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三(上)期初生物试卷

2019-2020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三(上)期初生物试卷

2019-2020学年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三(上)期初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45.0分)1. 下列有关酵母菌、蓝藻、小球藻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都以DNA作为细胞的遗传物质C.都只能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D.都能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答案】B【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解析】【解答】解:A.蓝藻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A错误;B.酵母菌、蓝藻、小球藻都具有细胞结构,都以DNA为遗传物质,B正确;C.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蓝藻和小球藻属于有氧呼吸型,但也能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D.酵母菌和小球藻可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量,而蓝藻属于原核细胞,只能进行二分裂,D错误。

故选:B。

2. 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组成A、B、C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这三种单体的结构可用d或e表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中单体a、b的结构可用d表示,人体中d的种类有4种B.大肠杆菌细胞内单体c的结构可用e表示,e的种类约有20种C.a,b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C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D.A、B的多样性由d中的n充分体现,C的多样性由e中的R充分体现【答案】B【考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解析】分析图形:1.本题的突破口是A→B→C,进而推测出A是DNA,B是信使RNA,C是蛋白质;a表示脱氧核苷酸,b表示核糖核苷酸,c表示氨基酸;2.d表示核苷酸,n为含氮碱基,f表示五碳糖,m表示磷酸;3.e表示氨基酸。

【解答】解:A.根据图形分析已知a表示脱氧核苷酸,b表示核糖核苷酸,d表示核苷酸,人体内的核苷酸有8种,A错误;B.根据图形分析已知c表示氨基酸,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的种类大约有20种,B正确;C.A是DNA,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C是蛋白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 错误;D.C蛋白质的多样性除了与e中的R有关,还与氨基酸的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D错误。

故选:B。

3. 下列关于细胞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糖蛋白、糖脂、磷脂和胆固醇等B.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产生的CO2量比消耗的O2量多C.线粒体中不会出现ATP的水解和DNA聚合酶的催化D.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线粒体须经过两层生物膜【答案】A【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成分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解析】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此外动物细胞膜中还有少量的胆固醇。

2、人体细胞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

3、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4、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能够进行DNA复制、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

【解答】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动物细胞膜的外表具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和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也叫糖被,具有细胞识别、保护、润滑等功能,还具有由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形成的糖脂,A正确;B、人体细胞无氧呼吸时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其有氧呼吸时消耗氧气的量等于产生二氧化碳的量,因此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产生的CO2量与消耗的O2量相等,B错误;C、线粒体中有能量的消耗,需要ATP水解;线粒体内含有少量DNA,其中DNA能够复制,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C错误;D、有氧呼吸时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进入线粒体的是丙酮酸和[H],D错误。

4. 前成红细胞是哺乳动物的未成熟红细胞,该细胞内有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

下列所述生理现象可发生在前成红细胞内的是()A.肌动蛋白基因转录出相应的信使RNAB.[H]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并释放能量C.从内环境中吸收葡萄糖时,无需载体蛋白协助D.染色体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同步进行【答案】B【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解析】1、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解答】A、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肌动蛋白基因不能再前成红细胞内转录出相应的信使RNA,A错误;B、前成红细胞内含有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并释放能量,B正确;C、前成红细胞从内环境中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载体蛋白协助,C错误;D、前成红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会发生染色体的复制,D错误。

5.下列关于细胞质壁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B.动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根本原因是不具有半透膜C.一定浓度的甘油溶液可以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D.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答案】C【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解析】【解答】A.只有具有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B.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分离,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B错误;C.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在一定浓度的甘油溶液中先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后自动复原,C正确;D.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细胞液浓度可能等于、大于或小于外界溶液浓度,D错误。

故选C。

6. 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释放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的物质的量(或体积)之比叫作呼吸熵,如图表示玉米种子萌发时呼吸熵的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第10~20d中呼吸熵逐渐降低,呼吸底物可能还有脂肪B.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根据呼吸熵的大小可推断出呼吸底物C.同等质量的花生种子比玉米种子的呼吸熵高D.环境中的氧气浓度也会影响呼吸熵的变化【答案】C【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解析】1、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02→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玉米种子萌发时间的增加,细胞呼吸熵逐渐减小,说明细胞无氧呼吸减弱,有氧呼吸增强;当超过一定时间范围,细胞呼吸熵逐渐增大。

【解答】A、由于糖类和脂肪中C、H、O的比例不同,所以不同时期呼吸熵不同,第10~20天时呼吸熵逐渐降低,说明呼吸底物可能还利用了脂眆,A正确;B、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的呼吸熵等于1,而脂肪的呼吸熵小于1,所以用呼吸熵的数值可推断呼吸底物,B正确;C、由于花生种子中脂肪含量比玉米种子多,所以同等质量花生种子比玉米种子的呼吸熵低,C错误;D、环境中的氧气浓度会影响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强度,因而也会影响呼吸熵的变化,D正确。

7. 在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在同一时期发生的变化是()A.中心体的移动和纺锤体的形成B.DNA双链解旋和蛋白质的合成C.DNA数目加倍和染色体数目加倍D.核膜、核仁的消失和赤道板的形成【答案】B【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解答】解:A.大蒜是高等植物,其细胞中不含中心体,A错误;B.DNA双链解旋和蛋白质的合成都发生在分裂间期,B正确;C.DNA数目加倍发生在间期,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着丝点分裂的后期,C错误;D.核膜、核仁消失发生在前期,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不能说其形成发生在哪个具体时期,D错误。

故选:B。

8.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与蛋白质的关系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是其在体内易扩散的重要原因B.健康人年老后黑色素细胞因缺乏酪氨酸酶将导致头发变白C.人体神经元与肌细胞的差异与所含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有关D.细胞不同生命历程中蛋白质种类差异与核基因差异表达有关【答案】D【考点】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分化的实质及意义【解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解答】解:A.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是其在体内易扩散的重要原因,A错误;B.健康人年老后黑色素细胞因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将导致头发变白,B错误;C.人体神经元与肌细胞的差异与所含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而不是完全不同,C错误;D.细胞不同生命历程中蛋白质种类差异与核基因差异表达有关,D正确。

故选:D。

9. 如图是某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三个细胞部分染色体及其上的基因示意图,乙、丙均来自甲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产生的突变基因肯定可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B.乙细胞和丙细胞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C.丙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或ABD.若该动物产生基因型为Aab 的配子,则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答案】C【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解析】甲图含有四条染色体,其中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乙图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且所形成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 ;丙细胞是乙细胞的子细胞(卵细胞),所以其基因型为AaBB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解答】A 、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且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能分裂形成一个次级卵母细胞,所以甲细胞产生的突变基因不一定会通过卵细胞传递给子代,故A 错误;B 、乙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丙细胞只含一个染色体组,故B 错误;C 、丙细胞(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 ,所以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 或AB ,故C 正确;D 、该动物产生基因型为Aab 的配子,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故D 错误。

10. 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X 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