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湘美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湘美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湘美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画画你我他》教案教学目标:使学生们了解绘画人物的过程和重要点。

教学重点:面部特征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五官比例以及性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同学们,很多艺术家都给自己画过像,用自己的画笔生动地表现出自己的形象特点。

出示《自画像》图片:(1)凡高(2)伦勃朗(3)徐悲鸿(4)鲁本斯那么,大家来讨论一下老师刚刚所展示的《自画像》,它们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五官和神态;五官动态的细微变化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

)2、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从上面的图片了解到许多艺术大师用自己的画笔表达自己的艺术追求和生活态度。

我们是否也可以用画自画像的方式,带给同学们一份惊喜,一个会心的微笑呢?出示课题《画画你我他》。

二、自主赏析欣赏、分析作品:戴逸如的《自画像·牛博士专利(局部)》潘丁丁的《自画像(局部)》1、说说“他们”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幽默、夸张、形象、风趣、生动、令人难忘……)2、小组讨论:(一)、仔细观察,“他们”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从脸型、五官、发式等角度来分析,我们观察脸型常用的有形态观察法、字形分类法、亚洲人分类法)。

形态观察法:(1)椭圆形;(2)卵圆形;(3)倒卵圆形;(4)圆形;(5)方形;(6)长方形;(7)菱形;(8)梯形;(9)倒梯形;(10)五角形脸型。

字形分类法:田、国、由、用、目、甲、风、申字形脸型。

亚洲人脸型分类:(1)三角形;(2)卵圆形;(3)圆形;(4)方形;(5)长圆形;(6)杏仁形;(7)菱形;(8)长方形。

(二)、你能不能联想到更多生动形象的形状并总结出一些规律呢?(生自由发挥,师总结)3、说说“我”的特征。

(如脸型、五官、性格等)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分析人物头部,现在我们知道人物头部是反应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很多画家通过对人物头部的刻画传达人物的特征。

三、欣赏评述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面像和性格特点,那么,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能将自己最具特色的个性完全的展现出来呢?我们来看看艺术大师是怎么样做的呢?出示不同表现手法的《自画像》:1、课本中的名家作品(卡通、国画)2、毕加索蒙克马蒂斯塞尚《戴帽的自画像》高更《带光环的自画像》(油画)3、达芬奇(素描)……找一找:选择一幅艺术家自画像说一说画家运用了什么手法?强调了自己的哪些特征?师小结:四、大胆尝试练一练:以《自画像》为题,运用合适的材料,画出自己的个性特征和爱好,向同学介绍自己,这可是你的名片哦!要求:1、能根据自己的五官特点画出个性鲜明的《自画像》;2、《自画像》鲜明地体现出自己的爱好和性格特征;3、自主创新,采用了其他的表现手法。

五、引导评价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引导学生互评。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同学们了解了头部脸型的差异,能选择合适手法,真切的感受了画自画像的乐趣,相信大家收获颇多。

下节课我们将把视点转向我们身边的好伙伴,画画最“美”的他们。

《卡通故事》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初步认识卡通及其表现特点。

2、让学生初步了解卡通的绘制步骤。

3、学生能大胆叙说故事,并能大胆运用卡通的形式去表达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1、卡通的表现特点。

2、一个卡通人物形象的绘制步骤。

教学难点卡通的表现特点。

教学准备教具: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

学具:教材、图画本、铅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导入师: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来听我们的课。

下面先请一名同学给我们讲个故事,谁愿意呢?(学生讲故事)师:这位同学讲得很棒,让我们为他鼓鼓掌!同学们,刚刚这位同学是用什么来叙述故事的呢?生:语言。

师:那么,除了可以用语言来叙述故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去叙述故事呢?生:文字、影视、绘画等。

师:很好!其中影视、绘画中经常用卡通的表现方法。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用卡通去叙述故事。

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翻到第二课《卡通故事》。

二、讲授新课(一)卡通的概念卡通为英语“cartoon”一词的中文音译,通常指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感的插画、绘画,现在也指画风抽象、情节较戏剧化、通常以儿童为对象的动画片。

好的卡通片往往有鲜明的卡通形象、幽默的情节、动人的故事。

(二)卡通的主要特点播放《毕加猪之功夫足球》,请同学们在观看过程中认真思考下卡通有哪些特点?主要从造型、语言、色彩等方面进行思考。

1、造型夸张。

2、语言简洁生动幽默。

3、色彩鲜艳。

(三)卡通常用的表现手法1、造型:夸张、拟人等手法。

2、除了本身形象的夸张外,还多运用辅助线条和文字配合表现。

提问:说一说卡通画中,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紧张、运动等情景的?(启发学生从卡通作品中寻找声音、情感、运动、音乐的画面。

)3、卡通画是怎样表现丰富的面部表情的?A、请同学们自己尝试表演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并观察下你周围的同学的表情。

B、出示各种不同的面部表情的卡通作品,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小结:喜怒哀乐的表情变化集中在眉毛、眼睛、嘴巴的变化上,卡通主要是对其进行夸张。

(四)编绘卡通小故事1、看图补充对白。

请为下面四格卡通画补充对白,再与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谁的对白更有趣。

2、卡通作品欣赏。

3、结合个人的所感所闻,大家一起创作一个幽默小故事;再根据表达需要,自行选择画幅的数量,2-4名同学合作编绘一个卡通故事。

《画家笔下的色彩》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感受色彩的魅力,了解色彩基本知识。

②学会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欣赏大量的图片感知色彩,感受画家笔下的线条与色彩所传达的不同的感觉。

②自主探索用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受艺术家对艺术的真挚感情,养成积极观察、传达情感和表现美好生活的良好习惯。

②提高色彩的感知能力,培养善于想象、大胆表现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1、在对色彩的感知、识别中感受色彩的美,了解色彩的相关概念。

2、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欣赏、运用色彩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能力。

教学难点1、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同时融入色彩的基本知识。

2、运用不同线条、色彩的组合与搭配进行有主题的表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原色,十二色环等。

教学过程一、由看图片选颜色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小游戏:看图选词:你手中有七个颜色的卡纸,选择其中的一个来代表你看到图片时的感受。

相继出示三张不同的图片:1、婴儿2、年轻的舞者3、一对老夫妇学生根据每幅图片的内容,选择符合自己心理感受的颜色,并说出原因。

小结以后提出问题:色彩有没有情绪?能不能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引出课题:画家笔下的色彩——情绪、情感的色彩表现二、欣赏蒙克的《呐喊》初步引发学生对色彩表达情绪的感受1、出示蒙克的作品《呐喊》让学生根据自己看到图片的感觉,给作品起名字。

2、出示作品的名称、作者3、提问(1)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2)你认为作者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情绪?(3)你会选择七个色卡纸其中的哪一个,代表你看到图片时的感受呢?4、介绍蒙克悲惨的身世,进而引出蒙克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由来三、欣赏凡高的《向日葵》,初步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1、快速展示凡高的多幅向日葵作品2、出示凡高的自画像,简单介绍凡高的生平3、出示凡高最经典的向日葵作品之一(1)你从作品中感受到了什么?(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从笔触、色彩上与蒙克的《呐喊》进行比较分析)(3)色调知识的讲解。

欣赏同一图案,不同色调带来的不同感受。

(4)三原色、三间色的讲解(现场调色演示)(5)借助色环、色谱学习色彩的纯度、明度以及同类色,初步了解色彩的冷暖四、利用今天课堂所学知识,欣赏凡高的《星月夜》1、用今天课堂多学的知识,自主欣赏凡高的《星月夜》2、欣赏学生大胆变换色调创作的“星月夜”五、学生创作练习1、把梵高的《星月夜》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设计色调2、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手法进行创造(笔触、色块等)3、将你的这幅画所要表达的情绪归纳为一个词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六、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作品,谈谈要表达的情绪,其他同学可以谈谈对他作品的感受2、教师小结《标志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生活中的标志,学习标志设计的几种常用手法。

2、过程目标:在大胆表现、自我创意中,打开发散性的设计思维。

3、情感目标:认识标志设计之美,体验标志创意之美,增加对设计的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认识标志的分类和几种标志设计的手法进行创意设计。

2、难点:如何使想法转化为独特和优美的标志图形。

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等。

学生:作业纸、笔等绘画。

教学过程一、圆形相加游戏导入,理解标志的元素。

1、圆形相加游戏一个圆形……两个圆形……三个圆形……红绿灯四个圆形……奥迪五个圆形……国际奥委会(答案千千万)2、引导学生发现打开教材,用加法的概念欣赏和理解教材中历届奥运会的标志构成元素和深刻内涵。

3、概括要点,揭示课题在师生图形对话中,板书:标志设计二、从标志的分类中展开红绿灯、奥迪、五环正好是标志的三个不同门类:即公共标志、企业标志、机构标志。

教材中还例举了其他门类的标志——认识标志的分类。

三、从标志设计的方法中深入不同门类的标志各式各样,设计方法却有相同的规律可循。

1、方法一:加法,举例引导将象征的图案通过“加法”结合,是标志设计的重要手法。

奥迪:四个图形象征四大分部,组合叠加象征企业合并。

奥运五环:五圆形象征五大洲,组合叠加象征团结友爱。

结论:运用抽象图案的象征,通过“加法”,丰富的设计内涵,形成了标志。

加法延伸:我们也可以运用形象图案的象征,通过“加法”,传递信息,形成标志。

2、方法二:减法通过“减法”,将标志图案简洁明确,也是标志设计的重要手法。

注意危险:醒目的黄黑警示色,单纯的感叹号,“减”略却快速地传达了信息,形成标志。

非机动车行驶:醒目的蓝白色,简化的自行车图案,“减”略却明确地传达了信息,形成标志。

结论:运用减法,抓住事物的最基本最典型特征,简洁明了地传达信息,形成标志。

3、方法三:划等号除了“加法”和“减法”,要善于画“等号”,找到最契合表现主题的标志图案。

加法,通过组合使得标志丰富内涵;减法,通过简略使得标志简洁明了。

有了加法和减法,我们还要在设计中学会划“=”号,即标志图案和表现的主题一定要有关联与共性。

四、设计实践推导兼作业:也以脸形为创意,设计学校各环境和学科特性的标志。

五、评价根据三法进行评价:在作业实践中,运用好“加法”“减法”“等号”,通过最终的作业评比,总结出标志设计另一个重要的原则:独特(创意)新颖(美观)。

符合了以上原则的标志,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才有较长的时效性和适用性。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激励学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