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影响朝鲜半岛局势的因素

浅谈影响朝鲜半岛局势的因素

浅谈影响朝鲜半岛局势的因素内容摘要:由于朝鲜半岛地处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四大国的交叉点,因而周边大国一直都视其为必须争夺的关键地区。

朝鲜半岛局势的稳定与否,不仅关系到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尤其是近些年朝鲜半岛多变的局势,给朝鲜半岛、周边大国和国际社会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就使得对朝鲜半岛局势的研究更加重要。

本文试着分析了朝鲜半岛多变的局势及其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一些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措施,希望能为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朝鲜半岛;多变的局势;周边大国进入21世纪以来,朝鲜半岛的局势变化多端。

尤其是2010年,朝鲜半岛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先是3月份发生的“天安舰”爆炸事件,朝韩各说各话,迄今真相不明。

11月23日,朝鲜炮击延坪岛,造成四死、数十伤的惨剧,东北亚情势再度剑拔弩张。

朝鲜半岛的局势为何会如此多变?有哪些影响因素?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经过自己的思考,我得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下面简单讨论一下。

一、朝鲜半岛多变的局势朝鲜是具有悠久统一历史的国家。

“甲午战争”以后,朝鲜逐渐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朝鲜半岛终于摆脱了日本的殖民统治。

但由于美苏的干预、冷战格局的形成及朝鲜半岛内部因素的作用,朝鲜半岛被分裂成两个国家。

20世纪末,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体制的崩溃对整个国际政治体制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美苏冷战对峙的前哨阵地,朝鲜半岛也深受影响。

进入21世纪以后,朝鲜半岛的局势依然没有摆脱其影响,近十年的朝韩冲突频繁发生就是最好的证明。

2001年11月27日,朝韩边境发生交火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位于汉城东北二十五英里处的边境。

在非军事区内的朝鲜岗哨开了两到三枪,韩国士兵随即开火还击。

但是没有韩国士兵受伤,也没有朝方士兵受伤的报告。

2002年6月29日,朝鲜海军两艘警备艇从韩国延坪岛北方越过“北方限界线”,韩海军以快艇各两艘组成的编队驶往现场,多次以广播警告,但朝鲜舰艇不予理睬,并于9时25分左右向韩国舰艇首先开火,韩国舰艇立即还击。

双方交火持续18分钟左右,韩方4人死亡、1人失踪,22人受伤,1艘高速艇沉没;朝方1艘警备艇被击中起火,30余人伤亡。

2003年2月20日,朝军1架“米格—19”战斗机于当天上午10时03分在西部海域延平岛附近越过“北方限界线”,然后于10时05分返回北方。

韩国空军随即派遣2架F-5E战斗机前往监视,稍后又派了4架F-5E战斗机前去增援。

驻扎在仁川地区的韩国导弹防空部队也因此进入战备状态。

2006年7月31日晚19时35分左右,朝鲜人民军哨所向韩国军方哨所首先发射了两发子弹,韩国军队当即发射6发子弹回应。

2008年,随着李明博新政府的执政,韩朝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新政府终止了金大中、卢武铉政府时期实行的对朝“阳光政策”与“和平繁荣政策”,而提出并执行了以“无核、开放、3000”构想为主要内容以“务实和效益”为基础,以“相生共荣”为战略目标的对朝新政策,并提出三个方面的构想,即为了实现朝鲜半岛真正的和平,在努力解决朝核问题的同时,促进建立南北军事信任并缓和紧张关系;通过相生互惠的南北经济合作,推动朝鲜的发展进程,同时实现南北关系质的飞跃;减少离散家属、被绑架者以及战争俘虏等由分裂状态导致的痛苦,帮助解决朝鲜居民的粮食问题,从而实现南北共同幸福。

对此,朝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抵制措施,结果导致所有的官方会谈全部停止;各种南北合作委员会相继“关门”;离散家属企盼团聚变得遥遥无期;已经开展了十年的金刚山旅游中断;现代峨山公司被迫撤出在朝员工,公司业务遭受重创,朝韩经济合作陷入全面瘫痪状态。

韩朝关系处于一波三折,动荡不安。

2009年,朝韩关系恶化升级,双方剑拔弩张。

继朝总参谋部发言人1月17日宣布“进入对韩全面对抗状态”之后,l月30日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又声明单方面废除所有朝韩关于停止政治、经济对抗的协议。

2月1日,朝鲜发出警告,朝韩的紧张关系可能引发“一场不可避免的军事冲突甚至战争”,而根源就在于韩国政府采取的“对抗政策”。

特别是朝鲜在2009年5月25日进行第二次核试验后,韩国加入“防扩散安全倡议”,朝鲜则宣布退出《朝鲜战争停战协议》,双方陷人了严重僵局。

在联合国制订了1874号决议,对朝鲜进行全面的经济制裁及美、日、韩三国积极备战的情况下,朝鲜也不甘示弱,宣布永远退出六方会谈,还多次试射短程导弹甚至要试射弹道洲际导弹,并作好应付战争的准备。

朝鲜半岛矛盾迅速加剧,朝鲜半岛上空被战争乌云所笼罩。

至此,朝韩关系降至近10年来的冰点。

2010年3月份,“天安号”和炮弹袭击事件使半岛局势再次紧张。

3月26日,韩国军队警戒舰“天安号”在韩国西部海域值勤时发生爆炸而沉没,舰上104名官兵中仅有58人生还。

事件发生后,韩国成立了联合调查团调查沉没原因。

5月20日,调查团正式宣布:调查结果证实该军舰是在遭到朝鲜鱼雷的攻击后沉没的。

国际社会各方在此结果公布后纷纷表态。

潘基文秘书长发表声明,表示深切不安和严重关切。

朝鲜常驻联合国代表表示,韩国公布的“天安舰”调查结果是建立在假定、猜测和设想的基础上的蓄意捏造。

2010年11月23日韩国方面称,位于该国西部海域的延坪岛23日下午遭到来自朝鲜的炮弹袭击,数十座建筑和住宅受损或起火,韩国军方进行了回击;朝鲜方面则表示,韩国当天先向朝鲜领海发炮,因此采取了军事应对措施。

潘基文秘书长发表声明,对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升级深表关切,呼吁相关方要保持克制,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分歧。

由此可见,目前朝韩冲突愈演愈烈,朝韩半岛的局势也越来越不稳定。

近期,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升级,不仅仅引起了朝鲜半岛的人民的不满,而且引起了周边各大国的密切关注,更重要的是给东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了威胁。

二、影响朝鲜半岛局势多变的因素朝鲜半岛局势的演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今世界最敏感、最复杂的热点问题。

但是,朝鲜半岛多变的局势并不是由于单方面的力量所造成的,而是由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内部因素朝鲜半岛分裂的局势已经长达半个多世纪,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南北朝鲜都曾积极地努力去改变民族分裂的现实,但是所有努力都没有成功,反而使朝鲜半岛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不断地涌现出新的难题。

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它规定着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所以认真分析朝鲜半岛的内部因素——朝鲜、韩国的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1、朝鲜和韩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同。

首先,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朝鲜和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都遭受了朝鲜战争的严重破坏,都是在战争废墟上开始搞建设的,虽然通过五十多年的建设,两国的经济建设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但韩国从70年代初期,经济开始出现高速增长,朝鲜相对则显得滞后些。

朝鲜和韩国从80年代起,综合国力差距拉大,如1996年朝鲜的GNP 为214亿美元,韩国为4804亿美元;朝鲜人均GNP为910美元,韩国则为10548美元;朝鲜总贸易额为19.8亿美元,韩国为2801亿美元;朝鲜进出口额分别为12.5亿美元、7.3亿美元,韩国分别为1503亿美元、1297亿美元;朝鲜煤产量2.1亿吨,韩国4950万吨;朝鲜铁路长度为5112公里,韩国为6559公里;朝鲜道路总长为23369公里,韩国为82342公里;朝鲜汽车产量为8.5万辆,韩国为2183万辆。

其次,经济实行的体制不同。

朝鲜是以计划经济为主要原则,国家在经济管理中,按照总的工作体系的要求实施的经济体制,正确利用成本、价格、赢利等经济杠杆,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自立民族经济基础之上,由国家和合作社占有生产资料。

韩国的经济运行原则和朝鲜相反,他以尊重个人和企业在经济上的自由和创意为基础,国家维持均衡型国民经济的成长及安定和适当比例的所得分配,防止市场支配和经济权力的滥用,通过经济主体间的协调,为经济的民主化做有关经济方面的规划和调整。

2、朝鲜和韩国的政治体制不同。

朝鲜的政体模式为:立法权属于最高人民会议,在其闭会期间由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代为行使其任务和职权,最高人民会议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而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法院独立进行审判,依据法律进行审判活动,但最高法院要对最高人民会议负责,在最高人民法院闭会期间对其常任委员会负责。

行政权属于内阁,内阁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它由总理、副总理、委员长、相和其他成员组成,内阁对最高人民会议负责,最高人民会议闭会期间对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负责。

国防委员会是国家的最高军事机关,它对最高人民会议负责。

韩国的政体模式为:立法权属于一院体制的国会,而司法权属于由法官构成的法院。

行政权属于以总统为首的国务会议,总统不但是国家元首,而且还是武装力量的总司令。

但须指明的是韩国的三权,即行政、司法、立法是分立的,它们互不隶属、互相制约和监督。

朝鲜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韩国则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朝鲜的政体是在劳动党领导下的一元化国家,而韩国的政体是实行多党制、三权分立的国家。

3、朝鲜和韩国严峻的军事对峙。

作为冷战孤岛的朝鲜半岛是当今世界上兵力部署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这一直是造成半岛局势不稳定的一个隐患。

朝鲜、韩国都维持一支庞大的军事力量。

朝鲜拥有正规军队112万人。

此外,还拥有工农赤卫队、红色青年近卫军等准军事部队600余万人。

韩国则有正规军63.3万人,乡土预备军、学生护国团等准军事部队500余万人。

朝韩仍在军事分界线两侧部署70%的正规军,双方军队昼夜相向,严阵以待。

朝韩之间曾多次发生军事摩擦事件,一旦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武装冲突,后果不堪设想。

朝韩峰会后,南北双方举行了国防部长会谈,但由于问题敏感,分歧严重,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2000年10月25日,美韩举行代号为“秃鹭2000”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

12月1日韩国国防部在2000年国防白皮书中仍将朝鲜列为“主要敌人”。

2001年1月,韩国宣布“有关导弹问题的新方针”,决定由本国开发300公里射程的导弹,突破原来180公里的射程。

同年4月份韩美两国举行了代号为“阿尔索伊2001”联合军事演习。

在同年8月份两国又举行了代号为“乙支焦镜”联合军事演习。

2002年3月美韩还举行了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

2010年3月8日,代号为“关键决断”的韩国与美国大型联合军事演习,1.8万名美军官兵和2万多名韩国官兵参加。

“天安舰”事件后,韩美接连举行联合军演。

7月25日至28日,韩美在韩国东部海域(日本海)举行了名为“不屈意志”的大规模海上联合军演。

8月16日至26日,韩美举行了代号为“乙支自由卫士”的大规模年度联合军演。

相关主题