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汽轮发电机组施工方案1施工基本程序2施工准备3开箱检验4基础验收处理5汽轮机底座就位、找正、找平6汽缸和轴承座安装6.1汽缸和轴承座拆检6.2汽缸和轴承座的就位、找正、找平7轴承与转子安装7.1汽轮机转子检查7.2轴承检查、安装7.3转子安装8缸内通流部件安装8.1隔板、隔板套等检查、安装8.2汽封间隙测量调整8.3通流间隙测量调整9滑销系统检查、调整10汽轮机扣缸10.1汽轮机扣缸应达到的要求10.2试扣汽缸10.3扣缸的要求10.4汽缸螺栓热紧11发电机安装11.1发电机定子安装11.2发电机转子安装11.3空气间隙和磁力中心调整12机组联轴器对中找正和连接12.1机组联轴器对中找正12.2联轴器铰孔、连接13机组的二次灌浆14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安装15附属设备安装和附属管道安装15.1附属设备安装15.2机组连接的工艺管道安装15.3油系统管道安装16机组试运行16.1试运前应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16.2油系统试运行16.3汽轮机调节、保安系统静态调试16.4汽轮发电机组空负荷试运行16.5汽轮发电机组负荷试运行1施工基本程序汽轮发电机组施工基本程序见图1-12施工准备⑴技术准备,根据施工图纸、规范及有关资料编制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安装材料预算。
⑵施工人员准备,按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合理组织、调配施工人员。
在施工前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和安全交底,使其了解装置的工艺特点、设备的性能及操作条件,熟悉施工技术方案和设备的结构,掌握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及特殊工序的操作要点。
⑶施工机具、材料准备,包括一般安装工具(吊装工具、拆装工具、检测工具)和专用机具(如激光准直仪、合像仪、楔形塞尺、螺旋千斤顶、转子托轮架等)的准备,以及垫铁、安装消耗材料准备齐全。
⑷施工场地的准备,施工现场具备安装条件,道路畅通,设备拆检场地能蔽雨雪、挡风沙,且照明充分、通风良好。
——汽机厂房内的建筑施工作业基本结束,脚手架、杂物和垃圾清除干净;——施工用水、电、气和照明具备使用条件;——厂房内桥式起重机安装调试完;——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
⑸基础施工时,在基础上增设如下埋件——调整汽缸、轴承座和发电机定子位置用的埋件;——基础纵、横中心基准线标记点的锚固件;——装设二次灌浆层挡板的埋件,埋在基础的侧壁。
3开箱检验⑴设备开箱检验应由工程管理单位(业主或监理)、施工单位的相关人员共同进行。
⑵开箱检验应在合适的地点(如厂房或库房)进行,若在露天场地开箱时,必须有妥善的防雨、雪等措施。
⑶开箱使用专用工具,并仔细、认真,确保设备及零部件不受损伤。
⑷设备开箱检验的内容和要求如下:图1-1汽轮发电机组施工程序——核对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并检查包装箱号、箱数及外观包装完好情况;——按装箱单检查随机资料、产品合格证、零部件及专用工具是否齐全,零部件有无明显缺陷;——对设备的主体进行外观检查,其外漏部分不得有裂纹、锈蚀、碰伤等缺陷;——对主机及零部件的防水、防潮层包装(若有),检验完成后要进行恢复,安装时再拆除;——机械的转动和滑动部件在防锈涂料未清洗前,不得进行转动和滑动;——对设备检查和验收后,应作好检验记录。
⑸验收后的设备及零部件应妥善保管,以防丢失或损坏。
对设备的出入口法兰均应合理封闭,以防异物进入。
⑹凡随机配套的电气、仪表等设备及配件,应由各专业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并妥善保管。
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设备内部质量问题,应及时与工程管理单位(业主或监理)研究处理。
⑻开箱检验完毕,机械设备零部件移交前,参与设备清点与检验的负责人员,及时在《设备验收清点检查记录》上签字、认可。
4基础验收及处理⑴基础验收——基础验收要按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由质检部门、技术部门和施工班组共同进行;——基础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无裂纹、空洞、蜂窝和露筋等缺陷;中心线、标高、沉降观测点等标识齐全、清晰;——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按土建专业基础图纸、交接资料和表4-1要求对基础外形尺寸、坐标、标高等进行复测检查。
对超标项目,由交方处理合格后,再次组织验收。
基础尺寸允许偏差表 4-1用拉钢丝法检查、确定机组的安装中心基准线——按基础纵、横中心线(汽缸排汽口的横向中心线)标志,拉纵、横中心基准线钢丝。
——校正纵、横基准线的垂直度,按图纸尺寸依次校准各轴承座和发电机、励磁机的横向中心线。
——测量各螺栓孔的中心位置和孔壁铅直度,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并做好记录。
——依据以上的实测结果调整机组纵、横中心基准线的位置,以保证所有地脚螺栓的安装。
若仍不能达到要求,则需处理基础或设备螺栓孔。
——机组的安装中心基准线确定后,用样冲在两端的锚固件上做好标记,作为机组安装的基准。
⑶基础处理——机组安装前需灌浆的基础表面应凿成麻面,麻面深度不少于10mm,密度为每平方分米内3~5个点, 与锚板接触的表面应平整洁净。
——垫板放置处周边50mm范围内基础表面需铲凿平整,保证垫板与基础接触良好,铲平部位的水平度允许偏差为2mm/m;——预留地脚螺栓孔内的杂物或水浆应清除干净,螺栓孔畅通、无横筋或杂物;——机组安装前被油污的混凝土层应铲除。
——用砂浆堆埋设放置螺纹千斤顶的埋件,螺纹千斤顶设置在底座的四角处和负荷集中的地方,并尽可能靠近地脚螺栓。
5汽轮机底座就位、找正、找平⑴汽轮机安装前应做好下列工作:——将凝汽器初步就位,其安装标高宜比设计标高低20~25mm;——预先安装好机组下部在机组就位后无法安装的管道及管件等;——仔细清除底座底面的油污及铁锈,并涂刷一层水泥浆;⑵检查汽缸和轴承座与底座的滑移面,底座的滑动面应平整、光洁、无毛刺,底座与二次浇灌混凝土结合的部位应清洁、无油漆、污垢。
汽缸和轴承座与底座滑动面接触面每25×25mm有3~5点,占全面积的75%以上,并应均匀分布,用0.05mm塞尺检查,在四角处应不能塞入,若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研刮。
⑶将汽轮机底座就位,穿好地脚螺栓,地脚螺栓的光杆部分应无油污,螺纹部分应涂抹油脂。
⑷汽轮机采用无垫铁安装,机组就位时在机器底座地脚螺栓孔下面悬吊一块钢垫板,形式详见图5-1。
⑸找正步骤如下:——用悬挂螺钉3将调整垫Array片5拧紧在机座下。
机组就位后调整底座,使设备纵、横中心线与基础中心线重合。
——调整地脚螺栓2和调整顶丝7,使底座标高位置达到设计标高。
——旋转调整顶丝7,使用合象仪或框式水平仪在机组纵向、横向两个方向进行汽轮机和发电机的找平工作,水平仪放在制造厂指定的测量点上。
⑹地脚螺栓孔灌浆汽轮机底座找正、找平后进行地脚螺栓孔的灌浆工作,为缩短养生时间和保证灌浆质量,灌浆宜使用CGM高强无收缩灌注料。
灌浆前12h将地脚螺栓孔壁充分湿润,灌浆24h后即可把紧地脚螺栓进行下步工作。
若采用带锚板的双头地脚螺栓,底座找正、找平后暂时将地脚螺栓把紧。
6汽缸和轴承座安装6.1汽缸和轴承座拆检⑴拆检前测量汽缸各部滑销间隙,并做好记录。
⑵汽缸和轴承座表面不得有裂纹、毛刺、气孔、铸砂和损伤等缺陷。
⑶自由状态下,检查底座支撑面和汽缸与支座结合面的严密性,用0.03mm的塞尺检查塞不入为合格。
⑷汽缸各接合面应清洁,无翘曲、锈蚀和毛刺,各结合面、滑动承力面、法兰、轴承座孔等加工面应光洁,防腐层应全部除净。
⑸检查汽缸水平和垂直结合面的严密性,在冷紧三分之一结合面螺栓的条件下,用塞尺检查,要求高压缸(单缸汽轮机为高压段)0.03mm塞尺自内外两侧均不得塞入,中、低压段用0.05mm塞尺检查,一般不得塞入,个别地方塞入部分不超过汽缸法兰密封面宽度的三分之一,若局部超标可采用氩弧焊补焊修磨的方法处理。
⑹检查轴封洼窝、结合面及汽缸螺栓孔有无错位现象,若偏差值超出出厂记录应由制造厂认可,通过修正定位销来消除。
⑺蒸气室内部应彻底清理,无任何附着物。
⑻检查、清理汽缸各疏水孔应通畅。
⑼清理轴承座油室的防锈油漆、铸砂和杂物,并做24小时灌油试验,应无渗漏。
6.2汽缸和轴承座的就位、找正、找平⑴下汽缸和轴承座就位后调整其位置,用螺旋千斤顶移动低压下缸使排汽口的中心与基础的纵、横中心线重合,用螺纹千斤顶和调节顶丝调整标高和横向水平度达到要求,并检查汽缸底座与底座联系螺栓四周的间隙应符合图纸要求,暂时拧紧联系螺栓(工作面间临时垫~0.10mm紫铜皮)。
汽缸调整时,使猫爪横销和汽缸与轴承座间立销的销槽与滑销不歪斜,间隙大小、方向符合图纸要求。
测量汽缸的横向水平度和纵向扬度与出厂记录比较,若相差较大或水平度超出允许偏差,应找出原因(可暂不处理)。
若汽缸立销需现场修配,则在汽缸位置确定后进行。
⑵汽缸和轴承座中分面的安装标高偏差不大于5mm,低压缸和各轴承座的标高按制造厂的设计数据。
⑶汽缸和轴承座的横向水平测量用合像仪,在汽缸前后轴封洼窝(或汽封洼窝)和轴瓦洼窝(或油挡洼窝)处中分面上测量,偏差一般不应超过0.20mm/m;纵向水平以转子在汽缸内找中心后的轴颈扬度为准,对汽缸不作特殊规定。
汽缸和轴承座的扬度记录以汽缸和轴承座位置确定后的测量值为准。
⑷用激光准直仪进行汽缸和轴承座纵向中心的找正——激光束的定位。
要求激光束与基础中心线对准,高度等于汽缸后汽封洼窝中心的标高。
定位时,先将激光发射器调平,按基础纵向中心线两端锚固点吊铅垂线,调整激光发射器的位置使光束对准二垂线上的一点(其高度为汽缸后汽封洼窝中心的标高),并使三棱镜返回的光束正好与入射光束重合,此时激光束已定位。
——激光束定位后,将定心器分别置于各测量洼窝,根据显示器上表示的上下左右差值和制造厂的组装记录(或计算值)来微调所测部位至要求的位置,暂时拧紧地脚螺栓。
⑸汽缸安装结束后,必须保持承力面间的严密接触,汽缸与底座的联系螺栓四周应有设计要求的膨胀间隙,保证汽缸膨胀不受阻,检查各滑销间隙符合图纸要求。
7轴承与转子安装7.1汽轮机转子检查⑴清理转子各部的油封,检查各部分有无裂纹和损伤,检查各紧固件、锁紧件有无松动。
⑵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轴颈的圆柱度,允许偏差:0.02mm。
⑶用百分表检查各轴颈的径向跳动值,允许偏差:0.02mm。
检查时,先将转子全圆周按逆时针旋转分成8等份,并使第一个危急遮断器飞锤击出的方向定位1#,其它等分点依次为2~8#,把百分表装在轴颈表面垂直于轴心的位置上,盘动转子一周,百分表指示应回零,然后再盘动转子,每等分点记录一次,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即为径向跳动值。
⑷用不少于6块百分表测量转子0.03mm。
测量时仍按逆时针旋转分成8等份,并沿转子全长选出6~8点为百分表装设位置,分别测出转子在各断面沿四个方向上的径向跳动值。
把百分表的位置按比例标在横坐标上,再将测得各断面同一方向径向跳动值的1/2按比例标在纵坐标上,然后连接各点应为一“”折线,其顶点即为转子的最大弯曲点,对应纵坐标上的弯曲值为转子最大直线度偏差,在四个方向直线度中取最大值即为转子的直线度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