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路难(其一)

行路难(其一)


比喻实现政治 理想。长风: 一直顺利的风
长风破浪
副词。 一定、必然
渡 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
高高的 船帆
径直, 一直
沧海。 大海
译文:坚信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定 会到来;(到那时,我一定要)高高 挂起云帆,渡过大海,勇往直前!
简析:结句却又使诗境豁然开朗,诗人的心 飞向未来,他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 乘风破浪穿越广阔的海面,向远方驶去……
• 利用乐府旧题写作乐府诗,是从汉未建 安时代开始的。建安时代,以三曹(曹 操、曹丕、曹植)为代表,出现了一批 作家,又以曹操首开风气之先,开始袭 用乐府旧题,模仿两汉乐府民间歌辞的 风格来写作乐府体的诗。他们用乐府旧 题所写的乐府诗,大部分都不是入乐的 作品。隋唐以及隋唐以后,用乐府体写 诗一直很盛行,如唐代大诗人李白、杜 甫、高适和张籍等,都有许多乐府名篇, 他们都不过是用乐府古题,学习古代民 间歌辞的“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 在形式上不拘字数、不避杂言而已。
作家作品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 有“诗仙”之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 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 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 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 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安史之乱起, 参加永王李璘幕府,后受株连,流放夜郎, 遇赦东归,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后病逝于 当途。其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 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 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 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与杜甫合称 “李杜”。有《李太白集》。
简析诗人抱着大展宏图的 自信之心,可是得到的却是“赐金 放还”的结局。
空闲的时候。 来:语助词。
忽然又;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译文:(遥想当年,)吕尚(姜太公)空闲时 在碧绿的溪水中钓鱼,(得遇重才的文王,) 忽然又想到伊尹梦见自己乘舟从日边经过。 (受聘在商汤身边。)
在大唐盛世,有一位诗人他豪情满 怀,诗酒仗剑走江湖。他才华横溢,满 怀经世治国之志。在道士吴筠的推荐下, 在人生迈入第四十一个春秋之际,他由 布衣登上了卿相的殿堂,满以为实现理 想、施展才华的时候到了,但是皇帝昏 聩无能 ,美梦初醒,他很快被赐金还 放,理想与现实的交织下,他陷入矛盾 之中,这个人就是——李白。今天我们 就学习他的《行路难》走进李白的精神 世界。
4、纵观全诗,结合 具体内容,分析诗 人的情感变化,品 味诗人形象。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写器皿贵重 写酒馔佳美
“斗十千”“值万钱”极言宴饮的丰富、奢 华。
写出宴会的欢乐场景,以乐景写哀情。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对于“会须一饮三百杯”的李白,面对 如此盛宴,本应豪饮,此时此刻他却举起 酒杯又放下,拿起筷子又抛开,内心是无 限的寂寥、怅惘——“举杯消愁愁更愁” 啊!此句妙在借用动词捕捉意象来刻画渲 染,对李白当时忧愁和迷惘进行了细腻刻 画,停、投、拔、顾四个动作,形象地显 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
基础知识链接:乐府诗
• 所谓“乐府诗”,主要是指自两 汉至南北朝由当时的乐府机关所 采集或编制的用来入乐的诗歌, 但这只是最初的情况,从后来文 体分类上讲,所谓乐府诗,它的 范围是不仅指此的。在文学史上, “乐府”或“乐府体诗”,是包 括后世作家的仿作在内的。
• 这种仿作的作品也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第一,按照乐府旧的曲谱,重新创作新 辞,性质上还是入乐的。 第二,由于旧谱的失传,或由于创作者 并不熟悉和重视乐曲,而只是沿用乐 府旧题,模仿乐府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来写作,实际上已不入乐。 第三,连旧题也不袭用,而只是仿效民 间乐府诗的基本精神和体制上的某些 特点,完全自立新题和新意,当然它 也是不入乐的。 这三类中,以第二类为最多和最常见。

停 杯 投 箸 不 能 食 ,

玉 盘 珍 羞 直 万 钱 。

金 樽 清 酒 斗 十 千 ,

金酒杯。 樽:古代盛 酒的器具
金樽
清酒
一斗酒 值十千钱
斗十千,玉盘珍羞
珍美的菜肴。 羞同“馐”: 美味的食物
直万钱
清醇的美酒
同“值”, 价值
译文:金杯中的清醇美酒一斗价值十千钱, 玉盘里的珍贵菜肴价值万钱。
简析:化用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 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 动作与“金’”、“清”、“玉”、“珍”形 成鲜明的对比,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 现,内心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译文: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了河川; 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山岭。
行 路 难
李 白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
诵全诗。
2、通过品读赏析,体会本文形象、富于 变化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感情变化。
3.学习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 希望的情怀。
解题: 行
路 难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 歌谣,是乐府旧题,多咏叹世路艰 李 白 难、贫困孤苦的处境及离别的伤悲。 李白这组《行路难》,共有三首 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 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将登太行
1、整体感知:指出全诗诗眼是哪个字?全诗可分 五层,每层分别写的什么? 用典故,表示对前途 三、用典言希望。 仍抱有希望,心情由 (七、八句) 郁闷趋向开朗 四、感叹世路艰难。 (九至十二句) 反映了诗人想继续追求进 取,又恐世路艰难的矛盾 心理,情绪又趋低沉。 借南朝宗悫之语,表达 自己冲破一切阻碍,实 现远大抱负的信念,充 满乐观和希望。
●学习活动一
初读诗歌 感知文意
读准节奏 读准字音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zhù
zūn
dǒu
李白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xí ng

háng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们从“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 茫然”这句诗中,读出了一个面对行路 难,抑郁茫然、内心苦闷的李白。
• 中唐以后,文学史上又出现了一种 “新乐府”,它的倡导者和创作者 是元稹、白居易。这种乐府诗的特 点,是“即事名篇,无所依傍”, 它不仅不依旧谱,不入乐,而且连 乐府旧题也取消不用,遂成为文学 史上“乐府诗”的一种,它之所以 也称“乐府”,只不过在创作方法 上、表现手法上对汉乐府有所继承 和模仿罢了。
注意语气 把握情感
直 挂 云 帆 济 沧 海 。

长 风 破 浪 会 有 时 ,

多 歧 路 , 今 安 在 ?

行 路 难 ! 行 路 难 !

忽 复 乘 舟 梦 日 边 。

闲 来 垂 钓 碧 溪 上 ,

将 登 太 行 雪 满 山 。

欲 渡 黄 河 冰 塞 川 ,

拔 剑 四 顾 心 茫 然 。
3、赏析: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千古名句:哪怕他正面对着现实的艰难,哪怕前 路障碍重重,但他坚信自已总有一天会像宗悫 一样,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风帆,横渡沧 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A、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了作者乐观、自 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B、“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 展 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 神力量。 信心不失,追求不断,终有一天能实现自己宏大的 理想。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表现了 作者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 概和乐观精神。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 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简析: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 宴席十分豪华: “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 “清酒”、“珍羞”极言酒肴之珍奇; “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 丰富、奢华。
环看四周 筷子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译文:(但心情烦闷使得我)停下酒杯,放 下筷子,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 里一片茫然。
1、整体感知:指出全诗诗眼是哪个字?全诗 可分五层,每层分别写的什么?
困难 艰难
1、整体感知:指出全诗诗眼是哪个字?全诗可分 五层,每层分别写的什么? 美酒佳肴 朋友的深厚友情 一、设宴饯行 停、投、拔、顾四个动作, 停杯投箸 (前四句) 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 拔剑四顾 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二、正面写 行路难 (五、六句) 欲渡黄河 “冰塞川” “雪满山”
五、直抒胸臆展抱负。 (十三、十四句)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 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 场面?作用是什么?
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 宴会场面; 反衬作者悲愤、失望 的情绪。 写出宴会的欢乐场景, 以乐景写哀情。
3、赏析:①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这句指出了上句四顾的原因: 使用象征手法,说明自己的仕 途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 法实现。 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 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 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 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及仕途的艰 难。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图片
太 白 醉 酒 图
知人论世
天宝元年,李白被征召入京,受到皇帝重视,一 时春风得意,自以为将大展雄图。但玄宗已丧失了 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 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 近宦权臣。因此,李白逗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 有得到重用,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赐金放 还”。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 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时在 朋友为他送行的离宴上所写。 李白在长安生活前后虽不满两年,却使李白认 识到朝廷的腐朽黑暗,认识到实现自己理想的艰 难。离天长安以后,他写了不少诗篇反映英雄失 落的惆怅,这首诗即其中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