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凭医生处方自行去药店购用抗生素的情况也占40%以上,在我国执业药师制度还不十分健全的情况下,自行购用当然不能保证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的。
在企图消灭一切传染病的思想主导下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破坏了人菌和谐。
众所周知,生活在地球生物圈中的人类,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成员。
在生物圈中,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总是处于有序的动态平衡之中,人类与每一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形成了天然和谐、共生共荣的大家庭。
谁破坏了这种平衡,谁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报复。
人类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除了少数微生物对人类有害外,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
只有处于人菌和谐的微生态平衡环境中,人类才能健康地繁衍。
而不合理使用众多的抗生素,势必破坏人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也必然遭到细菌耐药的报复。
在这方面,我国传统医药学思想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中医药学认为,不仅人本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且人与自然也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所谓“天人相应”。
人体生病是人自身或与自然界之间失去了平衡,中医治病是要借用中药的性味归经的偏性,去纠正人体的偏性,以恢复人体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平衡状态。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分析,可能就是通过中药的药理作用来调动人体的功能,譬如提高自身免疫力,以抵抗致病菌的侵害,恢复与正常菌群共生共荣的动态平衡。
收稿日期:2004-03-22
黄柏的临床药理作用
李峰1 贾彦竹2
1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医医院 2774002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医院 277400
关键词 黄柏 临床药理 中药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或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可分为关黄柏和川黄柏两大类,生于深山、河边、溪旁及树林中,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及河北、内蒙古、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广西等地,山东、甘肃、浙江也有生产。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
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肿祛腐。
临床上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痔漏、盗汗、遗精、骨蒸劳热、风疹瘙痒及疮疡后,伤口感染属阳症者。
据临床观察和药理研究,黄柏的临床应用机制为:①对肠管的影响。
对家兔的肠管作离体后试验发现肠管张力及振幅均增强、松弛、收缩增强,这分别为黄柏的化学成分黄柏酮、柠檬苦素、
小檗碱作用的结果。
[1]
②对血压的影响。
黄柏的水浸出液有降低
麻醉动物血压的作用。
[2]
③抗菌作用。
经动物实验表明,黄柏煎剂、水浸出液或乙醇浸出液对化脓性细菌抑菌作用强,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阳性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对绿脓杆菌也有抑制作用,但较弱。
作用原理与其对细
菌呼吸及RNA 合成的强烈抑制有关。
[3]
④对疮疡症的治疗。
由于黄柏在发挥抗菌解毒作用的同时尚可促进血管新生,迅速消除
炎症水肿,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肉芽生长和加速伤口愈合。
[4]
另外,黄柏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5],从而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徐国钧.生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50~251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2031~2035
3杨霓芝,黄春林.泌尿专科中医临床诊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75~309
4田代华.实用中医对药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87,697
5王建.中医药学概论.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5
收稿日期:2003-09-09
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陈志明 潘虹霞
广东省连州市中医医院 513400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临床应用 急症
参附注射液是由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川卫淮字
1998第013619号)的全国中医医院急诊科(室)必备中成药。
它是由黑附片、红参提取而成,是参附汤的现代加工中药针剂。
功具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的作用,临床运用广泛。
笔者在临床中把静脉用药与穴位注射很好地结合起来,成功抢救不少病例。
临床运用
1 休 克
主要表现是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全身湿冷,尿少,甚至不省人事,属中医厥脱证亡阳与气脱范围。
治疗时先以参附注射液4ml 穴注双侧足三里,继以参附注射液30ml 静注,15~20min 一次,直至血压回升或4次后,再以本品100~200ml 加入5%GS500ml 维持静脉滴注,临床中体会到治疗休克参附注射液用量宜大,多于30min 内血压回升,尿量增多,以心源性和低血压容量性休克效果最好。
2 心律失常
分房性、室性、室上性或缓慢型和快速型心律失常,中医属心悸范围,主要因心本身功能低下,心神失摄所致。
参附注射液能改善心传导功能。
临床以本品2ml 穴位注射三阴交或内关,继以参附注射液30~100ml 加入5%GS250ml 静滴,疗程7~14d ,对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通常穴位注射后即能起效。
无效者以参附注射液30ml 静推常可起效。
3 充血性心力衰竭
本病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本为心肾阳虚,标为水气凌心。
参附注射液能温阳益气,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肌血供,降低心肌耗氧量,通常以参附注射液1~2ml 穴注足三里,丰隆或定喘穴,继以本品60~100ml 加入5%GS250ml 静滴,连用7~10d ,能明显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4 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属中医癃闭范围,临床中以脾肾阳虚,湿浊气瘀血内阻为主要病机,参附注射液能温肾壮阳,改善肾小动脉血流量,消除水肿,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增加尿量,通常用参附注射液2~4ml 穴注肾俞穴、阴陵泉、并以本品60~100ml 加入5%GS150ml 静滴,连用2~3周,一般7d 后方能起效。
5 心脏复苏
心脏骤停,中医应属阴阳离厥范围,此时应以回阳治疗为主。
参附注射液不仅能回阳,而且具有兴奋α和β受体作用,增加心肌收缩力,临床中常与肾上腺素交替使用,心跳恢复时作为常规保护心肌药物,能提高复苏成功率,减少肾上腺素用量,防止“石心”发生。
6 痛 证
尤其是急重度疼痛,有关使用参附注射液止痛的报告不少,认为参附注射液能提高痛阈,疏通气机[1],临床中体会到先取参附注射液4ml 注足三里穴,经以本品20~30ml 静推,往往于1h 内止痛。
另外,参附注射液尚能增强体质,消除疲劳,适应于阳气虚和
・
191・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4月第16卷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