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电机组安装技术方案

发电机组安装技术方案

发电机安装技术方案X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年XX月XX日1、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1.1.1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

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施工规范、规程、标准。

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保证手册>>及程序文件。

1.1.5 部分施工图纸。

1.1.6 我公司施工能力、技术装备和同类工程的成熟施工经验。

1.1.7 现场勘察得到的实际情况。

1.2 编制原则1.2.1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方针:以合理的投入、最短的工期、优良的工程质量、优质的服务顺利完成该工程建设任务。

1.2.2 主要原则:1) 符合公司程序文件的要求。

2)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及时形成完整的生产能力,•从实质上缩短建设周期以提高投资效益。

3) 完善劳动组织,调整好各阶段施工密度,•并经济有效地组织好后勤保障,以便连续均衡施工。

4) 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施工技术,推广先进经验,•努力提高机械利用率和机械化施工综合水平,以提高工效、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5)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提高工厂化施工程度。

6) 施工场地布置紧凑、合理,方便施工并符合安全、防火要求。

7)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克服质量薄弱环节,不断提高工艺水平。

2、工程概况2.1 建设规模:1台 XXXX 发电机组。

工程内容:发电机组、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二次接线、电缆敷设1电机安装、调试。

2.2 主要工程量:发电机组、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二次接线、电缆敷设电机安装、调试。

2.3 施工条件2.3.1 现场条件:施工现场应具备"三通一平"。

2.3.2 施工图纸:应按计划及时供应。

2.3.3 设备、材料:由业主供应设备和主材,应按施工计划供应。

2.4 施工技术规范、规程的执行要求2.4.1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部门颁发的最新有效的规范、规程、标准、•规定。

2.4.2 如合同规范、标准和技术要求(包括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发生冲突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部颁、行业、设计院规范、标准和技术要求顺序执行。

2.4.3 施工中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部门及工程所在地颁发的环保、劳保、卫生、安全、消防等有关规定。

2.5 工程特点2.5.1 发电机本体结构复杂、安装质量要求高、交叉作业多等。

2.5.2 施工周期短,且与设计院、供货方交涉多,与土建交叉施工。

2.5.3 本工程安装调试要求较严格。

2.5.4 施工现场位于本厂。

3、施工部署3.1 质量、工期目标3.1.1 质量目标21) 我公司自报质量目标:优良。

3.1.2 工期目标1) 我公司工期目标:XXXX年XX月日开工,XXXX年XX月XX日竣工。

总工期XXX日历日。

3.2 施工组织与管理3.2.1 全工地工厂化管理1) 施工组织机构健全、合理、有效。

公司设立工程指挥部,•对全过程实施指导和监控。

2) 施工和技术准备充分、科学、适用,各专业分工明确。

3) 质量控制执行ISO9002管理模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锅炉安装质保手册>>,并坚持“三检”制。

4) 设备、材料专业管理,执行ISO9002标准。

做好检验、标识,并保持良好的可追溯性,设备材料建立二级库,做好保存和发放工作。

5) 施工临时设施规范化,符合安全文明卫生施工要求。

6) 主要管理人员佩带证明其身份的标志,施工人员佩带出入证。

7) 工程竣工后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计划,•对工程进行保修和优质地服务。

3.2.2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1)施工现场组织机构的设置见图3-13施工组织机构图图3-12) 职能范围:项目经理:工程质量和工期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工程有经营决策权,•并负责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并具体负责安全生产。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质量等策划管理工作,处理技术难题。

3.3 施工阶段和区段划分3.3.1 施工区段划分,按本工程特点分为2个施工区段。

1) 第一施工区段:发电机本体2) 第二施工区段: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电机安装、等。

3.3.2 施工阶段划分1) 第一施工阶段:发电机本体安装42) 第二施工阶段:高低压开关柜安装、变压器安装、电机安装;3) 第三施工阶段:电缆敷设及整理、绝缘检查、二次接线。

4) 第四施工阶段:系统调试、单机试车;5) 第五施工阶段:联合试车及竣工验收。

4、准备阶段电气安装施工程序图图4-554.1)基础验收、放线与沉降观测4.1.1 土建应提供的技术文件a. 主要设备基础及构筑物的有关验收记录。

b. 混凝土标号及强度试验记录。

c. 建筑物和基础上的基准线与基准点。

d. 沉降观测记录。

4.1.2基础应具备的条件a. 主辅机设备基础浇灌完毕,模板拆除,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并经验收合格。

b. 所交付主机辅机基础,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无裂纹、孔洞、蜂窝、麻面、露筋等现象。

c. 地脚螺栓孔内必须清理干净,无横筋杂物等,孔壁的铅垂度误差不得大于10mm。

d. 各基础具有清晰准确的中心线,厂房零米和运转层的标高线。

e. 基础与厂房运转平台隔震间隙中的模板和杂物应清理干净。

f. 沉降观测点要平整、牢固、齐全。

g. 设计要求抹面和粉饰的部分,尤其是发电机风室和风道,抹面应平整、光滑、牢固、无掉粉现象。

4.1.3基础放线a. 平面位置线根据厂房柱子的中心线及地脚螺丝孔的位置,并参考土建施工时的测量标志和基础几何中心,用钢丝拉好基础的纵向中心线,将中心线投到基础面上,然后用墨线标在基础上。

汽轮发电机的纵向中心线确定后,参照图纸上地脚螺丝孔和气缸排汽口的相对位置定出各轴承座,排汽口(或冷凝器)发电机和励磁机的横向中心线。

纵横向中心线的垂直度不应大于1mm/m。

b. 标高线6首先确定标高基准点,最好以厂区标高原点为基准,以土建提供的零米层和运转层标高线为参照,根据图纸各部位的标高要求,在基础的侧面,放出标高基准线。

4.1.4基础复查与沉降观测a. 地脚螺栓孔中心线对基准线偏差不大于5mm,汽机、•发电机的基础应低于设备下平面50~80mm,其他灌浆层的设备基础标高允许偏差+0~-20mm,安装设备的预埋板标高允许差+20~-10mm。

b. 复核基础标高的同时,还要对汽机基础进行沉降观测。

3#水准基点设在汽机间西面,2#观测点设在汽机基础两侧面。

以3#水准点为基准,观测基础两侧六个2#观测点的沉降情况,沉降观测可结合汽机安装进行四次:△基础复查时(此次测量数据作为原始数据)。

△汽轮机和发电机安装前。

△汽轮机和发电机安装完毕,二次浇灌混凝土前。

△168小时试运行后。

c. 沉降观测使用精度为二级的仪器进行,或使用S3型水准仪均可,每次观测应反复进行三次,取平均值。

水准仪移动应做闭合校差。

基础沉降观测应用专业表格记录,以备交工和入档施工中还应对沉降观测点妥善保护。

4.2 设备运输、开箱与零部件清点4.2.1 设备运输a. 凡是有包装箱的设备应采用原包装箱吊运。

b. 根据包装箱的重量,应选用合适的吊装绳扣。

吊装点应选择在包装箱给定的吊装点,先试吊无问题时方可吊起。

c. 吊装无包装的设备要注意保护加工面。

d. 设备装上汽车后一定要封车。

4.2.2设备开箱7a. 设备开箱应有建设单位代表,制造厂代表,钳工班长,设备保管员和技术人员共同参加。

清点仪表箱、管件、阀门应有管工和仪表工参加。

清点设备应按照装箱清单逐件检查登记。

对于能够目测发现的问题应立即确定处理意见,双方确认无问题时应尽快办理验收签证。

b. 开箱顺序及检查内容△开箱顺序:由于运转层地面狭窄,本着先上位的先开箱,后上位的后开箱的原则,具体顺序是:台板→下缸体→转子→上缸体→发电机转子→定子。

△检查内容:零部件加工面是否有锈蚀情况;零部件是否有破坏、损伤、碰撞、水浸等现象。

C 设备及零部件的名称、型号和规格是否和图纸相符。

4.3零部件的管理及注意事项4.3.1 设备开箱清点后,应立即对零件、部件、附件等进行编号分类,妥善保护和保管。

4.3.2对于因检查需要清理的零部件加工面,•检查后应重新涂上防锈油脂。

4.3.3仓库内应存放一定数量的干燥剂,防止零部件受潮。

4.3.4开箱后的汽轮机转子,隔板应注意清洁,用塑料布罩盖。

4.3.5转子箱的底盘支架,在汽机扣大盖以前不能拆除。

4.3.6发电机定子箱应在两轴精找完后开拆。

4.4基础研磨按照<<汽轮机垫铁布置图>>所给定的位置,找出垫铁窝。

为了加强基础的抗压强度,在放置垫铁处铲掉20mm左右的浮浆层。

其具体要求如下:4.4.1 垫铁窝不宜过深,其窝底基本上要在同一个水平面内。

4.4.2全部平垫铁与水泥基础表面应接触均匀,接触面积不小于80%,•8且不吊角,水平度为0.1mm/m。

4.4.3凡需要二次灌浆的混凝土表面应凿出新的毛面。

4.4.4铲平的垫铁位置,每边比垫铁大20mm左右,其深度应满足垫10mm 平垫铁的要求。

4.5垫铁的敷设4.5.1 垫铁应平整、无毛刺和卷边,平面加工精度一般为 5。

4.5.2垫铁平面经刮研,用平板深色检查应达到每25×25mm内有3-5个点,靠上平板后用0.05mm塞尺不得塞入。

4.5.3平垫铁的厚度及斜垫铁的薄边厚度一般不小于10mm。

4.5.4每组垫铁不应超过三块。

根据高度用加工平垫铁方法调整。

4.5.5两块斜垫铁错开的面积不应超过该垫铁面积的25%。

4.5.6按垫铁布置图敷设垫铁。

4.5.7垫铁间接触面积要求均匀,接触面积不小于70%,无吊角现象。

•水平度为0.04mm/m,且接触面清洁。

4.5.8考虑到转子仰度的找正,前基架部分的垫铁应比两侧架的垫铁销高0.8~1mm左右。

5.设备安装阶段5.1发电机安装5.1.1 联轴器的装配①联轴器的检查a. 涂色检查靠背轮内孔与轴的接触斑点均匀分布。

a.配靠背轮两对键,靠背轮冷套在转子上进行安装。

c. 靠背轮键与靠背轮键槽及两半圆键之间接触面应研至75%以上,用0.02mm塞尺塞不进。

②联轴器的装配a. 精测轴颈及靠背轮内径,计算出过盈值,•同时考虑到装配间隙,9确定靠背轮的加热温度。

b. 将靠背轮置于电炉上,外罩一保温板,缓慢加热,•并不断测量加热温度和内径数值是否达到要求。

c. 扩张值达到要求后,迅速将靠背轮套于轴颈上,并用石棉布包扎,缓慢冷却,防止变形。

③装配后的检查及要求a. 外圆对轴承挡径向跳动不大于0.02mm,•端面与轴线垂直度不得超过0.04mm。

b. 靠背轮组装后,如瓢偏超出规定,应进行消除。

c. 靠背轮烘烤后,内孔不得氧化变色。

d. 靠背轮加热前应用8#铁丝绑扎好,并做模拟操作,•以检查绑扎是否合适可靠。

5.1.2 垫铁敷设①发电机基础移交验收合格,按照随机带来的垫铁布置图,•准确划出垫铁位置,并进行研磨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