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3课乌鸦喝水|部编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3课乌鸦喝水|部编人教版

一年级语文(13乌鸦喝水)导学案
导学难点认识反文旁,认识自然段。

导学方法引导法导学准备PPT课件
导学过程
学生活动(含时间)教师导学二次备课
一、图画导入(5分)
1.观察乌鸦的图片,说一说乌鸦的特点,并针对图片提出问题。

2.有条理地阐述生字的字音、结构或造字方法等。

3.提出问题,在课文学习中进一步研究。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5分)
1.自由读课文,完成初读要求。

2.同桌互读课文。

3.分自然段读课文。

4.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5.全班汇报生字学习情况。

(1)说一说用喜欢的方法,识记了哪些生字,哪些生字可以用同一种识记方法。

(2)积极参与课堂识字活动,巩固识记。

1、出示乌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鼓励学生针对图片提出问题。

2.学习“乌鸦”两个字。

3.板书课文题目,引导学生针对课文题目提问。

1.引导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1)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想办法解决。

(2)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

2.组织同桌互读,互相帮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评价。

4.组织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5.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0分)
1.齐读课文,回答问题。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四、指导写字。

(10分)
1.认真观察要求会写的生字,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

2.仔细观察教师范写,跟着书空。

3.描红、临写。

4.全班展示,评价。

1.引导齐读课文,启发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欢这只乌鸦吗?
2.组织同桌互相说一说。

3.组织全班交流。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板书设计13乌鸦喝水只石
教后
反思
“高效课堂”一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13乌鸦喝水主备:课型精读共2课时第2课时辅备:
导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导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导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导学方法引导法导学准备PPT课件
导学过程
学生活动(含时间)教师导学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

(5分钟)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25分钟)
1.(1)一边读,一边思考每句话讲了什么。

(2)说一说口渴的感受。

(3)说说和看见意思相近的词语。

(4)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瓶子里水不多,乌鸦不能一下子喝到;瓶口小,乌鸦的嘴伸不进去。

2.(1)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办法。

(2)仔细读一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现1.出示生字,引导开火车认读。

2.组织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引导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数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

(2)引导学生谈一谈渴的感受,并用语言形容这种感受。

(3)引导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词语可以表示“看见”。

(4)引导学生思考小乌鸦为什么
小乌鸦动作的词语。

(3)先说一说你的旁边都有谁,再说一说课文中的“旁边”指的是哪里。

(4)结合自己的生活想一想为什么乌鸦看到小石子会想到办法。

3.思考第一句话应该怎样读。

(“一个一个”要读得慢一些)多读几遍,读给同桌听。

4.结合实验过程理解“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这句话。

5.用“渐渐”说话。

6.练习朗读课文,并说一说自己对小乌鸦的评价。

三、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0分钟)
1.大胆质疑,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练笔。

小乌鸦,我想对你说: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喝不着水。

2.学习第2自然段。

(1)引导学生思考当自己遇到难题的时候要怎么办。

(2)引导学生思考乌鸦是怎么办的。

(3)引导学生理解“旁边”。

(4)引导学生思考乌鸦在看到石子的时候它会想到什么。

3.学习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

4.课堂小实验:用玻璃杯装半杯水,一个一个往杯子中放石块,引导学生观察水面发生的变化。

体会“渐渐”的含义。

5.齐读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总结这是一只什么样乌鸦。

1.《乌鸦喝水》选自《伊索寓言》,大家猜一猜这件事是真实存在的吗?
2.想一想:瓶子旁边如果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