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第三节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第三章第三节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概念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是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定 的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和组织的基本态度、基 本知识、基本行为。
什么最重要
1988年,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
人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
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这
位白发苍苍的学者答道:“是在幼儿园。”“在幼 儿园学到些什么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 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整齐; 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
一的脚,并发出“叮咚,请开门”的声音,研究者让研究者二 进入教室。
观察结果:
一开始不知道如何进入教室的儿童,在研究者二的情境提醒下 ,基本上都能习得研究者二的方式顺利进入教室。
案 例 分 析
案例一分析:
例中的活动目的是想发展幼儿的语言和社交 技能。
通过观察学习他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学习掌握 基本技能
案例一:
案 例 分 析
创设情景一:
儿童在无人陪伴下进入教室,教师与其他儿童在另外的房间。
门口坐着一个叔叔(研究者),背倚门框,用一只脚踩到门框
的另一侧,坐姿不雅,但足以挡住入口处…… 观察结果: a.能用委婉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b.等待,然后发脾气,不能很好得进行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意思;
1.有目标意识 2.正确理解目标与内容的关系(并非一一对应) 3.考虑目标达成所需要的“关键学习经验”
思考:
可以通过选择哪些内容来达成“能进行 简单的分类”这一目标?
如几何形体的分类;颜色的分类;玩具的分类; 动物、植物的分类;服装的分类等等。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二)基础性原则
含义: 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该立足于幼儿基础素质的全面发 展,并为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经验中心倾向
课程内容则是指学生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和 教学环境应该获得的认识、态度、行为方式 等。它们存在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中。
一、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课程内容的成分构成: 1、客观世界的知识; ——这个世界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些事 实 、原理、规律、关于客观事实的知识。 2、活动方式的经验; ——一种经历到的、实际体验到、习得的东西 3、创造性活动的经验; ——自己独特的活动结果,发挥你的想象和创造去 解决某个问题,这样的一种经验 4、对待世界和客体的情感/评价态度的经验 ——情感体验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
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
涵义
范围和类型 选择的原则或标准 选择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思考:主题在小、中、大班的分布有何规律? 为什么?这样分布?
一、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往往取决于怎样理解课程。
学科中心倾向
课程内容指的就是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 法则等,它们主要体现在教材之中。
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
,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1
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知识 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态度 有助于幼儿发展 的基本行为
2
3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一)有助于幼儿获得基础知识的内容 幼儿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 (1)生命活动必须的知识。 (2)有利于幼儿解决基本的生活、交往问题的知识。 (3)为今后学习系统的学科知识打基础的知识。 (4)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生活环境的知识。 (5)为成长为未来社会的高素质公民奠基的知识。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三)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态度
案 例 分 析
让幼儿饭后漱口,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小朋
友认为自己吃得东西很干净,所以不愿意漱口。
有一幼儿园老师做一小实验,用杯子接小朋友的漱口 水,另外几个杯子盛清水,让儿童去观察这两种不同的水 。 儿童观察发现开始两者区别不是很大,隔几天后发现有漱 口水的杯子里很脏…… 当孩子们发现了这一现象以后,该教师请幼儿园医生 来解释这种现象。
慢慢地,老师发现孩子们能够自觉坚持饭后漱口了!
分析案例,指出案例中教师 的目的如何?她主要采用
了哪种方法途径来组织内
容?
案例分析:
案 例 分 析
案例中教师的目的是改变孩子对饭后漱口的态度,愿
意漱口,很明显其课程内容属于有助于培养幼儿情感 态度这一方面。 案例中的教师主要通过幼儿认识到并真正理解了饭后 漱口对自我身体健康的实际含义,来形成对饭后漱口 的良好意愿。这实际上就是采用了让幼儿能理智分析 的方法来帮助幼儿发展基本态度。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类型
1、按学科结构分类 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 2、按活动对象的性质或学科与心理相结合的方式划分 健康、科学、社会、语言和艺术 3、按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或围绕关键经验的活动划分 游戏、工作、唱歌、律动、感觉、故事、实物观察、烹饪 4、按幼儿心理发展领域划分 自我意识、社会能力、文化意识、交际能力、动作与感知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美感与创造意识
判断以下知识属于幼儿掌握的基本知
识中的哪一类?
1、饭后漱口 2、节约用水 2、礼貌用语 3、图形的形状 4、不玩火 5、动物的种类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
(二)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行为
阅读以下研究实例,说
说例中的活动目的是想发
展幼儿的哪种行为技能?
例中幼儿是如何了解和
掌握基本的活动方式和方
法的?
字典中动物的概念
老虎,野兽名,毛黄褐色,有条纹,性凶猛,能 吃人和兽类。 虎,皮毛可以制成毯子和椅垫,肉可以吃,骨、 血和内脏都可以入药。 熊,熊的脚掌脂肪多,味美,是极珍贵的食品。 狸,肉可以吃。 海豚,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脂肪可以炼油。
c.一直等待或采取极端方法(从叔叔的腿下爬进)
案例一: 创设情景二:
案 例 分 析
儿童在无人陪伴下进入教室,教师与其他儿童在另外的房间。
门口坐着一个叔叔(研究者一),背倚门框,用一只脚踩到门 框的另一侧,坐姿不雅,但足以挡住入口处……当有小朋友不
知道如何才能进入教室时,研究者二出现,用手按一下研究者
三、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一) 合目的性原则
(二) 基础性原则 (三) 价值性原则 (四) 发展适宜性原则 (五) 兴趣性原则
(六) 直接经验性原则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一)合目的性原则
含义:所谓合目的性,指的是选择的课程内容必须符合
并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
如何去落实这一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