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转 我的家乡五常

转 我的家乡五常

转我的家乡五常五常市位于哈尔滨市南部,亦黑龙江省最南部,距离哈尔滨120公里左右,距哈尔滨国际空港150公里,哈尔滨代管的一个县级市,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田超百万亩的县级市之一。

202国道贯穿全境,是黑龙江省南下图们江的途经城市。

地貌特征是"属山区和平原区",面积7,512平方公里,人口104万多人。

五常市行政区划情况:全市设24个乡镇(11个镇、13个乡)。

其中,五常镇辖10个社区、9个行政村。

拉林镇辖4个街道办事处,13个行政村。

山河镇辖5个街道办事处、13个行政村。

山河镇辖5个街道办事处、13个行政村。

小山子镇辖10个行政村。

杜家镇辖12个行政村。

向阳镇辖17个行政村。

冲河镇辖11个行政村。

背荫河镇7个行政村。

安家镇辖11个行政村。

沙河子镇辖13个行政村。

牛家满族镇辖15个行政村。

龙凤山乡辖18个行政村。

志广乡辖9个行政村。

民意乡辖8个行政村。

卫国乡辖6个行政村。

二河乡辖7个行政村。

常堡乡辖7个行政村。

八家子乡辖13个行政村。

兴隆乡辖13个行政村。

兴盛乡辖8个行政村。

长山乡辖15个行政村。

民乐朝鲜族乡辖6个行政村。

营城子满族乡辖7个行政村。

红旗满族乡辖12个行政村。

一个省级工业园区(牛家工业园区)。

五常市于1855年放荒垦地,于欢喜岭设五个甲社,始称五常。

1869年,派旗官"协领"设衙于五常堡;1882年设五常厅,1909年设"五常府"。

1913年设县。

1993年设市。

自然环境:五常市是一个半山区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450米左右。

张广才岭支脉蜿蜒东南,山峦重叠,有老爷岭、老鹰沟南山等山峰。

西北部为松嫩平原、地势平坦,是本市主要农业区。

主要河流有拉林河、牤牛河。

水源充沛,为发展农业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

年平均气温3.5℃。

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大约为-19.1℃。

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2.4℃。

年降水量625mm。

无霜期124天。

日照2,576小时。

经济状况:五常市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利于农业发展,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高梁、谷子、小麦等,是黑龙江省主要水稻产区之一,主要经济作物有甜菜、大麻、烤烟等。

林、牧、副、渔资源丰富。

山区有元皮、貂、猞猁和人参、鹿茸、平贝、五味子、蘑菇、木耳、榛子等山产品。

五常市工业发展很快,现在已拥有制药、纺织、农机具修造、化肥、橡胶、印刷、酿酒、水泥、塑料、类肥、防火门等企业。

乡镇工业也迅速兴起,柳编制品、山菜、山果加工品畅销国内外。

五常市交通发达,除拉滨铁路纵贯全镜外,有多公路干线从五常境内通过,哈吉一级公路将与2009年10月竣工,公路网已经形成。

五常原名欢喜岭,清咸丰四年设"举仁、由义、崇礼、尚智、诚信"五个甲社,取其"三纲五常"之意,得名五常。

既有儒雅的古韵,又体现了城市文化品位。

真可谓古为今用,别有一番韵味。

五常市历史悠久,目前从五常市龙凤山乡学田村猛犸象牙化石考古发现,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35000年前。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3000余年。

夏至周时为肃慎,西汉时为挟余,北魏时属勿吉,隋唐时称莫颉府,归渤海国管辖。

辽金时代称裴满部、甲骨部,归金上京管辖,元朝称刺邻,是元大都通往黑河的最大驿站。

明朝在五常建立纳林河卫所和摩琳河卫所,清雍正3年在拉林设立协领,乾隆9年设拉林副都统,光绪6年设五常厅,民国2年设五常县。

1947年先后成立山河、拉林两县,同年山河县并入五常县,1956年拉林县并入五常县,1993年8月28日五常撤县设市。

有汉、满、朝鲜、蒙、回等11个民族100万人,丰富的民族文化,厚重的历史底蕴,积淀成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民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京旗文化与东北边疆文化的碰撞,产生了拉林京旗文化,在这里形成了别致的地方风情。

五常坐落在长白山张广才岭脚下,这里山青水碧,风景秀丽,景色怡人。

在75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南部群山环绕,北部一马平川。

分布为6山1水半草2分半田,大小山峰271座,凤凰山、大秃顶子山、磨盘山、龙凤山、石刀山、历母山、七峰山、向阳山、金山、杏花山并称五常十大名山。

龙江第一高峰大秃顶子山,以其鬼斧神工般的自然景观,在五常的东南部构成了龙江南部最为美丽的天然大画廊。

那完好的生态环境,给人们带来了返璞归真的感觉,你若亲临此地,站在高山之颠环顾那古木苍松,云雾缭绕,彩云朵朵,犹飘飘然而欲。

凤凰山以罕见的"空中花园"、"高山湿地"、"峡谷飞瀑"、"高山石海"、"高山奇桦"五大景观蜚声国内外,赢得了"东北第一奇山"和"黄河以北第一景"的美誉。

当年风靡一时的"天外来客",也为五常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历母山、石刀山等以其美丽的传说,吸引了四海之游客。

五常优美的自然风景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游客。

五常市不仅山青青,而且水碧碧。

这里水网密集,河流众多,以拉林河、虻牛河、溪浪河三大水系为主的大小河流297条,纵横交错,各具风韵,千徊百转,奔流不息。

湖泊、泡沼星罗棋布,浇灌着360万亩良田。

正在修建的位于拉林河源头的磨盘山水库,面积为29平方公里,蓄水量5.36亿立方米,投资50亿元。

建成后将为哈尔滨市民提供水质清醇,味道甘美无污染、含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生活饮用水,将成为哈尔滨市理想的第一大水源。

五常地上水源丰富,蓄水量32亿立方米。

地下水源也尤为充足,据水利部门勘测,全县(市)有蓄量7亿立方米,拉林水系地下是一个蓄量丰富的地下大水库。

如此蓄量的丰水大县(市),有"塞北水乡"之称真不为过。

五常山清水秀,更是鱼米之乡。

从市场上高声叫卖"真正五常大米"的吆喝声中,人们一定会深深地体会到五常大米在全国的知名度。

"泰国香米出福水,中国香米出五常"。

五常市是典型农业大县(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全国粮食生产十大先进县之一,是全国水稻五强县之一,水稻面积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占哈尔滨市的四分之一,五常市因盛产大米而名闻天下,被誉为张广才岭下的"水稻王国"。

五常大米的品质可谓上乘,米粒均匀,色泽光亮,醇厚绵长,芳香四溢。

这甘美的口味缘于五常山泉浇灌,盆地沃土和优良的品种及先进的栽培技术。

水美稻香鱼肥。

近些年来,养鱼业也迅猛发展,人工养殖面积已达8.6万亩,年产1.3万吨,更值得一提的是龙凤山水库的龙凤鲫,肉质白嫩,味道鲜美,蜚声省内外。

改革开放以来,沐浴春风的五常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历史的车轮前进到21世纪,五常市百万人民奏响了时代强音,用勤劳的双手,辛勤的汗水,聪明的智慧,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创造了发展的奇迹。

2010年五常政府工作报告上的有关数字2009年五常市有关数字:生产总值实现170亿元,增长15.6%;固定资产投资实现49亿元,增长36.5%;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6.1亿元,增长30.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亿元,增长27.9%,一般预算收入由2008年的全省第20位上升到第9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8.6亿元,增长2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468元,增长1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0元,增长18.1%,增幅居全省之首;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62.2亿元,增长10%。

全年实施工业技改项目30个,完成投资13.8亿元,增长44%。

工业总产值实现139亿元,增长11.7%,工业增加值实现37.4亿元,增长18%。

全口径工业完成税金2.9亿元,增长18%。

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6户,达到58户,完成产值22.9亿元,增长49.2%;完成增加值8.1亿元,增长37%;实现销售收入25.1亿元,增长50.3%;实现利润2.5亿元,增长36.9%;实现利税4.5亿元,增长35.4%。

其中,葵花药业上缴税金2.16亿元,增长29.7%,哈特啤酒上缴税金960万元,增长17%。

对外贸易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完成进出额3400万美元,增长50%。

把园区建设作为壮大工业经济的突破口,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了园区整体规划,下大力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达8500万元,是2008年以前投入总和的4倍。

完成6条道路建设,安装路灯101盏,修排水管线9500延长米,铺装步道板1.5万平方米;建成7530平方米的园区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收储土地120万平方米。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江苏徐家木业等3个企业,盘活了格悦等3个闲置的存量资产。

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承载大项目能力逐步提高,今年签约落户园区项目8个,已开工建设4个。

园区功能的增强,为打造现代化工业园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入实施粮食高产创建工程和水稻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粮食总产连续三年稳定增长,实现46.5亿斤,增长5.3%,我市再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

全年共签约项目22个,实际到位金额6.18亿元,增长66%,创历史最好水平。

其中,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有13个,当年开工建设项目10个,并且成功引进了东方、华能、中粮、中广核、中节能等5个全国500强企业。

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共争取项目106个,争取资金2亿元。

启动并实施了6个方面90个项目,完成投资25亿元,其中,超亿元大项目6项,总投资达18亿元,并列入哈市大项目库。

丰泽电力风电项目、东方集团年产30万吨稻谷深加工项目、松鹤制药生化提取及制剂车间新建项目、金业电子年产20吨硅烷气体生产项目、常庆乳业配方奶粉项目、五常纺织麻棉混纺布项目均开工建设或即将竣工生产,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积蓄了后劲。

全年投资5000余万元拓宽改造了运输路、北二道街、诚信小区路、实验路、鲜师路、治财路以及16条巷道,更新步道板3万平方米,更新安装路灯152盏,完成了亚臣路带状公园绿化亮化工程、金山公园改造工程,全面实施了城区亮化;拆迁棚户区房屋面积9.8万平方米,新建小区5个,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规划城区面积30万平方米,对主要街道两侧建筑限制标高;新增保洁员100名,加大了卫生保洁和清冰雪力度,城区环境明显改观,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空前提高。

我市建国以来建设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标准最高的哈五路改建工程建成通车;通过积极争取,铁通公路改建工程也于10月正式开工;2009年建成农村公路530公里,全市24个乡镇全部实现高等级路面连通,通乡率达100%,260个行政村已有251个实现高等级路面连通,通村率达96.5%。

截止2009年底,我市境内县、乡、村高等级路面里程已达1734公里,"一纵、二横、三环、四联"的公路建设主骨架基本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