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民负担过重的因素及改善对策目录写作提纲 2绪论 2内容摘要 3关键词 3一农民负担过重的界定和种类 3(一)农民负担的定义 3(二)农民负担的现状 41 部门违规收费难禁止 42.“两税”平摊难扭转 43. 以资代劳难控制 44. 乱集资、强制有偿服务难纠正 4(三)农民负担的种类 41支付给国家的负担 42支付给集体的负担 53支付给社会的负担 5二农民负担过重的根本因素 5(一)领导者对农民减轻负担认识有偏差 5(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是导致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的根本因素 6(三)体制的不完善,直接与间接的加深了农民负担 6(四)政府部门要减少索取农民的剩余贡献 6(五)改善农村教育费用 7三农民负担过重改善对策 7(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紧迫感 7(二)加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 81中央政府必须加强督查,严惩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 8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不做表面文章,实实在在增加对农业的有效投入 8(三)中央应出台积极财政倾斜政策 8(四)逐步改变过度提取农业剩余的政策 8四结论 9参考文献 9浅谈农民负担过重的因素及改善对策写作提纲一绪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中国的发展好不好,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正确处理好农民问题。
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和农民负担问题。
因此,农民负担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
二本论(一)农民负担过定义和表现1农民负担的定义2农民负担的现状3 农民负担的种类(二)农民负担过重的根本因素1领导者对农民减轻负担认识有偏差2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是导致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的根本因素3体制的不完善,直接与间接的加深了农民负担4政府部门过度索取农民的剩余贡献5教育的费用是农民负担中较重的一部分(三)农民负担过重改善对策1提高领导者思想上的认识,切实的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
2加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3党和国家应该出台积极的制度向农村倾斜4 政府部门要减少索取农民的剩余贡献5 改善农村教育费用三结论农民负担问题,关系到农民群众生活,关系到社会稳定,各级部门应统一思想并予以高度重视。
只有进行综合治理,才能在不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真正将农民负担减下来,缓解矛盾。
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浅谈农民负担过重的因素及改善对策邹丽妍内容摘要所谓农民负担,是指农民在生产经营活动和收益分配过程中,所承担的向国家、集体及社会有关部门缴纳税费、财物、提供劳务的总称。
农民负担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
农民负担尽管表现在农民身上,但它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的反映,是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的集中反映。
党和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实现和保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
然而, 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是: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 我国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减轻农民负担再次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农民负担原因减轻一农民负担过重的界定和种类(一)农民负担的定义农民负担,是指农民除缴纳税金,完成国家农产品定购任务外,依照法律、法规所承担的村(村民小组)提留、乡(镇)统筹费、劳务(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以及其它费用,是农民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在其自身进行消费和投资活动之外所承担的经济负担。
总的来看,(二)农民负担的现状1 部门违规收费难禁止;一些乡镇站、办、所只顾部门利益,巧立名目,提高标准, 扩大范围, 违背政策向农民乱收费。
有的超标准收取“户口工本费”违规收取“微机管理费”;有的转嫁收取“电力增容费”“程控电话费”;有的重复收取电影费、卫生保健费;有的农村中小学超标准、超范围自立项目收费, 取消项目继续收费等。
有的向农户平摊建房营业税,印花税。
有的向农户收取国库券利息差、油料任务差价款; 有的村甚至向农户收取任务“结算奖”等等, 五花八门, 名目繁多。
2.“两税”平摊难扭转;生猪屠宰税和农业特产税按中央文件规定应该是据实征收。
从检查情况看, 不少地方仍然是平摊到户, 平摊办法多种多样。
有的是按人口平摊, 有的是按田亩平摊, 有的是按户平摊, 有的是按人田各半分摊, 还有是按田估产, 以产定税。
3. 以资代劳难控制;一些地方农田水利建设摊子铺得大, 任务较重。
加之在结算中标准没有严格卡死, 经过乡、村层层搭车, 最区、后对农户的结算额增加一倍至几倍, 少数地方人均甚至突破 200 元, 群众形容“以资代劳是个框, 什么东西都往里装”弄得农民难以,承受。
4. 乱集资、强制有偿服务难纠正;一些地方和部门由于受急功近利求政绩思想的影响, 不顾群众承受能力, 随意集资。
“好事”办得过多过急, 集镇建设集资、公路集资、学校集资、基地集资、企业集资、电话集资……项目繁多; 县市集资、乡镇集资、村里集资、连村民小组也搞集资, 还有些乡镇以行政手段包揽部门行为, 在农村强制平摊各类保险, 强制推销各种生产资料, 强制开展生猪“包一四赔”等有偿服务, 有的甚至只收费不服务。
(三)农民负担的种类农民负担的分类没有固定的划分方法,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但从农民负担的支付对象来划分,可以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1支付给国家的负担;是指农民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向国家提供的经济和劳务负担。
如农业税收,上交农副产品定购任务,由不合理交换关系承担的“价格负担”等等。
这些负担一般是通过法律的方式规定负担种类与负担额度,一般会成为透明的显性负担。
2支付给集体的负担;是指农民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以及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章程、制度、决议,向乡村集体提供的经济和劳务负担。
包括村提留、乡统筹费和劳动用工等。
这种支付方式通常是按照地方政府所规定的具体标准和负担种类进行支付,不同的地方政府可能有不同的实施细则,故这种负担一般较难控制,会存在乱收费现象的合法化。
3支付给社会的负担;是指除上述两项负担之外,社会各方通过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基金、集资、摊派等形式,要农民承担的经济和劳务负担。
这种收费手段是最容易造成乱收费的现象,通常会成为农民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
这种收费方式一日不取消,农民的根本利益就得不到保证。
二农民负担过重的根本因素建设新农村建设,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农民负担过重,成为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紧迫问题。
农民负担过重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一)领导者对农民减轻负担认识有偏差我们在沿海开放的内陆地区,并不是说像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那样,往往看不到农民负担过重,农民集体上访的事件和报道。
反而与沿海一些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相比,农民负担过重问题频频突显。
这恰恰反映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越是贫困的地区,农民负担越是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党和国家给与农村的优惠政策也在频频的增加,这让一些地区和一些农户通过改革生产方式或者提高生产效率率先富裕起来,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但是,我们的思想认识上却还是存在偏差,对农民的富裕程度估计过高。
是有些人富裕起来了,是有些地方发展起来了,但是从全国的农民人均水平上讲,农民的收入水平及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并不高,有些地区还很落后,有些农户还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有些地方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过于乐观,对农民的富裕程度估计过高,对农业生产的不平衡性、不稳定性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相对性、差异性估计不足。
这种思想认识的存在,再加上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为了自身利益或者为了“政绩”的需要,“上紧下松” 口头讲得很严肃, 实际执行乏;力; 处理问题时瞻前顾后, 利益难舍, 显得“心太软” 处理不及时、不到位。
于是一些基层组织和部门胆子就大了起来, 认为只要是办“好事”增加点农民负担“,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互相攀比, 竞相加负。
往往导致农民负担的加重。
(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是导致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的根本因素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据了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虽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改善。
但是应当看到,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相比,农民的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可以说农民是我国整个社会阶层中收入最低的一个群体。
农村与城市相比,农村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因而农业生产和发展存在先天性的不足。
对于依靠农业生产获得主要收人的农民来说,这是最致命的问题。
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上看,由于国家投资、集体筹资和社会融资的力度不够,加之农民个人认识问题水平的局限,以及农村现实存在的诸多问题,致使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影响农民增收的实现。
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来看,目前一些乡村已经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中介机构或服务组织,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从总体上讲,农村的社会化服务尚处于一种初始状态,一些组织的服务功能还不健全,服务意识还不够强,尚不能较好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组织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社会服务职能发生了扭曲,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严重的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三)体制的不完善,直接与间接的加深了农民负担农村体制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农村财政体制上,基层组织财权、事权没有完全统一。
农村作为我国的基层政权组织,维持这个机构的正常运行,必然要有一些相应的财政支持,然而,我国现行的农村财政体制却不是国家拨款来维持,而是由农民上交相对应的赋税和相关费用来维持。
1994 年实行分税制改革后,划分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但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不够明确,而且事权与财权不统一,尤其是县、乡政府以及村民委员会,往往有事权而无相应的财权。
乡镇机构愈来愈庞大, 靠财政、靠收费吃饭的人员增加过快。
目前, 各乡镇均设有中间层次管理区, 少的三四个人, 多的五六个人。
每年开支几万元。
在乡镇一级, 部门林立,人员庞杂。
此外, 还有超编教师, 超编的村组干部。
江泽民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 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现在农民负担重, 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靠农民负担供养的人员太多”。
村组收不抵支, 负债严重。
从检查的情况看, 相当一部分村的村级债务包袱沉重。
(四)政府部门要减少索取农民的剩余贡献政府对农业剩余的过度提取西方发展经济学认为, 农业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贡献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即: 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
其实, 这些贡献可以归结为一个贡献, 即农业剩余的贡献。
没有农业剩余就不可能购买工业品以扩大工业需求,不可能为工业扩张提供资本和劳动力。
总之, 没有农业剩余,就不可能有工业的发展,不可能有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