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用实验模拟某一大气运动形式(见下图):在密圭寸的长方体容器内放入两个碗,一个碗内放入
热水,另一个碗内放入冰块,从容器上方一小孔放入一支点燃的香。
据此完成1〜2题。
A. 气旋
B.热力环流
C.季风环流D •反气旋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该实验模拟近地面和高空由气温差异形成的大气运动,即热力环流。
2•关于该实验模拟的大气运动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近地面气温低,空气下沉且气压较低
B. 近地面气温高,空气上升且气压较高
C. 近地面气温低,该地近地面等压面向高空凸出
D. 近地面气温高,该地的高空等压面向地面凸出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近地面冰块处气温低,高空点燃的香处气温高。
近地面气温低则空气
下沉且气压较高;近地面气压较高,则等压面向高空凸出。
下图为2014年12月14日8时(北京时间)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
据此完成3〜4题。
70°9胪】[胪
3. 此时丙地吹()
A. 东北风B .东南风
C.西北风D .西南风
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等压线的走向和气压值,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从高
压指向低压),北半球近地面地转偏向力向右,故此时丙地吹西北风。
4. 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A. 反气旋气旋B .气旋反气旋
C.气旋气旋D .反气旋反气旋
答案:B
解析:甲地外围等压线闭合,且该闭合等压线的数值与附近等压线中数值较小的相等,则闭合等压线内的气压值更小,故甲地为低压,即气旋;而乙地的气压高于周围地区,为高压,即反气旋。
因可能遭遇台风天气,某旋行团将原计划2014年7月22日在海南岛某海边(东经110°, 昼长约13小时)观日出的时间改为2015年1月22日。
下图示意2014年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移动路径。
读图完成5〜6题。
5. 若台风“威马逊”保持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移动,则其登陆海南岛东海岸的日期可
能是()
A. 15 日B . 18 日
C. 21 日D . 22 日
答案:B
解析:15日2时台风中心距离海南岛东海岸大约为赤道上15个经度的距离,约为1665
千米,根据台风的移动速度,可以计算出其80多小时后会登陆海南岛东海岸,所以B正确。
6. 当台风中心位于海南岛以东200千米的洋面时,海南岛大部分地区吹()
A.东北风B .偏南风
C.西南风D .偏北风
答案:D
解析:台风中心为低压中心,当台风中心位于海南岛以东200千米的洋面时,海南岛位于低压中心西侧,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海南岛大部分地区吹西北风,
所以D正确。
读北半球某地某时刻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回答7〜8题。
甲i乙T %----- 等压面
Jfef/' r/i"' r'■ 7/~艸;.儿升y 讣■丁碎",住疗科/'丰*
7. 若造成甲、乙两处气压差异的直接因素是热力因素,下列叙述可能的是
A. 近地面气压甲地低于乙地
B. 甲地为阴雨天气,乙地为晴朗天气
C. 高空气流由乙地流向甲地
D. 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等压面凸向高空,可能是近地面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压,
多晴朗天气;乙地等压面凸向近地面,可能是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多阴雨天气。
所以C正确。
&若从甲地来的某天气系统形成图示气压分布,则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答案:B
解析:A选项所示为暖锋,B选项所示为冷锋,C选项所示为南半球气旋,D选项所示为南半球反气旋。
若从甲地来的某天气系统形成图示气压分布,则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冷锋。
所以B正确。
索契是俄罗斯南部著名城市,是世界著名夏都之一,是2014年冬奥会的举办城市。
读
下图,完成9〜10题。
D
C
9. 索契位于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关于其气候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大陆内部,夏季受大陆气团控制,气温高,降水少
②临海,冬季有增温增湿作用
③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寒冷气流
④冬季受中纬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索契位于临海地区,故①错。
10. 关于索契地区建冰雪场有利条件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北部有高大山地,坡度适宜,利于滑雪场的建立
②冬季,山地气温低,受中纬西风影响,降雪量大,山地积雪多
③亚热带季风区,冬季温和,有利于保护运动员不受冻伤
④冬季严寒,利于冰场封冻,投资少,建设便利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答案:A
解析:建滑雪场的条件是积雪多,且有适宜的坡度,故①②正确。
索契为亚热带气候,冬季温和,故③④错。
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
下图为7月风带分布示意图,箭
头表示7月盛行风向。
读图完成11〜12题。
11. 关于甲、乙无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A. 气流垂直运动状况不同
B. 天气状况基本相同
C. 形成原因相同
D. 气候特征相同
答案:A
解析:甲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12. 关于丙、丁两地盛行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A. 丁地盛行风可能影响我国西南地区
弊刁无凤带 /盛行风向
B. 丙地盛行风越过赤道,形成东南信风
C. 在丁地盛行风作用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 丙、丁两地盛行风都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造成的
答案:A
解析:丁地为西南季风,影响我国西南地区和印度半岛,A正确;丙地盛行风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会形成西北风,B错;在丁地盛行风作用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错;丁地盛行风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造成的,D错。
二、综合题(共40分)
13. (20分)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孟加拉湾周边部分区域示意图。
(1) 写出图
n 中甲、乙、丙、丁对应的图I 中的气压带或者风带:甲
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 ,丙 ___________ ,丁 __________ 。
(2) 图川中A 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图n 中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有关,B 气候类型的形 成和图n 中 ___________ 有关。
(3) 图I 所示的气压带和风带中多雨的有 _____________ 。
(4) 图I 所示为北半球的 __________ 季,该季节亚欧大陆被 ____________ 控制,此时北半 球的 __________ 气压带被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其中在太平洋上的是 _______________ ,在大西 洋上的是 ___________ 。
答案:⑴③⑥②⑤ ⑵乙丙乙 (3)①③⑥
⑷夏 印度低压(亚洲低压) 副热带高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和特征, 气候类型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意在 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 (1)问,从图I 和图n 中气压带和风
带的位置即可判断。
第(2)问,图川中A 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受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 B 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带的
影响而形成。
第(3)问,气压带中,盛行上升气流的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多雨; 风带中,西风带的风从低纬吹向高纬,水汽易凝结,多雨。
第 (4)问,从图I 中可以看出赤
道低气压带整体位于北半球,说明气压带和风带北移,由此可以判断该季节为北半球夏季, 亚欧大陆上形成低压。
材料
'p
F 图为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
60Q
D a
30D
图
n
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