叫停
第五部分
在服务过程中跟踪服务情况和客户反馈 在一线服务的同时强化公司与客户的多层面接触
五、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1
在服务前告知客户我们的服务要求
制作《国信证券投资银行客户服务手册》
主要内容包括: 我们提倡的客户服务理念 我们的客户服务流程 我们的客户服务内容 我们的服务团队 我们的服务电话与监督方式
内容、方法和记录统一
阶段填报要求不同 各方责任的落实
第三部分
规范现场工作过程
—— 强化了执业过程的可监控、可反馈
三、规范现场工作过程
在专项治理过程中发现,现场工作的组织过程、作业标准不统一,团队 组建随意性大,后台机制监控不到位。在此次整改中,我们修订了《现场工 作业务规范》,实现了团队组建、作业过程、沟通监控标准化,强化了执业 过程的可监控、可反馈。
销、持续督导等全过程进行独立的风险监控和处置,对投行业务风险实行
“事中”管理 新制订《投行业务稽核审计管理办法》,由公司监察稽核总部负责对投行 业务各项制度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内部专项稽核审计,强化对投行业务“事 后”检查和问责
一、健全独立监控体系
一、健全独立监控体系
第二部分
制订尽调工作总表
—— 切实落实尽职调查职责
强调尽职调查 的责任落实
每一项尽职调查工作,由项目组填报结果,由保荐代表人确 认结论,由内核办评价核实,落实了各层面人员的责任
保持申报后尽持 调查的持续性
针对申报后尽职调查工作的特点,逐月排查持续关注的重大 事项,对反馈意见、举报信等涉及的事项进行核查,持续做好 尽职调查各项工作
二、制订尽调工作总表
四、完善客户选择机制
3
建立客户质量评价体系
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落实 贯穿全过程 各层面责任
对每一次质量评价,都有项目组填报,都有保荐代表人确认, 都有内核办核实 ,都有决策人或评价机构评价
1 2 3
•基本要素情况
过程评价意见
综合评价意见
四、完善客户选择机制
3
建立客户质量评价体系
四、完善客户选择机制
创新业务制度体系,坚实投行发展基础
汇报单位: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汇报时间:2012
目 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健全独立监控体系 制订尽调工作总表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规范现场工作过程
完善客户选择机制 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第六部分
创新制度执行机制
前言
专项治理概况
前 言
国信证券严格按照深圳证监局关于专项治理工作的各项要求, 有序推动投行专项治理各项工作,在自查过程中对145个IPO及 再融资项目进行了自查 国信证券在整改阶段,一方面以培育“责任、专业、品位”的 投行文化为导向,落实“受教育”的工作要求,在项目组、业 务部门、公司层面开展了检讨工作;另一方面以为资本市场保 荐“合格的上市公司产品”为目标,从而确保投行业务合法合 规、审慎选择发行人、审慎专业判断、确保工作文件质量等方 面落实“建机制”各项工作要求,对制度、机构、系统进行调 整完善
四、完善客户选择机制
1
明确分阶段的立项标准
公司根据投行项目成熟程度,将项目立项分为财务顾问立项和 保荐项目立项两阶段 财务顾问立项重点关注发行人经营素质,包括行业前景、竞争 格局、市场容量等 保荐项目立项强调规范性与经营素质并重,重点关注发行人主 体资格、业务与技术、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高管人员、内部 控制基础等方面
三、规范现场工作过程
审阅、查阅 复制原始文 档
访谈、 咨询、 走访、 会议
现场 实地 考察
实物资产 监盘
发询 证函
审慎复核其 他中介机构 意见
抽查
发行人及相 关机构或人 员书面声明
计算、 分析、 判断
三、规范现场工作过程
第四部分
完善客户选择机制
—— 探索和完善客户审慎选择和质量评价制度
四、完善客户选择机制
六、创新制度执行机制
2
以风控考核作为制度抓手
通过对投行业务全过程的梳理,公司修订了《保荐业务风险控制考核 暂行办法》,并相应对每个项目建立风险考核表,对项目运作过程中 出现的扣分事项记录留痕,根据风控办法确定最后扣分,并扣减相关 人员的绩效工资
针对业务部门制约机制薄弱、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公司新制订了《投 资银行事业部业务部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投行事业部业务部门 业务管理、人员管理和日常运作管理的各项要求,对业务部门负责人 重要问责事项进行责任追究,同时制定了部门绩效评估体系,对业务 部门实行量化考核和评估
立项委员会成员中非业务部门人员过半数,每次会议参会人员中 非业务部门人员过半数 每次会议5人参加,需要4票同意方能通过 对于连续两次不予通过的项目,需要三个月以后才能重新审核
四、完善客户选择机制
3
建立客户质量评价体系
质量评价贯穿 承做全过程
发行人质量评价体系在各阶段均能对发行人质量变化、项目 组执业过程进行跟踪评价
四、完善客户选择机制
保荐立项阶段
财务顾问立项阶段
– 持续经营能力
– 主体资格 – 独立性 – 持续经营能力 – 行业前景
基本发行 条件审核
发行条件 逐项详细 比对分析
– 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 – 内部控制
行业业务 初步分析
– 竞争格局
– 市场容量
重大事项 专业判断
四、完善客户选择机制
2
完善保荐立项决策机制
二、制订尽调工作总表
在专项治理过程中发现,各阶段尽职调查工作不衔接,工作结论与
工作底稿有时不对应,上报后阶段尽职调查工作不持续,公司对尽职调
查工作是否到位难以完全把握等问题。在此次整改中,我们修订了《尽 职调查业务规范》,设计了尽职调查工作总表,切实落实尽职调查职责
二、制订尽调工作总表
确保尽职调查 工作的完整性
对各项尽职调查作业流程和格式进行标准化 作业方法 标准化 • 查阅复制原始资料、访谈咨询、走访会议、实地考察、实物 资产监盘、发函询证、抽查、审慎复核其他中介机构意见、获 取相关机构人员书面声明、计算、分析和判断 对工作日志、尽职调查计划格式进行标准化
沟通监控 标准化
重大方案、重大问题项目组要及时备案,内核部门要及时研 究和反馈,并根据每周报告实时跟踪项目组现场工作情况 项目组作业情况内控部门进行考核评分,实现对一线作业的 有效监控
第一部分
健全独立监控体系
—— 实现内控部门对投行业务的独立监控
一、健全独立监控体系
在专项治理过程中关注到,公司合规、稽核对投行的监控分工不清晰, 监管职责与风控有所重叠。 本次整改中,在制度层面做了以下调整,实现了对投行业务全过程的独 立监控。
一、健全独立监控体系
新制订《投行业务合规管理办法》,由公司合规管理总部对利益冲突、信 息隔离、人员资格管理、反洗钱等事项实施合规检查,加强对投行业务的 “事前”监控,确保合法合规 制订和修订《投行业务管理办法》和《投行业务风险管理办法》,由公司 风险监管总部负责对公司投行业务立项、辅导、内核、在会审核、发行承
尽职调查工作总表覆盖了发行人基本情况、业务与技术、同业 竞争与关联交易、高管人员、组织结构与内部控制、财务与会计、 业务发展目标、募集资金运用、风险因素及重要事项等九大尽职 调查领域,并将其进一步细分为162个大项和347个小项 尽职调查总表可以根据发行人情况实际特点进行延展,能够覆 盖自然人股东核查、问核制等新的要求
六、创新制度执行机制
2
以风控考核作为制度抓手
六、创新制度执行机制
3
以系统建设作为技术支持
本次整改重点强调对各项制度、机制的可操作性和留痕机制 建立了投行业务综合管理平台,主要包括项目管理、文档管理、客 户服务、部门管理、人员管理、业务培训等模块 实现了对项目运作全过程的作业留痕、及时提醒、信息统计、文档 归集等功能
投资银行管理平台——客户服务
第六部分
创新制度执行机制
—— 强化对业务部门各项管理机制
六、创新制度执行机制
在专项治理过程中发现,公司制度比较健全但执行不到位,缺乏制度执行 的监督和问责。为本次整改过程中修订完善了《保荐业务风险控制考核办法》、
《投资银行事业部业务部门考核办法》,充实了内核办人员,调整了内核办的
我们的服务案例等
客户服在服务过程中跟踪服务情况和客户反馈
探索客服专员现场走访与客户投诉问责机制
现场走访制度
客服专员一并参加现场走访,对客户服务情况进行了解和面 谈,掌握部门项目服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服务问责制度
在《保荐业务风险控制考核办法》中规定,在执业过程中被 客户投诉且事实清楚的,将对直接责任人、部门负责人扣分并 问责
五、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3
在一线服务的同时强化公司与客户的多层面接触
综合服务探索
多点接触制度:在一线人员客户 接触的同时,建立中台人员与客 户接触联系的机制
综合服务提供:向客户转达公司 多方面的专业服务能力、服务产 品,深化双方的了解和认知
保荐年会制度:公司层面每年举 行保荐年会,加强高层接触和了 解
质量评价反映 各阶段特点
财务顾问立项前,重点评价发行人行业和业务情况 保荐立项前,重点评价发行人主体资格、独立性、规范运作 等情况并判断发行人是否基本符合发行条件 内核前,重点评价发行人是否完全符合发行条件,并对项目 组执业过程进行跟踪评价 上市前,重点评价发行人是否仍能符合发行条件,并对项目 组在会审核期间执业过程进行跟踪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