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在两年的建设中,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原: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项目建设小组按照教育部等三部委批复的《酒店服务与管理建设方案》和《任务书》,严格履行承诺,按照项目工作进度计划稳步推进,踏踏实实推进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按照《任务书》建设要求,项目预算投资230万元,完成验收要点160个。

目前,已完成了预算资金投入100%,完成建设任务100%。

一是深入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探索实践了“工学结合、渐进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深入推进了办学模式改革,形成了深度参与、资源共享、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办学格局;
三是深入推进了教学模式改革,树立了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探索构建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广运用了“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的教学方式,广泛采用了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
四是深入推进了评价模式改革,依据学生学习阶段和学习内容,对学生知识和素养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达到了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五是切实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加强了教师培训力度,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的专兼职教学团队;
六是切实深化了校企合作,建立了10家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见
习、实习、就业拓宽了渠道,初步构建了“工学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校企共管”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七是构建了以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为核心,带动引领了以旅游、烹饪、市场营销为辐射的专业群,真正起到了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建设两年来,在学校领导及各职能科室的密切配合下,在行业专家、酒店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下,制定了示范校工作计划,完善了相应工作制度,形成了“学校、企业、学生”三位一体的共建机制,保证了示范校建设工作有计划、有组织、程序规范、科学高效。

1、建立了“主任抓项目、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
为加强示范校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专业组专门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专业组主任担任组长,对项目建设进行统一安排。

建设小组下设人才培养模式组、师资队伍建设组、校企合作组,专业组主任根据年度建设计划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并分别与各小组长签订了目标任务责任书,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2、形成了“学校牵头、企业参与”的合作机制
学校牵头成立了酒店服务与管理重点专业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合作企业积极选派富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到学校参与项目建设工作,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认真研讨岗位能力需求,完成了课程体系建设,分析了教师现状,共同制定了师资队伍培养计划,对照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共同完善了评价体系建设。

3、实施了“动态管理、步步推进”的工作机制
自示范校项目建设伊始,在学校统一安排下,酒店服务与管理重点专业项目建设小组对建设工作实行动态化管理机制,包括周工作安排,月工作总结,学期总结交流等,对照任务计划,周一分工安排,周末审核验收,按照时间节点,查漏补缺,稳步推进,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安排、有检查、有考核,从而保证了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4、制定了“加强监控、完善考核”的奖惩机制
为确保示范校的建设质量和建设进度,专业组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实施目标管理,把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月度绩效考核和作为教师年度评优评先的依据,每周对项目实施的进度、质量进行检查、监测,查找问题、定期通报、限期整改,有力推动了示范校各项项目工作的有效落实。

三、项目建设进展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课程建设情况
结合本地酒店行业发展实际和学校专业基础,不断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改革。

1、构建了“工学结合、渐进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酒店行业调研—岗位能力分析—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评价体系建设”的创建思路,通过对西安天域凯莱大酒店、西安大唐西市酒店等10家市省内星级酒店走访、调研,向酒店管理人员发放100余份调查问卷、分析论证,走访毕业学生、召开座谈会,了解酒店行业发展情况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对培养模式和毕业生工作调研,原有的培养模式和课程内容及毕业生质量
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文化和道德素养、岗位意识和敬业态度不够;二是学生服务技能单一,岗位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三是学生对客户服务、饭店营销、沟通交际等能力不强,难以满足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

通过邀请相关行业专家、酒店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多次分析论证,理清了酒店服务领域10个工作岗位12个工作任务所必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构建了“工学结合、渐进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渐进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按照“工学结合、渐进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以酒店行业对前厅、餐饮、客房岗位能力的需求为依据,通过对合作酒店的调研及毕业生的反馈等,学校专业教师与酒店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论证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明确了岗位职业标准,整合了课程内容,完成了系统化
的课程体系开发,构建了“以综合能力为本位,以实践能力为主线,以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的基于酒店服务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框架。

并在行业专家和酒店管理人员的指导下,针对酒店岗位能力需求对所有课程进行整合,完成了《餐饮服务》、《中西餐零点摆台及接待服务》、《茶艺操作与规范》、《酒店英语》4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修订了《前厅服务》、《客房服务》等10门专业课程标准,编制了《调酒制作及服务》、《洛南特色饮食文化》、《茶艺操作流程与规范》、《酒店英语》4门校本教材,做到了专业与企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材与技能对接。

3、实施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改革
为了在专业教学实施过程中能把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作用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成长。

在行业专家的指导和酒店管理人员的参与下,我们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将过去“以教师教学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将过去的“重技能训练轻职业素质养成”转变为“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教育并重”,根据课程特点推广运用了“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的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广泛采用了“启发引导”、“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角色扮演”、“仿真教学”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主角,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视野,增长了学生见识,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和对客服务技巧,以及处理突发事情的应变能力等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4、建设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