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血管保护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血管的保护方法,以提高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质量。
方法根据老年患者血管特点,从静脉输液针头和血管的选择运用、静脉穿刺方法的技巧、拔针后的按压方法与时间3方面加强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血管的保护。
结果本组30例(395输液例次)老年输液患者中,385例次(97.47%)穿刺针眼愈合时间≤2 d;376例次(95.2%)无血管触痛感;383例次(97%)穿刺部位无出现皮下瘀血。
结论根据老年患者静脉血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针头和血管,运用静脉穿刺方法的技巧和延长拔针后按压时间,对提高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标签: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血管保护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在生理功能方面都发生着退行性变化,血管的弹性降低,脆性增大,如何做好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血管的保护,对保证静脉输液顺利进行,提高静脉输液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笔者2010年1月~12月根据老年患者的血管特点从针头和血管的选择、穿刺手法的技巧、拔针后的按压方法与时间3方面加强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血管的保护,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取便利抽样方法。
选择2010年1月~12月在笔者所在科行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30例(395例次输液),男18例,女12例,年龄60~85岁,平均71岁;病种:高血压病9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4例、其他12例。
1.2方法(1)血管的选择:根据不同疾病选择适当血管。
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选择手足小静脉;糖尿病患者选择较直、管腔稍粗的血管。
(2)针头的选择:针头宜选择细、针尖,针面锐。
一般选择5~6号头皮针,输液量多时间长者留置5号套管针。
(3)穿刺方法:在行穿刺时,手背脂肪过薄且松弛的老年患者嘱其握杯状手形,用左手将其手部皮肤绷紧并固定;若瘦弱的手背,血管细且陷入两指骨缝中的患者,嘱患者手部放松,手腕下弯,操作者握其并拢的4指,把指缝的血管顶出。
然后以300角在血管上方轻、快直接进针,见回血沿血管再往前进少许,若弯曲的血管见回血即固定好,调节好滴速。
保持液体输入通畅。
(4)拔针按压方法与时间:输液完毕,采用先拔针后按压的按压方法,即在针头拔出血管壁后再迅速按压。
这样可将进血管和进皮的2个针眼均给予按压。
按压时间不少于10 min,勿揉[1]。
1.3评定标准采用血管针眼的愈合时间、血管触之有无疼痛感和皮下淤血3方面判断血管保护程度:穿刺部位血管针眼的愈合时间为l~2 d,血管触之无疼痛感,皮下瘀斑直径2 d;376例次(95.2%)无血管触痛感;19例次(4.8%)有血管触痛感;383例次(97%)无出现皮下瘀血;12例次(3%出现皮下瘀血)。
3讨论由于老年患者的皮肤及血管具有以下的特点:皮肤松弛,韧性增强,脂肪减少,血管浅易滑动,血管弹性降低脆变硬、硬化甚至钙化[4];血液粘稠度高、回血慢、凝血较快[3~5]。
因此,做好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血管选择及保护提高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成功率。
结果显示,本组老年输液患者中(97.47%)穿刺针眼愈合时同≤2
d;95.2%无血触痛感;97%穿刺部位无出现皮下瘀血,结果说明,选择适当的血管和针头,掌握静脉穿刺技巧和做好静脉的保护,可降低因穿刺引起的疼痛及皮下瘀血的发生。
分析原因如下:(1)根据不同疾病选择适当血管可降低穿刺失败的发生率,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选择手足小静脉,因为这患者的血管硬化主要表现在大中血管内,远心端的表浅小血管往往受损较少。
糖尿病患者选择较直、管腔稍粗的血管,这类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如果血管过细过短,回血往往没等到可视部分就凝固了。
造成穿刺失败[5]。
(2)在笔者所在科行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主要以疾病预防保健与治疗为主,静脉输液量较通常是500~2500 ml,虽然5~6号头皮针的阻力比7号头皮针的阻力大,但也能满足门诊老年患者一般输液滴速需求,5~6号头皮针较7号头皮针管径细、针梗短,对血管壁的损伤小。
有利于血管壁的修复。
(3)由于年患者皮肤和血管弹性差,受损后愈合能力下降,受刨血管壁容易重新裂开,所以拔针后按压时间必须达到10 min以上,以防止瘀血发生。
静脉穿刺时头皮针穿过皮肤与血管的位置常不统一.针尖刺入血管针眼要比皮肤肉眼所见针眼高0.2~1.5 cm[6,7].拔针后若用食指和中指齐按压,两指问会留有空隙,针眼就按不准,若用手掌按压,力度又不均匀,所以选择患者拇指顺血管方向按压,这样可将进血管和进皮的2个针眼同时压住。
从而避免了常规的拔针方法因针刃与血管的摩擦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皮下瘀血现管象的发生。
4小结老年患者由于机体衰退,绝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和多种器官疾病,血管弹性差,末梢循环不良,输液过程中渗出、输液不畅等发生率均较高。
通过对30例行静脉输液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到,根据老年患者的血管特点从头皮针和血管的选择、穿刺手法的技巧、拔针后的按压方法与时间三方面加强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血管的保护,对保证静脉输液顺利完成,提高静脉输液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晓惠,黄小梅.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方法的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3.
[2]唐淑芬.不同型号头皮针对社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效果的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08,l1(9):793-794.
[3]李娟.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的观察与护理.中国康复,2004,19(4):253.
[4]文学敏.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技巧.临床护理杂志,2005(3):56.
[5]宫娣.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血管选择及保护措施.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32(8):907-908.
[6]朱亚琴.浅谈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注意的问题.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6(3):275.
[7]刘慧.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穿刺的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
2008,5(33):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