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标准

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标准

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的相关术语及定义、基本要求、经营管理要求、生产型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和生活型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的新建、改扩建及经营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110 商场购物环境与营销设施的要求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SB/T 10393 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农村居民消费农村居民通过商品或服务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过程或行为,包括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

3.2 农村居民生产性消费农村居民通过商品或服务满足其生产需求的过程或行为。

3.3 农村居民生活性消费农村居民通过商品或服务满足其生活需求的过程或行为。

3.4 农村居民关联消费农村居民消费一种商品或服务的同时,对相关商品或服务产生的消费,包括生产性关联消费和生活性关联消费。

3.5 农村居民生产性关联消费农村居民进行生产性商品或服务消费时,对相关商品或服务产生的消费。

(如农村居民消费诸如化肥、种子、农药等用于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商品或服务时,产生对化肥、种子、农药等诸如价格信息、用法用量指导、互补品、替代品等的需求。

)3.6 农村居民生活性关联消费农村居民进行生活性商品或服务消费时,对相关商品或服务产生的消费。

3.7 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店地设在乡镇或村,通过连锁经营,满足农村居民消费和关联消费的场所。

分为两种类型,包括生产型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和生活型商贸综合服务中心。

3.8 生产型商贸综合服务中心以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商品及服务为主的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满足农村居民生产性消费及其关联消费需求。

3.9 生活型商贸综合服务中心以经营日用生活消费品及服务为主的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满足农村居民生活性消费及其关联消费。

3.10 商圈是指以店铺坐落点为核心向外延伸一定距离而形成的一个方圆范围,是店铺吸引顾客的地理区域。

它由核心商业圈,次级商业圈和边缘商业圈构成。

核心商业圈是离商店最近,顾客密度最高的地方,约占商店顾客的50%—70%,核心商业圈的外围,则顾客较分散,市场占有率相对减少。

4 基本要求4.1 功能定位是全省市场服务体系下的一个网络节点,重点为农村市场服务,采取连锁经营,具备与农家店经营业务的指导与协调。

4.2 选址4.2.1 应设在经济相对发达、人口相对较多、商业设施相对不足的乡镇或村,重点宜设在城市郊区的居民新村、平坝地区的新型社区、丘陵地区和盆周山区的新型村落、贫困山区的扶贫新村以及灾后重建的农村集中居住区。

4.2.2 应符合当地用地规划和城乡规划,远离污染源。

4.3 规模4.3.1 设在乡镇或几个邻近村共建的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营业面积宜在500㎡左右,有相应规模的停车位。

4.3.2 设在大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的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营业面积宜在300㎡左右,有相应规模的停车位。

4.4 建设原则4.4.1 按照“用地集约、空间集中、服务集成”的原则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

4.4.2 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应以投资新建为主,按经营范围、商品种类、综合功能和经营规模,进行总体设施施工,做到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便利消费、服务集中;少数改扩建项目,建筑物应连为一体,进行统一设计施工。

4.5 建设形态应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习惯,采取单层直线型、四合院型、双层楼型或其他建设形态,建筑物应连为一体。

4.6 经营环境要求4.6.1 应按经营商品和服务的不同进行业务分区,并按业务分区配置商品陈列设施。

4.6.2 店堂应进行必要的装修,墙壁和地面便于清洁,店内整洁、通风、明亮。

4.6.3 室内空气流通、清新,并符合GB/T 18883的要求。

4.6.4 应有与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相适应的仓储设施。

4.6.5 配备消防设施或消防器材。

4.6.6 所有的商贸综合服务中心标识应统一、醒目。

4.7 物价管理执行国家价格管理政策,所有商品都明码标价。

4.8 从业人员管理4.8.1 各岗位的从业人员都具有与其岗位相适应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经过培训,考试合格。

4.8.2 遵守职业道德,坚持诚信经营,并接受店铺定期考核。

5 经营管理要求5.1 采取“谁建设、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

5.2应选取专业的信息内容运营服务商,提供统一的信息设备和信息服务功能。

5.3 经营者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并有义务向上级信息管理平台报送数据。

6 生产型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6.1 选址6.1.1 符合4.1的要求6.1.2 宜选在农业活动需求比较集中,生产性消费及其关联消费程度高的乡镇或村。

6.2 商圈与目标顾客辐射有生产性消费及其关联消费需求的农村居民至少3000人。

6.2.1 设在镇的生产型商贸综合服务中心,辐射全镇,主要目标顾客为本乡镇居民。

6.2.2 设在相对大的行政村或自然村的商贸综合服务中心,以服务本村居民为主。

6.2.3 几个相邻村共建的商贸综合服务中心,以服务相邻村居民为主,辐射范围不超过3公里。

6.3 业务构成包括生产性商品经营、信息服务、废旧物资回收、农产品收购和其他生产性关联消费服务。

6.4 业务分区与经营要求分为商品经营区、信息服务区、废旧物资回收区、农产品收购区和综合服务区,分区统一经营或独立门市经营,并标识清晰。

6.4.1 商品经营区6.4.1.1 以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和小型农机具为主。

6.4.1.2 应使用合格、未超过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并按国家规定定期送检。

6.4.1.3 可向农民提供配送服务。

6.4.1.4 开架经营或开架经营与柜台经营相结合,售货设施符合SB/T 10393—2005 4.2.1.2的规定。

6.4.1.5 可采取电子信息屏或纸质材料进行农资品牌或农产品生产新技术的宣传活动。

6.4.1.6 经营化肥农药的场地应与食用商品或农产品严格隔开,防止污染。

6.4.2 信息服务区6.4.2.1 应具备与互联网相通的信息设备,配备适量桌椅。

6.4.2.2 信息设备应安装信息服务系统,整合利用目前农村已有的信息资源,提供农资信息、农技知识、就业信息、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产品价格信息、农产品预警预测、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功能。

6.4.2.3 配备专门的从业人员进行信息辅助查询和电子商务介绍和指导。

6.4.2.4 应作为提供电子商务在线交易功能网上订货的货物配送点。

6.4.2.5 有效利用空间,提供农技知识和就业等培训。

6.4.3 废旧物资回收区6.4.3.1 应配备专业人员开展废旧物资回收工作。

6.4.3.2 回收的废旧物资应分类存放,对可能污染环境的物品严加管理。

6.4.4 农产品收购区6.4.4.1 从事农产品收购、代收、代购和仓储业务。

6.4.4.2 从事鲜活农产品的收购、代收、代购、代销或仓储业务的区域应配有相应规模的冷藏设施。

6.4.4.3 应配有专业人员。

6.4.4.4 收购的农产品应分类存放。

6.4.5 综合服务区6.4.5.1 可设置农民书屋等公益性设施项目。

6.4.5.2 可设置金融、保险、邮政、电信、劳务、医疗等服务机构。

6.5 商品质量管理6.5.1 建立商品准入制度和可追溯制度,对进货渠道和供应商进行登记。

6.5.2 农资产品应实行信用销售,建立信用管理档案。

6.5.3 建立商品质量责任制度。

6.5.4 涉及消费安全的商品应通过质量认证。

7 生活型农村商贸综合服务中心7.1 商圈与目标顾客同6.2。

7.2 业务构成应包括生活性商品经营、信息服务、农产品收购和其他生活性关联消费服务。

7.3 业务分区与经营要求应分为商品经营区、非处方药品区、信息服务区、农产品收购区和综合服务区,独立门市经营并标识清晰。

7.3.1 商品经营区7.3.1.1 以经营日常生活必需品、食品、副食品为主。

7.3.1.2 应使用合格、未超过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并按国家规定定期送检。

7.3.1.3 宜采取开架自选经营方式,售货设施符合SB/T 10393—2005 4.2.1.2的规定。

7.3.1.4 可采取电子信息屏或纸质材料进行经营商品品牌的宣传活动。

7.3.2 非处方药品区7.3.2.1 宜采取开价自选与柜台相结合的经营方式。

7.3.2.2 应配备专门的人员从事售药和指导。

7.3.2.3 所有药品应严格进货渠道,规范管理。

7.3.3 信息服务区7.3.3.1 应设置与互联网相通的信息设备,配备适量桌椅。

7.3.3.2 信息设备应安装信息服务系统,整合利用目前农村已有的信息资源,提供生活必需品价格信息、电子商务、就业信息、生活常识、天气预报等信息服务功能。

7.3.3.3 配备专门的从业人员进行信息查询和电子商务介绍和指导。

7.3.3.4 应作为提供电子商务在线交易功能网上订货的货物配送点。

7.3.3.5 可有效利用服务空间,提供就业等培训。

7.3.4 农产品收购区具体要求同6.4.4。

7.3.5 综合服务区7.3.5.1 可设置农民书屋、健身器材等公益性设施项目。

7.3.5.2 设置家电维修、理发店等服务门店。

7.3.5.3 可设置金融、保险、邮政、电信、劳务、医疗等服务机构。

7.4 商品质量管理7.4.1 建立商品准入制度和可追溯制度,对进货渠道和供应商进行登记。

7.4.2 从配送中心以外购进食品,应通过企业认定的符合商品质量管理要求的供货商。

7.4.3 建立商品质量责任制度。

7.4.4 涉及消费安全的商品应通过质量认证。

7.5 卫生要求应符合GB/T 17110—2007中4.2.6的要求。

7.6 从业人员管理经营食品、副食品的人员应持有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办法的健康证,并定期进行检查。

附件:1.SB/T 10393—2005 4.2.1.2 内容有与所经营商品和经营规模相匹配的陈列货架活玻璃柜台,购物车、篮。

2.GB/T 17110—2007 4.2.6 内容4.2.6 卫生要求4.2.6.1 商店卫生标准值应符合GB 9670中2.1的规定。

4.2.6.3 销售熟肉制品等直接入口食品须设有专间或专柜,配有防蝇、防尘、防腐和冷藏、消毒设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