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网络》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
了解网络规则
能力目标:学会“信息节食”;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养成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网络的正面作用,
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
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关于青少年该不该上网存在下面观点:
奶奶:孩子们回家后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脑,
网络彻底把孩子们从大人身边夺走了。
爸爸:有了网络,
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新闻,
发邮件,
在线学习,
可以充分利用时间。
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呢?今天我们就这些话题展开学习——合理利用网络。
二、新课学习
探究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活动(一) 学会“信息节食”,
合理使用网络
材料一中学生小明经常听同学谈论网络世界很精彩,
于是,
他便跟着同学去了一次网吧。
谁知这一去便一发不可收拾,
他一上起网来把什么都忘掉了。
家长、老师多次教育他,
他都不听,
经常在网吧一泡就是一个晚上,
后来竟发展到从家里偷钱到网吧上网。
由于经常浏览一些不健康的网站,
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视力也受到严重影响,
而且染上了吸烟的坏习惯。
材料二据有关调查显示:48.28%的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4 3.39%的青少年收到过含有暴力、色情、恐吓、教唆、引诱等内容的电子邮件或电子贺卡。
色情信息和暴力信息是青少年遭受网络伤害的两大因素。
14.49%的青少年因为相信了网上的虚假信息造成了财物损失或身心的伤害。
探究:材料一给我们什么启示?对于网络上冗杂的信息,
我们又该如何呢?
小结:①沉迷网络影响身心健康,
影响学习,
甚至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
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
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
更不可沉溺于网络,
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让谣言止于智者,
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明确: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和。
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
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能力。
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能力。
材料三:学习课文17页材料网络给你带来了哪些困扰?
明确: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
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
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
更不可沉溺于网络,
要学会“信息节食”。
材料四:阅读18页相关链接及方法与技能。
思考:面对网络谣言等不良信息,
该怎么做?
明确: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让谣言止于智者,
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不造谣,
不信谣,
不传谣。
从我做起,
文明上网!
活动(二) 遵守网络基本准则
某中学的贴吧内,
一个网名叫作“天龙”的学生,
发布了大量小林同学的照片,
其中有的照片含有明显丑化小林同学的意味。
照片发布后,
引发了一些嘲讽小林的跟帖。
(1)你怎样看待贴吧里的这种现象?
(2)如果你是小林同学,
你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并作回答。
小结:网络无限,
自由有界。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探究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活动(三) 网络让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2017年,
太原市首个专为老百姓排难解忧的互联网平台——在线服务信息系统正式上线,
这意味着县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向“互联网+”迈进了一大步。
过去人们跑腿才能解决的小事儿,
如今通过电脑网页、微信、QQ、手机APP、电话等方式就能立即反映到网络平台,
使之得到快速解决。
探究:(1)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材料反映了太原市利用网络给老百姓开通了解决困难的平台。
说明太原市能够正确运用网络。
(2)这一现象对于我们利用网络有什么启示?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活动(四) 网络传播正能量
某单位职工因患病走失,
该单位官方微博发布寻找该职工的信息。
信息发布后很快在微博等网络平台上被大量转发,
许多官方微博加入关注的行列,
一场寻找该职工的爱心接力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时展开。
两万多份寻人启事、千余人次搜寻,
无数充满爱心的网友参与寻人活动。
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走失的职工终于被找到。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网络公益活动?谈谈你的感受。
网络公益活动有环境保护,
知识传播,
公共福利,
帮助他人,
社会援助,
社会治安,
紧急援助,
青年服务等等。
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
高扬主旋律。
三、课堂总结
可以说今天的生活即网络生活,
我们处于现实与虚拟之中,
我们不仅要遵守现实社会的规则,
更要遵守虚拟世界即网络世界的规则,
让网络为我所用,
不要我为网络所困;让网络助力生活,
推动社会发展,
不要让生活困于网络,
不要让社会受阻于网络。
四、布置作业
预习第3课。
板书设计
合理利用网络
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 提高媒介素养,
积极利用互联网促进自己,
帮助自己
2. 不沉溺于网络,
要学会“信息节食”
3. 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不传播谣言,
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共同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教学反思
节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对网络的了解,
学会正确运用网络,
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总体教案设计能够符合学生的需要,
贴近教材,
正确处理了教学难点,
较好地解决了教材的重点。
但没有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没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仅仅是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了解了教材内容。
因此今后的教学过程,不仅要利用教材,
更要利用现实资料和学生的自身实践,
更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