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刑诉思维导图—刑诉法概述

2020刑诉思维导图—刑诉法概述


自诉:提起自诉→法院立案→审判→执行
惩罚犯罪vs保障人权
刑诉的基本理念
实体公正vs程序公正
并重
诉讼效率vs公正
仅仅保障犯嫌被告人权❌
犯嫌被告权力至上❌
保障全体公民和诉参的人权,只不过应 当重点保障犯嫌被告的辩护权实现✅
刑诉的基本范畴
刑诉目的 刑诉价值 刑诉职能 刑诉构造
刑诉阶段
内容
根本目的:维护社会秩序 直接目的:惩罚犯罪保障人权
犯罪控制模式:惩罚犯罪➕追求效率➕程序为实体服务
正当程序模式:讲权利➕重程序
理论分类
家庭模式:国家与个人是和谐关系
实体真实主义:实体优于 程序➕程序服务于实体
积极实体真实主义:只要实体,不要程序 消极实体真实主义:既要实体真实,又要避免处罚无辜
正当程序主义:事实认定应依正当程序,我国认为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应当并重 秩序:社会秩序➕本身有序➕法定程序
宪法的许多规定要通过刑诉法保证刑法的实施来实现,要通过刑诉法本身的实施来实现
刑诉制定目的与任务
制定目的
来自于
直接任务: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任务
重要任务: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人身财产民主及其他权利
”人权条款“刑诉法2:中国刑诉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 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 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尊重和保 障人权,保护公民人身财产民主及其他权利,保障社会 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程序对程序
仅体现独立价值
工具价值:服务于实体,帮助于实体实现 独立价值:影响、制约实体法实现 刑诉的程序性条款,构成了各国宪法或宪法性文件中关于人权保障条款的核心
刑诉法规范和限制了国家权力,保障了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人权和自由
刑诉法与法治国家
各国刑诉法规范中有关强制措施的适用权限条件程序,羁押期限,辩护,侦 查审判原则与程序等规定,都直接体现了宪法或宪法性文件关于公民人身住 宅财产不受非法搜查逮捕扣押,以及犯嫌被告有权获得辩护等规定的精神
前者是站在刑诉法与刑法关系的角度上而言的价 值,后者是就刑诉法自身特点而言的价值
刑诉法概述
实体对实体 实体对程序
不符合刑诉法vs刑法
刑诉法概念
刑诉法的概念与特征 刑诉法的概念与渊源
刑诉法vs刑法的关系
实体法和程序法 具体而言
程序对实体
程序服务正常的定罪量刑→工具价值 程序制约正常的定罪量刑→独立价值
当事人正的特点
缺点:易造成审判效率的降低,诉讼成本高昂
种类
现代
职权主义
特点:大陆法系,法官有主动权,诉讼目的是实体真实 优点:有利于提高效率以及发现事实真相
缺点:程序正义性略显不足
混合式
特点:日意,当事人主义为主,职权主义为补充
我国:控辩式,法官居中裁判,强化控辩平等对抗,控审分离 公诉:侦察机关立案→侦查→提起公诉→审判→执行
公正:实体公正➕程序公正
效益:效率➕收益
控诉:检察院、自诉人及其法代、被害人及其法代近亲
辩护:犯嫌被告及其法代辩护人etc 审判:法院
价值影响目的,目的决定构造
概念:控辩审三方在刑诉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完整的刑诉构造仅存于审判阶段
古代:弹劾式vs纠问式
特点:英美法系,控辩双方居主导地位,陪审团审判,程序上以保障人权威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