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排水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2)1.1雨水管线 (2)1.2污水管线 (2)1.3废水管线 (2)第二章.技术措施 (3)2.1施工顺序 (3)2.2管线测量 (3)2.3土方开挖 (3)2.4管道安装 (4)2.5管道沟回填土 (5)2.6检查井的施工 (6)第三章.质量保证措施 (2)3.1质量标准 (2)3.2质量要求 (2)第四章.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8)4.1安全措施 (8)4.2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9)4.3环境保护措施 (10)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框架结构,设计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本工程抗震设防为六度。
本工程防火分类:防火等级为二级。
本工程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
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远期送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
1.1雨水管线雨水干管布设建筑物四周,采用D200~D300mm,管道埋深在1.5~1.8m。
共设置幼儿园1处雨水出口外接市政管网,小学1处雨水出口外接市政管网.管道采用承插式聚氯乙烯双壁管埋地排水管,管顶平接,接口材料用承插式弹性橡胶圈密封柔性接口,排水主干管坡度采用3/1000.检查井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MU10砖砌直径1300mm圆形检查井(见附图)。
检查井盖采用承重式树脂井盖。
管道基础采用C10砼垫层基础。
幼儿园设置雨水井14个小学设置28个。
1.2污水管线布设污水管道,采用D200mm,管道埋深在1.5~1.8m。
共设置幼儿园1处雨水出口外接市政管网,采用承插式聚氯乙烯双壁管埋地排水管,管顶平接,接口材料用承插式弹性橡胶圈密封柔性接口,排水主干管坡度采用3/1000.检查井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MU10砖砌直径1300mm圆形检查井(见附图)。
检查井C10砼垫层基础,砖砌直径1300mm幼儿园4个小学2个检查井需设置溜槽。
污水管、雨水管均采用承插式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埋地排水管。
接口材料用承插式弹性橡胶圈密封柔性接口。
由于雨污水管线中心相距1.0米,在开槽过程中采用合槽形式。
1.3废水管线布设污水管道,采用D200mm,管道埋深在1.5~1.8m。
共设置幼儿园1处雨水出口外接市政管网,采用承插式聚氯乙烯双壁管埋地排水管,管顶平接,接口材料用承插式弹性橡胶圈密封柔性接口,排水主干管坡度采用3/1000.检查井采用砖砌直径1300mm圆形检查井(见附图)。
检查井C10砼垫层基础,M7.5水泥砂浆砌筑MU10砖砌直径1300mm检查井。
幼儿园10个小学6个检查井需设置溜槽。
废水管、污水管、雨水管均采用承插式聚氯乙烯双壁波纹管埋地排水管。
接口材料用承插式弹性橡胶圈密封柔性接口。
2 技术措施2.1 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土方开挖→原状土夯实→验槽→砼基→下管、稳管→清理管口→撞口→检查中线、高程→清理 → 沟槽回填→交验。
2.2 管线测量(1)将水准点引测进入施工区域内,作为施工测量依据,同时所有控制点必须经过校核并经过监理复核后方可使用。
(2)严格按施工图定出管线平面位置,包括管中心线和开槽边线。
定线完毕后,经有关部门校核后方可使用。
(3线,于管外径的1/2据现场施工情况定(50mm )。
程桩,其间距10m ~15m 的高程钉,在连线上挂纵向高程线。
拉紧高程线,用眼串线看有无折点,是否正常。
以此控制管道高程。
采用边线稳管,具体操作:安外径相同的管时,用尺量取管外皮距边线的距离,与选定的常数相比,不超过允许偏差时为正确;安装外径不同的管时,用水平尺找管中,量取至边线的距离,与给定管外径的1/2加上常数相比,不超过允许偏差为正确。
对管道高程控制的具体操作为:根据给定的高程下反数,在高程尺杆上量好尺寸,刻写上标记,经核对无误进行安管。
安管时,将高程线绷紧,把高程尺杆下端放至管内底上,并立直,当尺杆上标记与高程线距离不超过允许偏差时为正确。
2.3 土方开挖管线开槽采用机械开挖,挖至高于槽底200mm 后,采用人工清理土方至槽底标高,人工用蛙夯机夯实。
开槽时严格按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放坡,若现场开槽过程中地质条件出现与地勘报告及设计图纸严重不符时,现场施工员要及时汇报总工,由总工根据施工规范及现场经验来确定采用支护或是增大放坡系数。
管道采用垫层基础,下设200mm厚天然砂砾层。
槽底夯实后,复核槽底高程。
开槽土方:采用槽边堆土及土方外弃相结合的形式,槽边堆土距槽边大于1m,高度小于1.4m,注意保护测量标志。
施工过程中,在沟槽顶靠近道路一侧的边沿线外1.5m处用栏杆做围护。
在沟槽两侧距沟槽边线0.5m处设200mm高挡水土埂。
槽底夯实后,及时约请监理、设计院、勘察院等单位共同验槽。
如需进行基础处理,按商定的方案进行,基础处理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进行管线施工。
2.4管道安装(1)管道基础采用砼垫层基础,基础施工钱对槽底修整,复核标高,清除淤泥与碎石。
如有超挖,用碎石砂填实。
对本工程的地基土质应先进行夯实,然后再铺设20cm的砂垫层。
碎石砂紧密夯实,人工表面平整,按要求在槽底铺设规定10cm的砼垫层,洒水润湿后,用平板振动夯压实整平(至少三遍)。
吊中心线,人工修整弧形撑托面,并在估计垫层预沉量的前提下复核垫层高程。
(2)管道安装管道敷设在经开槽后处理回填密实的地层上,管道安装一般均采用人工安装。
安装时由人工抬管材两端传给槽底施工人员。
稳管时,为防止管道横向移动,在管道两侧用两组4个楔形混凝土垫块以90°支撑角位于管道两侧,其纵向位置为每组距管端1/5处。
排管时遵循逆流方向排放原则。
承插口管安装应将插口顺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由下游向上游依次安装。
管材长短的调整,可用手锯切割但断面应垂直平整,不应有损坏。
管材接口采用承插式弹性橡胶圈密封性柔性接口,管材生产已配有橡胶圈接口按产品规定的接口形式配套使用。
橡胶圈接口遵守以下规定:接口前,先检查胶圈是否配套完好,确认胶圈安放位置及插口应插入承口的深度,接口作业所用的工具操作。
接口作业时,先将承口的内工作面用棉纱清理干净,不得有泥土等杂物,并涂上润滑剂,然后立即将插口端的中心对准承口的中心轴线就位。
插口入位后插入承口,小口径管的用人力,可在管端部设置水挡板,用撬棍使被安装的管材沿着对准的轴线徐徐插入承口内,逐节依次安装,管道可用缆绳系住管材用拉葫芦等提力工具。
严禁用施工机械强行推顶管插入承口。
检验管体(水平、高程)位置每一管节安装完成后,校核管体轴线位置与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管体轴向锁定和两侧支固。
撞口结束后,为防止前几节管子管口回弹或移动,用2组4块楔形混凝土垫块以90度支撑角置于管道两侧,其纵向位置每组距管端1/5处。
同时用钢丝绳和吊链琐在后面的管子上。
雨季施工,采取防止管材漂浮措施,先回填到管顶以上一倍于管径以上的高度,管道安装完毕尚未填土时,一旦遭到水泡,进行管中心线和管底高程复测和外观检查,如发生位移、漂浮、拔口现象,则返工处理。
管道敷设后,受意外因素发生局部损坏,当损坏部位的长或宽不超过管周的1/12时,可采取修补措施修补。
发生超出限定的损坏范围时,则将损坏的管道段或整根管更换,重新铺设。
管道与检查井的衔接,采用短管连接,一般可采用承插管件接头连接,管件与检查井相结合的表面砂浆要饱满,以保证管件与水泥砂浆的紧密结合。
管道位于软土地基时,为适应基础不均匀沉降,检查井与管道的连接先采用长度0.5m的短管与检查井连接,后面再连以不大于2m的短管,以下再与整根管连接。
2.5管道回填控制管道安装验收合格后立即回填,至少先回填到管顶以上一倍管径高度。
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下0.7范围内,沟槽用人工回填,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
管顶0.7m以上部位的回填,可采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事回填,夯实,采用机械碾压。
管顶内无积水、不允许带水回填,不得回填积泥有机物,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砖及其他硬物体。
沟槽回填从管线、检查井等构造物两侧同时对称回填,确保管线及构筑物不产生移位,必要时采取限位措施。
从管底到管顶以上0.5m范围内的沟槽回填材料严格控制,采用碎石屑回填。
槽底在设计的管基有限支承角范围内必须用碎石屑或砂填充密实,与管壁紧密接触,不得用土或其他材料填充。
管道位于车行道下,铺设后即修筑路面或管道位于软土地层等地段时,沟槽回填先用碎石粉或砂将管第腋角部位填充密实后用石屑或砂分层回填到管顶以上0.5m,在往上回填砖渣或良质土。
沟槽回填分层对称填、夯实,每层回填高度不大于0.2m。
对中管顶0.4m 范围内不得用夯实机具夯实。
回填土的密实度管底到管顶范围大于等于95%,对中管顶以上0.4m范围内大于等于90%,其他部位大于等于90%,管顶0.4m以上若修道路则按道路规范要求。
2.6检查井井室施工施工顺序:井室基础砼→井室砌砖→内、外抹灰→井盖安装(1)井室开槽、天然砂砾基层验收合格后,即可按设计位置井室基础支模,浇筑砼前请监理对槽底和模板进行验收。
(2)当混凝土基础验收后,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基础面处理平整和洒水润湿后,严格按设计要求砌筑检查井。
砖砌体的砌筑符合GB50203—98第4.1、4.2条的规定,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MU10砖,井室砌砖先将井室尺寸用墨线弹在砼面上,然后摞底排砖,砂浆饱满度要达到80%以上。
(3)工程所用主要材料,符合设计规定的种类和标号;砂浆随拌随用,常温下,在4小时内使用完毕;当气温低于5ОC以下时,不进行砌筑施工。
常温下砌砖,对所采用的普通烧结非粘土砖提前半至一天浇水湿润。
(4)将墙身中心轴线放在基础上,并根据此墙身中心轴线弹出纵横墙边线。
(5)立皮数杆控制每皮砖砌筑的竖向尺寸,并使铺灰、砌砖的厚度均匀,保证砖皮水平。
铺灰砌筑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和厚薄均匀、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
随时用托线板检查墙身垂直度,用水平尺检查砖皮的水平度。
圆形井砌筑时随时检测直径尺寸。
(6)井室砌筑时同时安装踏步,位置应准确。
踏步安装后,在砌筑砂浆未达到规定抗压强度前不得踩踏。
(7)检查井接入圆管的管口与井内壁平齐,当接入管径大于300mm时,管顶砌砖璇加固,拱旋高应为125mm。
(8)检查井砌筑至规定高程后,及时安装浇筑井圈,盖好井盖。
(9)内、外墙均采用1:2.5水泥砂浆抹面,厚度20mm。
抹灰前应先将砖墙面清扫干净,划出灰缝,抹灰应按打底、抹面二次完成,表面应平整、密实,无裂缝。
检查井施工完毕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质量保证措施3.1质量标准3.1.1允许偏差安管允许偏差表3.1.2质量要求(1)井壁必须互相垂直,不得有通缝、瞎缝,必须保证灰浆饱满,灰缝平整,抹面须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
(2)井内流槽应平顺圆滑,不得有建筑垃圾等杂物。
(3)砂浆标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配比准确,不得使用过期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