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少年聂耳》教学设计

《少年聂耳》教学设计

《少年聂耳》教学设计
里木店中心小学吕晓航
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以“名人小时候的故事”为专题来组织单元的,《少年聂耳》是该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

文章记叙了我国杰出音乐家聂耳小时候酷爱音乐,专心致志学习音乐的故事。

内容通俗易懂,围绕“少年时代他就非常喜欢音乐”这一主题记叙了少年聂耳向邻居木匠师傅学吹笛子和在西山大青树下练吹笛子的动人故事。

主题鲜明,文质兼美,是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专心做事,学好本领的好文本。

设计理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充分地读通、读顺、读懂课文,使学生在感知——感悟——积累——运用这一系列的阅读中实践、整合,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受到语言训练和思想启迪,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读中感悟和思考,深入学习体会“专心致志做事”的良好品质。

2、了解聂耳,走近聂耳,拓宽知识视野。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内容,学习聂耳专心致志地做事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国歌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义勇军进行曲》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歌曲吗?是啊!多少次我们听这激昂的国歌奏响,伴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我们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你们知道它是谁作曲的吗?我国的国歌下是聂耳作曲的,他是我国杰出的音乐家,你们想知道他是
怎样的一个人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少年聂耳》。

3、板书课题
4、简介聂耳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要求汉字拼音对照读,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同桌分自然段互读,互听,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老师要请几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聂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三、围绕主线,品味探究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一段,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师简单介绍聂耳的其他作品)
2、同学们请看,这就是聂耳,美妙的笛声已经让他着迷了,在文中第二自然段有几个描写聂耳动作神态的词语,大家找一找,试着填写表格。

(生交流汇报)
3、表演:听着这美妙的笛声,聂耳入神了,“坐”“托”“眼睛一眨也不眨”“侧耳倾听”把一个专注,认真的小男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们共同来模仿一下聂耳当时的情景吧。

4、正因为聂耳是如此的喜欢音乐,所以他想学吹笛子,在第3自然段中有一个词充分体现了聂耳求学的态度,找一找,是哪个词?(师讲解“恳求”一词)
5、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

同学们读得真好,如果我是那名木匠师傅听到他的恳求也会答应他的,聂耳终于如愿以偿。

他天天都去学吹笛子,“天天”一词,说明聂耳是的学习态度是什么样的?
6、可是他也是个孩子,也喜欢游玩。

那么他去了哪?去做什么了?请大家到第4自然段找一找答案吧。

7、请看,聂耳正站在细雨中吹着笛子,大家试着找出第五自然段中描写他神态的词语,填写表格。

8、试背诵第五自然段。

9、配乐朗诵第六自然段。

小结:蒙蒙细雨也无法阻止聂耳对音乐的执著,正因为聂耳少年时代就喜欢音乐,勤学苦练,专心致志,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音乐家。

四、回归整体,升华主题
回顾整篇课文,文章从“听”学、练三个方面来讲述聂耳是如何学习吹笛子的。

突出体现了聂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我们知道了什么道理?(学生自主发言)
五、拓展延伸,增加积累
1、那么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做事专心致志的人呢,互相说一说。

2、收集关于专心致志的名人名言,拓宽视野,增加积累。

六、总结收获,乐曲欣赏
板书设计:
3、少年聂耳
专心致志
喜欢音乐音乐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