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护理

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护理

目前,护理专业实训场所建筑总面积已达7580㎡,其中校内护理实 训中心建筑面积为3980㎡,附属医院建筑面积为3600㎡。建立了网络化 的校外实习基地,与武汉协和医院、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随州市中心 医院等36家二甲以上医院建立长期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与随州市中心 医院等16家医疗机构建立产学合作关系,与河南洛阳正骨医院等5家单 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资源共享,产学一体,为教学实习实训提供了良 好的条件。 二、专业建设目标
本专业在校生2126人,近三年护理专业招生人数位居所有专业之 首。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高达92.3%,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超过92%,就业 质量不断提高。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追踪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 体质量给予较高的评价,综合评价优良率为95%。本专业学生在学院技 能大赛中屡创佳绩,在第一、二届技能大赛中均荣获一等奖;在第三届 技能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1)加大硬件投入,优化软件管理。在现有的46个校外实训基地 建设的基础上,再增加15个高水平的校外护理实训基地及3家产学合作 单位,建立长效机制和管理监控体系,加强实习学生的管理,为学生实 习就业拓宽渠道。
(2)加强校内急救实训室、模拟手术室、模拟病房等建设,完善 护士形体训练室建设,成立护士礼仪训练队,按照医院行业对护士的要 求,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 术进行教学。
2、优化“三维度,Βιβλιοθήκη 过渡”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建设三
级精品课程示范平台。 (1)按照“双线并行、三位一体”的原则,构建“三维度,四过
渡”的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成为职业素养与专业能 力深度结合的“职业人”,有效促进学生就业创业。
(2)实现“三证融通”,按照护士执业证书“应知、应是、应 会”要求,精心遴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精心组织课堂教 学,将教学过程与护理工作过程紧密结合,同时对学生进行强化培训, 使毕业生三证率达90%以上,以方便学生就业。
我院护理专业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 良、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业教师(含兼职 教师)85名,其中专任教师40人,兼职教师45人,高级职称40人,研究 生学历24人,“双师素质”教师69人,整体上已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 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双师”队伍。近年来,主、参编国 家级、省级高职高专教材40余部,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 2006年以来主持或参与的教研教改课题9项,其中,省十一五教育教学 规划课题《护理职业教育临床护理课程整合的研究》获随州市科学技术 进步三等奖。2006年与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开展科研项目《艾 滋病病毒耐药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获2007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与随州市曾都医院联合开展科研项目《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临 床应用》获2006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外,我院老师也在各类教
在“校院融通、循环渐进、3· 1· 1· 1”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 我院经过实践探索,创造性提出“四阶段六融合三证书”教学模式。根 据“四阶段六融合三证书”教学模式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即第一学期校 内基础课程学习;第二学期、第三学期校内与医院交叉临床课程学习;
第四学期在医院进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临床见习和岗前培训(由兼职 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第五个学期在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由有经验的临 床护理专家承担教学任务,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真实化;第六个学期是临 床实习、方向选择并强化培训、毕业设计、资格证考试等。
学校 医院 技术 团队 双师教学团队 管理 团队 骨干 教师 专业
带头人人 兼职 教师
校院合作
专兼 结合双师结构师资团队 提高教师技术服务与创新能力
提升教师基本素质 图1 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示意图
4、建好校内实训基地,用好校外实习基地,完善质量监控与评价 体系。
建设集教学、培训、经营、职业技能鉴定和研发五大功能为一体高 水平的校内护理实训中心。完善护理实训中心体系建设,学校将在三年 内建成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设备完善,具有示范性护理实训中 心,并不断拓展护理实训中心多元化社会服务功能。完善“医院学校一 体化、能力培养综合化、基地建设真实化、资源利用社会化”护理专业 国家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每年面向社会培训护理专业人员6000人次 以上。
(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在“校院融通、循环渐进、3· 1· 1· 1”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 我院经过实践探索,创造性提出“四阶段六融合三证书”教学模 式:“四阶段”即“校内理实一体化阶段、医院教学阶段、医院实习阶 段、校内方向强化阶段”;“六融合”即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融合,教 学内容与职业标准融合,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融合,临床实习与工作过 程融合,课程标准与执业资格证书融合,人文素养与医院文化融 合;“三证书”即学历证书、执业资格证书、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教 学模式的改进,有利于强化临床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更快适应医 院护理工作岗位需求。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在院校合作方面,成立随州市护理专业院校合作理事会、随州职业 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护理专业院校合作理事会包括随州 市卫生局、随州职业技术学院、随州市中心医院、随州市曾都医院等。 学校和医院共同参与制订学生实习的质量标准。聘请医院领导、技术骨 干等参与课程改革,建立健全由学院、医院、学生、社会四方参与的教 学质量保障运行机制。 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总面积3980平方米,资产总值760万元。建 立了模拟仿真的护理职业情境,实训教学场所的环境布置和物品配置全 部以医院实际工作环境为标准,由行业专家指导参与协同完成。能够满 足所有基础护理技术的仿真模拟训练和90%以上的专科常用护理技术的 仿真模拟训练,专业实验室可同时容纳500名以上的学生,专业基础 课、专业实验课的开出率达100%。同时,学院非常注重校外实训基地的 建设,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襄樊市第一人民医 院、鄂州市中医院等36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
图2 社会服务及辐射能力
三、专业建设内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完善“校院融通、循环渐进、3· 1· 1· 1”人才培养模式:由学
校和医院双主体、双环境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前三个学期在校内培 养,包括校内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第四学期在医院,由经验丰 富的临床医护专家承担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临床见习和岗前培训;第 五学期在医院进行临床实习一学期;第六学期进行毕业实习、方向选择 并强化培训和毕业设计。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已成功申报2009年 湖北省教育规划科研课题,目前已结题。
(3)建设三级精品课程示范平台,三年内建设1门国家级精品课
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院级精品课程,编写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特
色校本教材(含实训指导教材)16本。形成院级精品课程带动、省级精
品课程引领、国家级精品课程示范的护理专业课程建设良性发展机制。
3、打造一支具有开拓进取、凝聚力强的护理专业教学团队。 校院共建具有“决策力、执行力、创新力”的管理团队、专兼结合 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和教学、科研、服务能力兼备的技术团队(见图 1)。三年内,着力打造一支省级教学团队,确保“双师”教师比例达 到85%以上,专兼教师比达到1:1.26,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青年 骨干教师8名,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护理专业师 资队伍。
随州职院护理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一、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护理专业已有53年的办学历史,是随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
业,前身是随州卫校护理专业。2002年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为“高级护 理”专业,2004年改为“护理”专业。2009年被评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 专业,2010年“康复护理技术”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该专业现有楚天 技能名师2名,“基础护理技术”、“社区护理技术”、“急救护理技 术”、“康复护理技术”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护理实训中心为院级示 范实训基地,护理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随州职业技 术学院申报的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 设项目(护理专业)于2011年9月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立项建设,中 央财政投入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护理专业建设,并于2013年12月顺利 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2013年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重点专业,
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培养紧密结合。对现有的课程内容与学生职 业能力要求不相适应、相对于行业的发展滞后等问题进行改革,按照职 业岗位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将职业岗位要求的基本知识与 技能以及行业发展前沿的新知识与新技术整合为课程内容,保证人才培 养方案的可行性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整合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 线,注重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课程的数量和课时的比例。高职护理专 业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而不是医学研究型人才,关键是提高护生的实 践操作能力,增加实践课程数量,提高实践课程课时,使护理实践学时 占总学时的50%以上。整合后的课程,具有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学习态度及职业情感的教育作用,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综合化的功 能,解决护理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的现状,体现出课 程结构的职业性、应用性,并紧密结合护理学的发展要求和职业需要, 最终达到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3)力争三年内达到省级护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标准。 5、争取随州市卫生局的政策支持,利用校内资源,继续拓展社会 服务项目。 坚持立足随州、依托鄂西圈、面向湖北、走向全国的服务定位,
走“职业培训、技术服务、辐射能力并举”之路,依托“随州市医疗技 术人员培训中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培训力 度,积极争取医疗卫生、护理各类培训项目,更好发挥集教学、培训、 经营、职业技能鉴定和研发为一体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区域经济建设服 务(见图2),每年培训6000人次。
(一)总体目标 围绕医疗卫生改革及护理学的发展,秉承“人文关怀、全程照 护”的服务理念,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 力。以校院深度融合为切入点,优化“校院融通、循环渐进、3· 1· 1· 1 ”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学生职业成长规律,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的 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建设内涵,建设适合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示范课 程;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成 集教学、科研、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于一体的校 内、外实训基地。将护理专业建设成为在国内有影响,在省内起示范作 用的重点专业。 (二)具体目标 1、成立校院合作理事会,建立“院中校”,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学校、随州市卫生局、随州市护理学会、医疗卫生单位、社区 在内的校院合作理事会;按照“依托行业,校院合作,医院-学校”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