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编制日期: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二章工程概况1、工程简述2、地基土描述3、主要工程量第三章施工技术准备1、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2、施工放样3、质量目标4、专业技术力量的配备第四章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1、施工方案2、井点布置原则3、施工方法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方针2、质量保证措施3、质量预控措施4、质量保证图表5、质量管理制度与管理程序6、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7、质量管理体系职责框图第六章雨季节性施工措施第七章成品保护措施第八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附:管理组织机构)第九章施工保证工期措施第十章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第十一章临时仓储措施附图、附表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表9.12、劳动力计划表表9.23、施工进度计划表9.34、施工总平面图表9.45、临时用地表表9.5第一章编制依据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3、《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92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6、《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4-847、《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第二章工程概述一、工程简述主要工程量:见附表计划开工日期:2012年9 月30日计划竣工日期:2012年12月31日施工总工期:91日历天计划主要工程量工程数量表(附表)第三章施工准备一、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了解施工图纸的目的。
1、材料准备:对进入现场的水泥、砂、管材、预制化粪池构件等各类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要求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且具有出厂合格证,原材料应进行二次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施工现场准备(1)完成施工临时设施、施工现场维护、施工用水、用电系统设置工作。
调查了解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准确定位并绘制管线分布图,对地下管线情况不明处采取“挖探坑”的方法探明管线位置。
对无法避开的管线进行加固或迁移。
(2)施工现场“三通一平”。
施工道路:利用现有道路。
施工用水:自来水。
施工用电:建设单位提供,施工方挂表。
施工场地:待土建单位交出空地。
3、遇障碍物施工时遇不明障碍物让过此处,继续进行下一段施工,待问题解决后,回头再施工此处。
4、与业主单位协调为保证施工尽早展开,进场后积极与业主单位相关部门联系,主要就施工场地、用电等问题逐一落实。
施工全过程与业主保持经常性联系,积极征询采纳业主有关质量、进度、变更、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意见,确保施工文明有序。
5、与设计单位的协调1)协助驻场监理、业主代表,及时同设计单位联系,进行开工前的设计技术交底。
2)图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驻场监理汇报,并向设计人员征求意见,经设计人员同意,办理设计变更后方可进行施工。
严格按施工设计图纸。
6、与监理工程师的协调1)充分配合监理工程师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和合同、信息管理职能,做好基础工作。
2)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经甲方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质量管理。
在班组自检和安检部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要求,予以整改。
3)贯彻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
所有进场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等均要求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及进场报验单,请监理工程师共同把关,审核生产单位的资质、信誉等是否符合本工程的要求。
4)部位或分项检查工序的质量、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准则,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展开工作。
5)积极配合试验监理工程师完成对各项试验项目的有见证送检。
二、施工放样1、施测依据1)《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141--90。
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4)施工图。
2、测量仪器及工器具1)J2经纬仪一台。
2)自动安平水准仪二台。
3)钢尺、水准尺等。
3、施工放样1)复核建设单位交付的高程控制点、导线控制点。
2)对于设计给定的导线控制点等进行控制锁定。
3)校对、增设施工水准点,对于甲方交付的水准点进行往返观测校核,并根据施工需要,加密临时水准点。
4)用经纬仪定向、钢尺量距放样。
4、测量精度1)经纬仪导线方位角闭合差±40 n,式中n为测站数。
2)距离测量允许偏差3)单位为km。
5、其它要求1)测量仪器及工具在使用前进行校验、检查。
执行本公司ISO9001:2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中《监测、测量和实验设备控制程序》的规定。
2)丈量边长时,应对尺长、温度、拉力、倾斜度进行改正计算。
3)复核中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业主代表提出,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质量目标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四、专业技术力量的配备我公司曾建设过许多类似工程,无论在施工上还是在管理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工程相关专业施工时,我公司均有专业施工劳务队伍。
第四章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一、施工方案1、井点降水:根据当地水文地质特征,应采用管井井点降水。
即基坑周边对称设置(至少)两口管井,采用管井进行重力集水,在井内用潜水泵不断抽取管井内的积水来降低地下水位。
2、降水井点的施工:管井井孔孔径应比管直径大300mm 以上,深度上要比预计井深超打500~800mm,成孔后立刻安装井管,以防塌方。
井管沉放前应清孔,一般用压缩空气清孔,过滤部分应放在含水层范围内。
管井与土壁间填充粒经大于滤网直径的滤料,滤料要一次连续完成,从底填到井口位置,上部用不含砂石的粘土封口。
在管井内安放水泵前应清洗滤井,冲除沉渣。
安放潜水泵时用吊入滤水层部,并安放平稳,电缆等绝缘可靠,并配置保护开关控制。
抽水系统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试抽,一切满足要求后再转入正常运转。
井管使用完毕后,拔出井内设备,然后用砂砾把降水井填实。
监测1)观察排水井水量,含砂量大小,如有异常,及时反馈信息,加以调整。
2)每天记录观测数据,控制水位下降速度。
3)定期检修抽水设备,保障降水正常进行。
4)在基坑周围及基坑内用洛阳铲凿10-16个φ100深5-6m的观察孔,孔内下入PVC 管,每天两次水位观测,在雨水较多时间要求每天3 次。
二、井点布置原则井点依据基坑周边布置的原则进行布井,在布井过程中,一定考虑周边相邻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上、下水管线,电缆管沟等不受破坏和影响的实际情况,井位、井距和井点数量都可做适当的调整。
井点施工期确定为1个有效工作日,运营时间可视工程施工时间而定,在降水运营时间内和影响范围内,每天派专人进行观测和监控。
基坑护壁:在距原有建筑物较近地方一侧采用H钢管桩支护,长度选用8米密支护(0.8米1个桩)。
在管桩之间采用米挡土板围挡。
其它采用放坡。
三、施工方法1、土方开挖基坑(槽)开挖。
每段土方开挖前首先对地下设施进行认真调查,以免在开挖中对现有设施造成损坏。
基坑(槽)开挖时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按规定放坡和留取工作面宽度,机械开挖至设计高程以上20cm时采用人工开挖,不得扰动周围土,如出现超挖,必须进行基础处理,可用灰土或合乎要求的原土填补并夯实。
开挖余土必须及时清理外运,最大程序为现场提供作业空间。
基坑(槽)开挖按规范要求,放坡系数根据现场土质决定。
在开挖过程中,必须按设计要求开挖,及时复测。
必须排除管沟两侧一切可能掉落伤人或撞击管道的石块砖头等。
挖沟抛土时,挖方放置在征地范围内,堆土距离沟边不应小于0.8米,堆土高度不得大于1.5米;需撼砂地段,除留部分余土用于雨季挡水外,其余全部随挖随运。
检查验收:基坑(槽)开挖完成应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马上通知监理进场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一工序的施工。
雨季施工或基坑(槽)、管沟挖好后不能及时进行下一工序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150~300mm一层不挖,待下工序开始前再挖除。
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槽)、管沟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用人工清理。
如果超挖,要采用施工图纸中要求的回填材料进行回填,并且压实到指定的压实度。
2、管道基础(砂垫层)施工前应验槽,并将浮土清除,基槽的边坡必须稳定,防止塌土,做好垫层前加以处理铺填捣实,分段施工时接头做好斜坡,每层错开,并应充分捣实。
垫层铺垫、捣实砂层应注意不要扰动基坑底部和四侧的土,以免影响和降低地基强度,经密实度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砂石基础检验标准平基、管座的允许偏差表3、管道铺设1)铺设HDPE管管道敷设前必须复测管道基础标高,管道直线敷设,遇特殊情况需要利用柔性接口折线敷设时,相邻两节管道轴线的允许转角一般情况不大于2。
槽底不得积水,管道必须垫稳,管底坡度不得倒流水,缝宽应均匀,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木块等杂物。
2)穿墙钢管安装钢管DN325×6,采用A型柔性防水套管或刚性防水套管。
防水套管选型式加工时,应满足管道设计及安装要求。
1.柔性填料、材料:沥青麻丝、聚苯乙烯板。
2.密封膏:聚硫密封膏、聚胺脂密封膏3.将预制加工好的套管在浇筑混凝土前按设计要求部位固定好,校对坐标、标高,平整合格后一次浇筑,待管道安装完毕后把填料塞紧捣实4、H DPE管DN300热熔接口电热熔连接管道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管道口连接面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污垢,焊线应完好。
对接时先用卡具在管口外压紧,然后根据不同型号的管道设定电流及通电时间。
电熔连接机具与电熔接头或管件应正确连接。
电熔连接接通电源期间,不得移动管件或在连接件上施加任何力。
通电熔接时电缆线不能受力。
通电完成后,取下电熔接设备,适当收紧夹紧带,使管道连接处自然冷却。
自然冷却期间,不得移动管道。
热收缩带(套)连接管道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管道与热收缩带连接面保持清洁,不得有污垢,在管道口上标注插入深度记号。
在热收缩加热时要均匀,保证和管道连接面紧密熔合。
11、回填回填土时槽内无积水和积泥及有机物。
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块及其他杂破物件。
沟槽回应以管线、检查井等构筑物两侧同时对称回填,确保管道及构筑物不产生移位。
分层夯填、碾压,压实度达到90%以上,达到设计要求。
回填压实标准及检验方法见下表(1)满水试验: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充水为设计水深的1/3,第二次充水为设计水深的2/3,第三次充水至设计水深;充水时的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相邻二次充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小时;每次充水宜测读24小时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充水过程中和充水以后,应对水池做外观检查查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充水,待处理后方可继续充水;试验过程中,检查水池可见部分是否有潮或渗漏,是否有可见渗漏、潮湿点。
(2)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应在管道填土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