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之道
纵观如今世界局势热点地区,大致有如下。
中东地区,非洲地区,加上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是对我国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不仅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还因为其同我国一致的社会意识形态,加之于最近愈演愈烈的朝核实验,朝鲜问题显然已成为我国稳定发展的一大不安定因素。
无独有偶,本文成文时,朝鲜单方面宣布朝韩进入战争状态,同时白宫国家安全委员发言人海登表示,美国注意到朝鲜最新的“毫无建设性”的声明,美方对此严肃对待,并时刻与盟国韩国保持密切联系。
显然当前情况下,朝鲜问题已不仅是一个地区性问题。
但其实世人众知,朝鲜武器对于敌国的打击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对于朝鲜来说,没有成功试制的中长距离导弹,核武器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威慑作用。
朝鲜的一贯外交策略,典型一哭二闹三上吊,用嘴打战。
对于这点,各国早已烂熟于心,也疲于应对。
但对于这次如此嚣张的叫嚣,还是让各国突然间无以适从。
当然造成这个的原因,一可能是太年轻的金正恩,而也可能是朝鲜改变策略,用核武器转向高压方式。
但个人认为,这并不能起到实质上的作用,甚至于比先前朝鲜第一代第二代领导人的外交策略更加显得草率轻略无用。
一个真正会闹得孩子,懂得闹到什么地步适可而止有糖吃,闹多了闹凶了屁都不理你。
对于朝鲜半岛不安定的信号,我们除了单方面的要多加防范注意之外。
最重要的,还是从根源上寻求解决之道。
大致还是那几个方面,经济、政治、文化。
从后说起,文化:
文化作为国民精神支柱,是当今世界各国比拼软实力的重要指标。
一个国家的文化假如能进入其他国家的国民心中,就相当于从内部瓦解了这个国家的战斗力。
西方世界早在上个世纪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不断的像他国输出自家文化。
美国的好莱坞文化,亦是这个道理。
其实对于朝鲜普通民众来说,他们并不是没接触过西方文化,只是这个官制太过严格。
曾了解过朝鲜的纪录片,从中知晓了朝鲜当局对于朝鲜文化的严格审查,已经民众多种躲避审查的方法。
文化的定义,并没有严格的对错之分,只有接受与否。
但当真正接受了,文化的作用凶如洪水猛兽,这便是世界上的各国统治者所担心忌讳的。
同时换个角度,这也是解决朝鲜问题的一道途径。
文化影响的,是政治:
正如前文所说,文化对于政治的影响,不仅在于国民的精神世界及世界观方法论,更是对于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国家道路的觉得有着深刻的影响。
对于朝鲜来说也是如此,朝鲜方面如此注重塑造金正恩接近金日成的形象,不外乎是为了在精神及文化方面给予朝鲜民众以金正恩“合法统治”的形象。
同时对于目前来说,各国对待朝鲜的政策基本上是软硬兼施,一方面有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一方面有各方面制裁。
个人看法,在当前朝鲜领导人过于年轻的前提下,适当的高压以及制裁,有助于地区局势的稳定。
对付没有哭闹经验的小孩,最好告诉他什么叫世界政治。
当然,如今美国对于朝鲜制裁的呼吁也不绝于耳。
我国做的,是要权衡利弊。
对于朝鲜制裁与牵制美国我们要做出的权衡还很多。
如何巧妙利用政治手段利用、解决朝鲜半岛问题,是统治阶层在思考,同时也是关我屁事的。
最深层次的,是经济:
经济所决定的,是上层建筑的文化、政治。
为什么如今中美中日没有发生战争的可能?无非就是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伤人一百害己九十的事,没人会做。
解决朝鲜半岛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朝韩通商,经济交流加强。
这点类似于台湾问题,当两个地区分不开的时候,分开的可能性自然而然降低。
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是,朝鲜目前的经济制度与韩国的过分差距。
同时朝鲜实行多年的计划经济的改变,不仅牵涉到普通民众的利益,更涉及到朝鲜高层利益的再
分配。
在当前金氏当政的情况下,自行放弃利益只能是奢望。
经济渗入的方面,是最难做到,也是最低可能的。
如同朝鲜计划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在计划多年后,还是因为利益的问题而放弃。
而开发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文化冲击,也是统治者所非比寻常忌惮、害怕的。
解决朝鲜半岛问题,靠的是多种手段、各国的政治智慧。
在当前世界的情势下,如何权衡利弊,恐怕才是我国解决朝鲜问题的出发点。
以下是关于三八线划定的一些未经证实的材料,可供我们研究参考。
苏联在接受三八线为界的方案时,也不是没有政治考虑的。
的确,正如腊斯克估计的,按照当时的军事态势,苏联完全可以拒绝三八线,提出以三七线甚至更南面的一条线为军事受降分界线,而美国从实际出发也不得不接受这种修正方案。
但是斯大林没有这样做,而是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三八线的提议。
这一点,不仅使当事人腊斯克和美国陆军部感到惊奇,而且也使后来的一些研究者感到迷惑。
的确,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的军事实力已经空前加强,以致斯大林可以踌躇满志地声称:“这次战争不比从前了。
现在是,谁的军队到达哪里,谁就占领土地,也就在那里实行谁的社会制度。
”那么,斯大林为什么会接受三八线
呢?实际上,作为政治家,斯大林有更深远的考虑,他在接受三八线的提议时是有交换条件的。
人们应该注意到,斯大林在8月16日给杜鲁门回电表示同意美国的受降方案时,还提出了两个重要的修正意见:(1)将属于日本的整个千岛群岛交给苏联军队;(2)将属于日本本
土的北海道北部交给苏联军队。
斯大林还特别强调了第二点,他认为:“如果俄国军队在日本本土的任何部分没有占领区,俄国舆论就会大哗。
”斯大林最后还以强硬的口气对杜鲁门说:“我迫切希望上述的适中的意见不会遭到任何反对。
”显然,斯大林是试图以苏联对日本部分领土的占领来交换美国对朝鲜半岛部分领土的占领。
可惜,斯大林忘记了,美国可以
放弃朝鲜,但对日本则是志在必得,决不容苏联插手其间。
在8月18日给斯大林的绝密电
中,杜鲁门同意了斯大林的第一点意见,即将千岛群岛划入苏军受降地区,但对斯大林的第二点意见,则巧妙地加以拒绝。
杜鲁门说,麦克阿瑟将军指挥的盟国部队,“包括苏军在内”。
斯大林一方面在8月22日复电中对美国拒绝苏联的要求表示遗憾,一方面却在回电之前,即8月20日向苏联军队下达了命令,要求苏联陆、海军全力进驻日本北海道,理由是北海道位于北纬38度线以北。
就在斯大林下达命令的同时,苏联驻日代表库兹马•杰列维扬科中
将拜访了麦克阿瑟,并声称不管美国是否同意,苏军将进驻北海道。
麦克阿瑟当场以强硬的口气驳斥道:没有我的许可,哪怕是一兵一卒登上北海道,就将立即逮捕包括你在内的苏联驻日代表团全体人员。
这样,苏联进驻北海道的计划终于受挫。
但苏联在此前已同意在朝鲜半岛以三八线划界,覆水难收。
于是,斯大林只得接受既成事实,把问题留待以后寻找机会解决。
所以说,苏联接受三八线也是有政治目的的,只是没有完全实现罢了。
柯吴堃
法学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