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宪法学 选举制度

宪法学 选举制度

第十一章
选举制度
第一节 选举制度概述
一、概念 选举

选举制度——一国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 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与国家公职人员的原 则、程序与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
广义选举指的是政权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和 群众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根据选举人意志,按 照一定的形式和程序,选拔、推举代表(议员) 或主要负责人的活动。 狭义选举仅指选民或代表(议员) 根据自己 的意志,依照法定形式,选出一定数量的代表 机关的。通常我们所指的选举和被代表(议员) 或国家机关组成人员选举是狭义选举。

其他各国对选举权的限制大致同我国。 但是对于被选举权往往有限制:
1、国籍资格 2、年龄资格 美国规定参议院议员的最低年龄为30岁,意大利参议员 的最低年龄则为 40岁,两国众议院议员的最低年龄均 为25岁; 3、财产资格 这种限制在19世纪以前非常普遍,现今主要表现在一些 国家所实行的选举保证金方面。

1、普遍性: 《选举法》三个方面的条件


《刑法》第五十四条 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 由的权利; (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 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第五十五条 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除本法第五 十七条规定外,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 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 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

关于农村与城市代表人口的比例问题:
邓小平的说明 早期的通说(保证无产阶级领导、代表素质) 目前的学说(实质上的平等) 反对意见

实质上的平等是否可以适用于对选举权的保障?指出对选
举权的保障只能适用形式上的平等。 实质上的平等原则一般仅适用于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而这 一制度保护的非弱者。
情况下,布朗不得不宣布辞职。

选举制度

1949年《人民代表法》,1969年修改。目前下院选 举,主要依据该法。
候选人资格:两名选民提名,八名选民同意。 选举保证金:500英镑

议会下院的选举通常提前举行
首相可以把大选日期定在上一次大选后5年内的任何一天,但 需要提前一个月宣布大选日期。

现行的计票制度明显有利于两大政党 两党制并不等于两个政党

比例代表制: 优点是得票率低的小党也可获得席次; 缺点是易造成议会小党林立,且投票对象是政 党,选民无法罢免当选人。
自民党:294 民主党:57 维新会:54 众人党:18 共产党:8 无所属:5
公明党:31 国民党:1 未来党:9 社民党:2 新党大地:1
日本2012年12月大选

由于采比例代表制易造成小党林立、议事效 能不彰,在内阁制国家则会产生不稳定政府, 昔日欧洲实行该选制诸国,如德国魏玛共和 及法国第三、第四共和国为此吃足苦头,于 是法国在第五共和国改两轮多数代表制;德 国于二战后规定政党须达到得票率5%或3席门 槛始可分配席次,之后他国纷纷仿效,例如 以色列2%、意大利4%、俄罗斯7%、日本2% 或5席,比利时同德国5%。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史卫民在分析了建国以来表决方式跌宕起伏的 曲折历程后发现,凡是政治气候正常、民主氛围浓郁的时期,表 决所采用的形式往往是无记名投票或电子表决器表决。 比如,1953年全国人大已经明确规定选举和市级以上官员的 任免必须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但是到了1958年情况急 转直下,鼓掌又成了人大表决时的主要方式。到了1966年文 化大革命开始,更是连选举和任免时的无记名投票表决也被取消 了,“文革”及随后“两个凡是”时期,所有的表决方式都被一 片片掌声代替。 直到1979年以后,举手、无记名投票以及电子表决器等表决 方式才逐步推广。 1990年,电子表决器开始在人民大会堂启用。


功能 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
1、为人民主权原则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实现
2、选举制度为选民监督权利行使者,甚至在一定条
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制度化的手段;
3、选举制度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选民民
主意识得以提高的有效途径;
4、选举制度还是社会矛盾、社会危机化解的“安全
阀”。
二、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
工程师冯炳洪2006年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介绍说,这套电子 表决系统,“只计算赞成、反对、弃权三种票各自的总数, 而不会记录某位代表投的哪一种票。” • 每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在按下表决器时,总会有很多 照相机和摄像机记录下那神圣的一刻,而这种拍摄和记录, 也给无记名的电子表决带来了压力。 • 给表决器加个盖子! • 请用三个指头按表决器! 有学者指出,香港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女士参加全国人代会, 她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同时放在电子表决器的三个键 上进行表决的。
(二)多数代表制、比例代表制和混合代 表制 多数代表制——候选人依法定标准,得票 较多者即可当选的制度。
比较多数代表制——候选人得票比较多数者当
选,而不必过半数。(英国、美国、加拿大、 印度等) 绝对多数二轮投票制——须有投票总数的二分 之一以上方可当选。(法国国民议会和总统 两轮选举)

二战期间,时任首相丘吉尔领导全国联合政府,英国 上下一心,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2010.5月6日举行大选,保守党成功超越工党成为议 会第一大党,但其席位未能达到半数。保守党和工党 都必须拉拢议会中的其它力量才能组建联合政府,而

排名第三的自由民主党由此成为关键力量。自民党先
后与保守党和工党开展谈判,但据工党内部人士11日 透露,该党跟自民党的谈判实际上已经破裂。在这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中没有规定是等额还 是差额选举国家机关领导人。每次大会制定的选 举办法都规定是等额选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选举国家主席、军 委主席、国务院总理、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察 院院长时,都是实行等额选举。根据国务院总理 提名选举各部委正职领导人也是实行等额选举。
5、秘密投票原则(无记名投票) 6、代表监督和罢免的原则

议会选举可在5年任期前的任何时间举行。5 年任期从议会选举后的第一次议会会议开始计 算。选举时间的选择在于在任首相的决断。如 果政府广受好评,首相通常会在掌权约4年之 后“要求”举行议会选举,以便达到继续掌权 目的。
第二节 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与程序
一、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选举权的普遍性 选举权的平等性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 差额选举 无记名投票 选民或原选举单位对代表的监督和罢免
根据法国宪法,法国总统由普选产生,采用 “多数两轮投票制”。即在第一轮投票中如 无人获得超过半数的选票,则要进行第二轮 投票,由选民在首轮选举中得票率第一和第 二的两位候选人中选出一位担任总统。 2012年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4月22日举 行,时任总统、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萨科齐 与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在首轮投票中胜出。 2012年5月6日,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在第 二轮总统选举投票中战胜时任总统萨科齐, 当选为法国新总统。
镇,至少应有代表一人。
(第二款略)
3、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基于以下原因:
我国的面积太大,省级行政单位比一些直接选举
的国家面积还要大。技术上难以实行。 成本的原因 公民素质问题
2009年07月30日 新京报 联合国秘书长派驻阿富汗特别代表凯· 艾德28 日说,阿富汗将使用3000多头毛驴将数百万 张总统选举选票送往边远山区。
小选区多数选举制有两个长处: 第一,简单易行。 第二,一般认为小选区制可能形成稳定的 多数党政权。 缺点: 第一,存在死票现象。

譬如,2010年6月英国大选中,保守党全国范围得票 率约为36%,工党为29%,自民党为23%。自由民主党 得票率仅少6个百分点,但所获议席比工党201个。
第二,小选区制容易被地方资深者利用,辟 成其选举根据地。
4、职业资格 法官、文官、军人、警察、宗教人士 5、居住年限资格 6、政治权利资格 7、教育程度资格

形式上的普遍性和实质上的限制性。
形式上具有普遍性,但是只有县级和乡级人民代表大
会代表才能直接选举,县级以上的代表和其他机关的领
导都不能直接选举。
所以选举的普遍性只有和直接选举结合起来才有意义。
2、选举权平等性原则 选举权平等的基本含义指: 所有选民在一 次选举中只能投一个选票,所有选票的 效力完全相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阿富汗动用3000头毛驴运送大选选票(图)
4、差额选举原则
我国地方组织法对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国家机关领导人实行差
额选举的规定也是明确的。即,正职领导人,候选人人数一般应 多1人,进行差额选举;如果提名的候选人只有1人,也可以等额
选举。副职领导人,候选人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l至3人,人大常委
会委员的候选人数应比应选人数多1/10至1/5,由本级人民代表大 会根据应选人数在选举办法中规定具体差额数,进行差额选举。
四、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的关系
政党——特定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由特定
阶层中政治上最积极的分子组成的,具有明确
政治主张,为夺取、影响和巩固政权而开展活
动的政治组织。
政党制度——有关政党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有
关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各种制度
的总称。

二者有密切的关系,都是近代国家政治制度 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三、选举制度的体制: (一)地域代表制与职业代表制

地域代表制——按选民的居住地区划分选区或者
以县、乡等行政区域为选举单位选举代表或议员
的制度。

职业代表制——将选民依职业予以分类,根据职
业团体而不是居住区或行政区域选举代表的制度。 现代各国以地域代表制为主,兼采职业代表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